来源:海南日报
海口晚报网4月24日讯 4月23日,博鳌亚洲论坛2005年年会举行全体大会,大会主题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亚洲新角色、印度洋灾后重建和亚洲的发展、亚洲社会的和谐发展”。参会国家和地区政要在会上作主旨发言,德国宝马集团、中国宝钢集团、印度工商联合会、微软等企业领袖在会上演讲。
企业应放眼长远
庞克(德国宝马集团董事长):企业应放眼长远,亚洲的公司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形成了一批亚洲的跨国企业。但是企业在发展当中不应该忘记一点:要有长远的视角,不能像19世纪加利福尼亚的淘金热那样短视。
以宝马公司为例,25年前开始在亚洲进行投资,建立了自己的网络和附属公司,现在在亚洲拥有6个附属公司,应该看到所有这些成绩都不可能靠短期行为取得。中国有一个消费电子公司海尔集团,现在是一家跨国公司,他们在美国的小冰箱市场方面获得了50%的市场份额,这表明他们有清晰的战略,像这样的亚洲公司在全球市场上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而且正在发挥着新的作用,他们代表了亚洲的新角色。
亚洲各个行业都在崛起,汽车行业也不例外,我们在这周初的时候参加了上海车展,我们看到有一些中国的汽车生产商正在走出中国,把他们的产品销售到世界各地,华晨公司就是一个例子,他们把汽车卖到了德国,这就说明中国的产品在国外是有市场的。对于亚洲公司来说,应当立足长远,将技术、研发、生产、销售网络一项一项建立好,没有一个长远的视角,企业将很难走向强大。
企业战略三个转型
谢企华(中国宝钢集团董事长):企业战略三个转型随着中国企业发展战略的加速转型,其国际合作方式及路径也同样需要加速变革。但我们清楚地看到,目前中国企业的国际合作总体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合作层次较低,合作方式单一,地域目标还局限在国内市场。中国企业发展战略的进化与转型,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从“粗放增长”向“可持续发展”转型。中国已经将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由追求经济的增长数量转向增长质量和效益,并逐步提高到追求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追求更合理的经济结构、更有效的资源配置、更先进的技术、更有效率的资本运作和管理等。第二个战略转型是从“比较优势”走向“竞争优势”。中国的比较优势产业由于起点较低,缺少核心技术与自主品牌,只能徘徊在价值链的中、低端。有必要突破比较优势,加速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从生产环节向研发和营销环节靠拢,以及从低端生产环节向高端生产环节进化。以往的“引进来”战略这种资本、知识单向流动的引进方式,其分工地位、层次和方式,大多以跨国公司为主导,往往容易使引进方处于被动地位。特别是在高端技术及产品方面,往往形成了技术及产品依赖,不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及技术创新。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正逐步由生产加工、设备引进的合作,转向技术开发、市场整合、资本运作、规则建设、组织学习等高层次的合作。中国企业必须实施“走出去”道路,“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才是完整的国际化。
发展应依靠创新
康瓦尔(印度工商联合会主席):发展应依靠创新亚洲的巨大变革是从日本的技术革新开始的,此后亚洲四小龙和东盟国家快速发展,中国和印度近年来也是表现十分出色。但是我们不能被这些现象迷惑,从而失去了理性的思维。美国经济增长的80%都是基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不仅仅是生产要素的积累。现在印度和中国的增长则主要依赖于生产要素的积累。保罗·克鲁格曼也指出一种经济的增长如果仅仅是基于投入的扩张,将是不稳定的。我们回顾苏联的增长就可以看出这一点。所以对于21世纪的亚洲,我的第一个提醒就是印度和中国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模式,更多把注意力放在研发方面。如果只是照抄照搬西方的成果,就不会走得特别远,可能会停滞不前,在未来五年当中我们可能会碰到发展的瓶颈。
另外,我们要培养一种创新思维方式。亚洲人有很高的素质,非常勤奋,肯学习。但是我们如果不能培养创新思维,为我们的将来以一种新的角度或者方式来规划,那将是一种缺陷。
利用通讯普及教育
克雷格·蒙迪(微软公司首席技术官、高级副总裁):亚洲许多国家人口众多,所以这些国家的领导人有一个很繁重的任务:让住在偏远地区的人民能够接受教育。如果我们要采取一些积极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的话,通讯和计算机技术就是重要的机会和工具,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有力的工具普及教育。
另外一个领域也是亚洲可以扮演领导角色的领域,就是知识产权的保护。
作者: 袁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