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MBO与国企改革 > 正文
 

谁来支付改革成本 中国会否清算MBO富豪新贵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24日 13:51 赢周刊

  □采访:赢周刊记者 周慕明 甄静慧

  ■嘉宾:广东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 鲁开垠

  我们的国企改革没有个清晰的目标

  赢周刊:在全球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按照波兰前副总理兼财政部长科勒德克教授的划分,有两类:一类是“有限的经济变革、严格限制的政治变革”;另一类是“经济、政治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科勒德克认为,前一类是有意设计(有组织)、渐进主义的市场经济,后一类才是合符规范的、以偶然所为(无序的)实现自由化和宏观经济稳定的向市场转轨。科勒德克对中国渐进式的改革能保持经济增长,持客观肯定的态度,不过他对中国非规范的转轨仍然不表赞同。

  鲁开垠:中国的改革思路是一种渐进式的改革,我们并不像俄罗斯那样采取比较激烈的休克改革方式,这也符合中国的传统儒家思想和文化精神。综观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最早的改革是1978年开始的承包制,后来是租赁制,还有股份合作制,然后到上市公司的股份化改造,再到现在的MBO(Management Buy-outs)——管理层收购。从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改革是一步一步向前推进的,是探索式的,正像小平同志说的那样,摸着石头过河。这说明我们的国企改革从一开始就没有一个清晰的目标。我们不能清晰地估计5年之后,甚至15年之后,我们的改革可以达到一个怎样的目标。只能采取先一步一步推进,等到出现问题的时候,政府才叫停,政府、企业、学界开始反思,调整思路,化解矛盾,谋划对策,制定新的改革方案。

  赢周刊:确实是这样,社会主义改革有转轨与改革之分,转轨transition意味着知道“从哪里来”和“要往哪里去”,而改革transformation是知道从哪里来但不确定将向哪里去。把中国的改革与波兰比较,1989年后波兰开始了制度转轨,他们希望加入欧盟,因此,制度转轨是朝着与欧盟国家相似的市场经济制度方向迈进。因此,国外的经济学家很难知道25年后中国的市场经济会是怎么样的。

  鲁开垠:中国的市场经济是一种创举,没有故有模式可以遵循。中国的市场经济制度是在不断探索中加以完善的。因此,正是由于这样一种探索式的改革,我们知道从哪里来,但不是完全能够知道向哪里去。这样,国企在改革中出现一些问题也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要问:假如改革不理想的话,不合理的改革让少数人钻了政策的空子,或者说打了政策的“擦边球”,我们会不会回过头来对这些既得利益者进行处理?例如会不会对通过MBO暴富的新富豪进行清算?从我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的政治、经济经验来说,我认为国家不会这么做。

  很多人看到俄罗斯的例子:普京上台之后,就对在叶利钦时代进行私有化改革的一部分国企厂长、经理进行清算,俄罗斯为什么要这么做?普京对其清算,不仅有经济因素,而且有政治因素。俄罗斯的新的经济寡头,他们通过大量持有国有企业股份,垄断能源资源,把资金大量转移到国外,导致了严重的官商勾结,并最后产生了新的经济寡头。当时的垄断寡头过于张狂,甚至个别新的经济寡头要干预政治,霍多尔科夫斯基曾经扬言要竞选总统。俄罗斯包括乌克兰的特点是商人从政、占据高位。因此,普京要拿他们来杀鸡儆猴。

  普京实行的是新政。他接手俄罗斯的时候,整个国家的经济已经面临崩溃。他要重新振兴经济,短期内不能依靠农业,也不能依靠失去市场竟争力的传统工业,只能依靠石油这一重要的战略资源。但俄罗斯的大部分石油资源,偏偏被改制过程中产生的这些新贵们控制在手里。因此普京必须对他们进行开刀,把一部分股权重新夺回来,控制在政府手里。只有掌握了石油资源,才能控制住经济,普京的政局才能稳定。

  赢周刊:在国有企业的转制方面,中国的改革是否存在着非规范的行为?这个问题从国资委叫停MBO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现在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是:中国会不会清算这样一种非规范行为?什么时候开始?以什么为清算的始发点?

  鲁开垠:从我国的执政轨迹和中国传统的人文思维来看,我个人认为即使前期国企改革的MBO有所偏差,也不会出现“清算”现象。因为我们的情况跟俄罗斯大不相同。前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罗斯寡头引发的社会贫富对立已经非常明显,人民对于财富平均占有的意识比较强烈,对新贵们不公正地获取财富的行为十分反感,因此,出现“清算”是合乎俄罗斯的社会特点的。

  不同的政治领导集团对整个社会财富的概念,对怎样去积累分配财富的思路也是有所差别的。

  赢周刊:社会主义国家在国有企业的改革方面有没有成功的案例?

  鲁开垠:在这方面的改革,到目前为止还没发现哪一个国家有什么十分成功的案例。

  俄罗斯实行休克疗法,把国有资产一次性量化,每个公民分得1万卢布,你可以进行自由交换和处置。这在当时来看好像是公平的,但到了最后,那些股份化后的国有企业仍然是由原来的管理者、上层的官员来操控。他们支配着国企的股权,分散的股民无法真正控制股权,所有的资产交易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因此,俄罗斯的这种改革最后并没有成功,反而造就了新的暴发户和严重的社会不公。

  我国的国企改革目前仍然是属于摸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也付出了很大的成本与代价。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找到非常理想的解决方法。

  [1]  [2]  [3]  [4]  [下一页]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MBO新闻 全部国企改革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