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南平寓言》独家连载 > 正文
 

第三章:女市长 寻觅上海小姐的口味(2)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22日 19:01 新浪财经
鸭子走四方

  两年过去了,廖献平早已意识到,“典型”和“榜样”存在的价值,在于示范性,它代表的是高度,对多数人来说,只是学习的对象,而非可以随意超越的对象,更不是短期内可以全面铺开、推而广之的对象。

  好在廖个性中鲜有好大喜功的一面。她不希望辜负长官们的信任,也不愿意做讲义式的空头文章。

  2004年春天,我在建阳两度与她谋面,核心话题都是“流通助理制度”的好坏功过。她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表现出少见的谦逊。这谦逊里,也没有做作的痕迹。大概,这就是我在第一次的匆匆访问结束,再度谋求面谈的心理要因。南平采访期间,脑海中留下印记的不下百人,主动为我准备个人先进事迹材料,大叹苦经和突出成就者,亦不乏其人。

  考察建阳流通领域内的所作所为,廖的绩效还是颇为壮观的,尽管这“壮观”尚不能破解小农作坊经济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

  以我个人的有限观察,廖在流通工作中表现出的最大特点是扎实、稳健,一如她说话的分寸。

  廖的部属应我的要求,送来一沓油印的《流通工作简报》。据说,这是廖一手催生的。《流通工作简报》的出版者,是建阳市流通助理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这也是廖的杰作,一个共产党做事必不可少的“组织保证”。事实上,廖在流通领域内的探索,大多是围绕组织化建设展开的。毕竟,一个流通副市长的职责与一个镇长流通助理,或者一个村长流通助理,有着很大的区别。

  2004年3月14日出具的一份官方材料,以密密麻麻的数据,展示了廖和她领导的流通团队的努力和勋绩: 共有农产品行业流通协会52个,其中,市级协会6个,乡镇级协会27个,村级协会19个,会员4386人;共有涉农信息服务网站或者网点45个,专兼职人员71人,配备电脑49台。

  数据显示,2003年建阳全市推销农副产品总值将近10个亿,新组建行业流通协会22个,新增会员1800余人,发展农村农产品信息员427人,举办农民流通知识培训班35期,受训人员1500余人,年销售农产品百万元以上的流通大户191个。

  数据是麻木的,能鲜活地再现流通副市长廖献平和流通助理的苦心和业绩的,是走四方的鸭子。

  偶然溜达到建阳的部分乡村,我们常常看到一簇簇鸭群。片片白色或者褐色羽毛的鸭子,游弋在水面上,奔走在田野上。嘎、嘎、嘎——鸭粪便和鸭毛夹杂在装载鸭子的卡车上,城里人觉得臭味难闻,乡下人则满面开心的样子。随行的当地人对我们说: 你们来的不是时候,要是在去年底,去将口镇或者莒口镇,你会看到两个门庭若市的鸭业协会,那里结账点钞票的,签合同订单的,谈生意讨价还价的,热闹成一片,从中可窥见流通协会在当地的作用非同一般。

  将口,是福建的“蛋鸭之乡”,养鸭传统久远。福建农林大学毕业生陈小文下派科技特派员后,出任将口鸭业协会的会长。2000年初,陈下派到将口后,顺应市场的需求,创办了一个占地15000余亩的种鸭基地,以缓解鸭苗全部从江西等地调入的不便。2001年9月,南平市府倡导流通协会的诞生,将口鸭业协会于是由“流通助理制度”催生而出。协会定位是一个标准的半民间团体,政府引导,农民自发。

  随后,莒口鸭业协会相继诞生。

  廖到建阳后,对两个鸭业协会甚为看重。待水到渠成,及时组建了建阳市鸭业协会。鸭业协会有个理事会,理事由饲养、防疫、运输、营销四个环节的能人出任。定位为服务会员的协会一般设立五个服务组:

  种苗服务组,负责孵化优质种苗,肉鸭采用陈小文从法国引进的“白羽半番”,蛋鸭取用“龙岩小麻鸭”,年供应种鸭400余万羽;

  饲料代购赊销服务组,饲料由协会统一选购,以保本价供应给会员,资金有困难的会员可以赊账,待鸭子或者鸭蛋卖出后扣回;

  技术服务组,陈小文学的是畜牧兽医,且经营兽药门市部,他着力培养一拨乡土兽医员,负责技术和疫情防治;

  运输服务组,协会将当地从事运输的人员吸收进来,以保证会员种苗、饲料和产品的运输,在将口,协会可以直接调度的车辆有6部;

  销售服务组,协会中有一拨以贩卖为生的“生意人”,从事三统一分的工作: 产品统一调运、统一销售、统一对外结账,利益分户核算,此举意在避免当地行业内打价格战之类的伤害自我的无序竞争。

  为什么要设立五个服务组?当然是为了农民会员的利益。那么,怎么样才能维护农民会员的利益?

  廖认为,他们必须考虑到农民会员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差劲的现实。汇合众议,她在流通能人们先前奠定的基础上,号召协会与养鸭会员订立互惠互利的五种经济关系:

  保险型: 部分贫困的协会会员,只需出场地、出劳力,知道怎么算账即可,至于鸭苗、饲料、防疫所需的费用,都由协会先行供给,鸭子或者鸭蛋的回收价格,一开始就确定了;

  紧密型: 部分条件稍好的会员自己出钱买鸭苗,协会赊欠饲料给会员,并定出适当的回收价,鸭子或鸭蛋由协会收购和销售,卖好算账时,扣除饲料款;

  捆绑型: 协会和会员一起订立合同,双方确定好一个投资比例,风险、收益与投资是正比例关系;

  松散型: 会员自行投资,自行饲养,协会通过市场预测,以保本微利为原则定出最底保护价,产品上市时,会员可根据市场价格,认为高于保护价可自行销售;反之,则按原定最底保护价由协会收购;

  自由型: 养鸭会员自行投资,自行饲养,根据市场行情,产品可自行找市场,自行销售,也可随行就市由协会收购。

  综观协会中的五个服务组,协会和会员的五种经济关系,我们可以想像一个流通副市长,经历了怎么样的尝试、摸索,最终以中国当代农民一点都不熟悉的古老行会组织,或者欧洲版本的同业工会形式,探求他们在不着边际的全球化市场中,走向货畅其流、人得其财的新境地。

  我们相信这样的作派,对农民来说,大有裨益。仰赖流通协会的活力,建阳的鸭子走出了闽北,开始了走四方的征程,进军福州、厦门以及浙江、广东江苏

  虽然记取数据,是一件枯燥而乏味的事情,我还是记住了2003年度建阳鸭子的流通景况: 饲养量400万羽,产值4600余万元,鸭子和鸭蛋的平均价格同比上升了20%。

  使命或可终结?

  2004年春天,第一批下派的镇长流通助理,三年服务期限已满,初步完成既定使命的他们,行将回归“机关单位”。作为流通副市长,廖向“光荣退役”的5位镇长流通助理们,表达了她的敬意。

  尽管廖高度评价他们不辱使命,成就非凡,但廖比谁都清楚,他们欲图把封闭的乡村社会引领进大市场的使命,根本就没有完成。这个制度的设计师认为,就使命而言,他们的成就只是初步的;但短短两年做到当下的水准,已超出中共南平市委当初的预想。任何不怀偏见的人都必须承认,在建阳,在南平,县、镇、村三级助理的集体成就,已属不易。

  盘点过去,廖是欢欣的。可遗憾时时存在,因为改变农民的生活生产形态,对他们进行市场化的组织,终究不是一两天的事。

  刚到建阳时,廖就遇到农民目光短浅、不守信用的尴尬。一天,她去探视农民和锥栗收购商人的交易,原先说好了每斤3元钱的价格,临装车时,卖锥栗的农民突然反悔,每斤提价两毛钱,至于这样做会不会损害信誉,导致客商明年不愿意再来,似乎没有哪个农民愿意考虑。

  如此背景下,冀望加入行业协会的农民实行行业自律,是多么的艰难。去年秋天,莒口流通大户黄行忠从江西铅山调销3000多羽母鸭,到浙江发生疫情,损失15万元,黄咬牙,悉数赔付对方。赢得信誉从而赢得市场的黄,最终跻身于莒口镇鸭子销售大户排行榜。尽管廖闻讯颇感欣慰,可我在访问中并未感觉到有多少农民真正体味到诚信的商业价值。

  现有的体制也让廖多少体味到个人力量的渺小和有限。我第一次到建阳的第一天,晚上和廖以及另外一个市委副书记同车前往一个饭庄吃饭,路上,偶然听廖跟那个市委副书记咨询,有什么合适的市供销社主任人选?她跟自己的同僚感叹,看中了一个市场办公室主任,市场感觉非常好,特别适合引领改制后的供销社进军流通领域,遗憾的是,供销社主任是一个正科级的公务员,她看中的人是一个企业性质的事业单位人员,不能进入公务员序列。

  第二次去建阳市,我问廖,新的供销社主任是不是她看中的那个人,她摇摇头。为了遵循用人制度,组织上不会为一个对制度来说例外的人开绿灯。

  廖进而表示,改制供销社买断职工工龄,让他们以市场为切入口,迈入乡村流通领域的想法,是科学的,堪称高瞻远瞩,然而,操作起来,好难。上访,上访,一段时间她都觉得自己疲惫不堪。现在,一切都变得风平浪静,下一步她要下大力气,劝勉他们走入流通的大道。

  有人问她,若听取有些学者的主张,把流通协会改变为农会,流通的道路会否更宽阔?她摇头,并以一个地方官员罕见的严谨,反驳了将经济组织陡变为政治组织的谬误。谨慎的她同时表示,以政治组织形式提升农民的自组织程度、市场化程度,在未来或许有着经济组织形式难以比拟的优势,可惜当下的时机并不成熟。

  当务之急,她要完成南平市府部署的另一项任务,在13个乡镇街道推行一个口号式的活动: 协会联农户,龙头接市场。她在乡村的围墙上刷了诸多这样的标语,希望以此唤醒农民沉睡的市场意识。她相信,提升农民流通组织化水平,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和利益联接机制,不是给各个乡镇下发一纸文件就可以了事的事。

  我跟她说,要在建阳搞好流通,单就人们的意识而言,就极不容易。我举例子说,在南平市,我和数十名直属机关的大小官员交换过名片,记忆中只有两三个人的名片上有电子邮件,他们与外部世界的交往方式,还很传统老套。官员如此,农民又会好到哪里去?

  廖说,她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够做得怎么样,但她知道,只要还在这个位置上,她就必须干下去,而且要努力地干,努力干好。

  记得当初李川鼓舞他们下派的时候,她和待命出征的人们一样,颇为关心一个问题: 下派流通副市长的时间究竟多长?这个问题她清楚地记得,李川没有说。

  当下,李川已经升迁至省城,走了。还是没有人跟她说过,她什么时候可以返回南平。她的工资,继续在南平市财政局支取。每到周末,如果没有事,她会依惯例回城看望已经长大的孩子。

[上一页]  [1]  [2]

  上一章:十品官 一个屋檐 两样人生

  下一章:大奶总管 回去还是留下






新浪财经24小时热门新闻排行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杨振宁与女硕士订婚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花样滑冰大奖赛总决赛
年底多款国产新车上市
网友幽默汽车贴图欣赏
家居家装实用图片集
窥视房地产业偷税黑洞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