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配套陷阱之患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12月13日 14:35 第一财经日报 | ||||||||
本报记者 章轲发自天津 昨天(12日),正在天津出席“第四届中国经济学年会”的南京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郑江淮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表示,各地区为吸引外资展开的优惠政策竞争的背后隐含着“产业空洞化”的危险。
他解释说,近年来,江苏沿江各地政府力促本地企业为外资企业配套,但这种配套投资通常形成了专用性资产,即专门用于某个产业甚至某个产品的资产。本地企业的产业配套程度越高,投资的资产专用性程度就越高,被“套牢”的风险性就越大。 据记者了解,就在江苏省提出沿江开发战略之后,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就联合省政府外经贸厅、各地开发区管委会秘密实施了“沿江开发战略”的调查。调查范围涉及南京、镇江、常州、江阴、张家港等9个地区的31家开发区。郑江淮正是调查成员之一。 “这不仅仅是理论的推断,而是实际的教训。”郑江淮对记者说:“目前在引资较早的地区,如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已经出现了部分外资向内陆迁移,当地配套企业难以“脱套”的现象,这主要集中在机械、电子等行业。” 调查表明,江苏沿江开发区73%的外资企业的产品在国内市场销售,一旦中国市场饱和或形势发生逆转,这些制造业资本就可能萎缩或再转移,加上配套企业中三分之一的国外企业也有可能随之转移出去。因此,本地企业如形不成产业创新能力,开发区就面临着“产业空洞化”的危险。 课题组建议,地方政府对待国际制造业资本转移的长期政策导向要从资本扩张阶段的政策,向促进本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政策转变,鼓励和支持本地企业进行产业配套只是一个中间的政策目标,否则,本地企业就会陷入产业配套的“陷阱”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