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正文
 

从高科技象征沦落到集贸市场 中关村是否衰落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27日 17:34 中国青年报

  记者 刘世昕

  本报北京9月26日电

  中关村聚集了中国36%的两院院士。中关村曾有希望成为中国的硅谷。但是,现在,中关村的发展遭到了很多民间人士的质疑。

  北京IT评论家方兴东最近说:“中关村不再是创新者的圣地,也不再是中小企业的根据地,甚至不再是跨国公司的理想之地。”

  他在新近出版的《中关村失落》一书中预言了“中关村之死”。他认为,中关村不再是中国高科技创新的“中心”,中关村已经无力领导中国的高科技走向。

  研究中关村多年的北京大学王缉慈教授说,中关村自从1999年开始大量建写字楼后,就把吸引世界500强作为主要的目标,中关村现在确确实实逐渐地忽视了中小企业,偏离了它发展的初衷。

  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赵慕兰说:“中关村管委会愿意听取来自各方面的批评。”

  她在中关村IT专业人士协会举行的“中关村危机与希望”研讨会上说,自己认同这种观点:中关村持续的生命力在于草根阶层,但对于复杂的中关村不能简单地用非黑即白来判断。

  其实,关于中关村出路的各种研讨会、座谈会,最近在中关村很多。话题的焦点总是中关村的出路在哪里,中关村怎么了?

  从高科技象征沦落到“集贸市场”?

  中关村应该辉煌。这是一个世界罕有的地方:聚集了中国36%的两院院士、58所高等学府、218家国家级科研院所,中关村的技术源头覆盖了所有学科。

  中关村曾经辉煌。早年的中关村,王选的激光照排系统占领中国报业出版市场;王缉志的四通打字机一度成为计算机的代名词;倪光南的联想汉卡为中国计算机界赢得了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方兴东认为,今天的中关村,经历了互联网浪潮的冲击、政府改造的特殊“关照”和跨国资本的“洗礼”之后,近年中关村鲜有重大的技术创新,多的只是炒地皮的商人。高楼多了,马路宽了,中关村从高科技的象征沦落到“集贸市场”。

  方兴东从1997年开始,就不断给中关村“挑刺”。他写过《硅谷的帽子是否顶得住》,写过《正在消逝的中关村》。

  这次他在《中关村失落》中说,中关村的发展出现了方向性危机。

  方兴东认为,支持自己这么判断的是数据。上一轮互联网热潮中,中关村是中心地带,而2003年互联网重新复苏后,引领潮流的企业居然大多不在中关村;中关村也不再是风险投资的中心。风险投资的统计显示,2001年,北京比上海和深圳都高,但从2002年、2003年开始发生转变,先是上海第一,到2004年就是深圳第一,上海第二,北京第三;看看各种富人排行榜,中关村的业界领域也不占优势;中关村龙头企业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而上海已经是高科技的基础半导体业的崛起之地,深圳高科技的势头也不容忽视。

  方兴东有方兴东的数据,政府也有政府的数据。中关村管委会官方网站说,中关村涌现出许多该行业的领军企业,在硬件、软件、芯片设计、网络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位居全国前茅。联想、方正、同方的PC机销售量在全国排名前三,北大方正的激光照排系统作为完全自主研发技术,占领了国内外中文照排的绝大部分市场;用友财务软件和管理软件10多年来保持国内同类产品市场份额第一。

  搜狐搬进中关村说明什么

  方兴东认为,中关村犯了方向性错误———近年来中关村抛弃了草根企业。

  他说,最早期的中关村和硅谷一样都是为高科技草根阶层提供发展机会,但近年来的中关村主要为成熟壮大的阶层和强势力量服务。

  中关村与北京朝阳区的CBD(中央商务区)竞争,将吸引500强作为发展战略,结果是中关村的房价涨起来了,中小企业逃离,而500强们青睐中关村的也不多。

  冷明是中关村一家草根企业的负责人。他的经历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方兴东对中关村的批评。他说,办公成本高,交通成本也高,最麻烦的是他们这家2001年就创立的企业在头几年一直没拿全各种许可证,一个关于人才的许可证直到今年3月份才办下来。

  北京大学王缉慈教授说,1998年她向有关部门提交过创新中小企业的战略研究,结果不了了之。一位政府官员答复说:“现在没有办法,楼已经盖起来了,已经负了债了,只能赶紧把大企业吸引过来。”

  中关村活跃的企业人士刘志硕,曾专门研究中关村的地产数据。他不认为吸引世界500强进“村”是错误的。他说,他有足够的数据证明,中关村的房价并不如人们想像的那样涨成天价。最近他们很成功的一个运作就是要把搜狐搬进中关村。

  方兴东认为,搜狐搬进中关村并不能证明什么中关村有创新的吸引力。他说,“搜狐如果把搜索引擎的研发搬到中关村,说明这个园区是创新园区。但如果搜狐把整个上千人搬来,说明中关村只是商业园区,并不是技术园区”。

  方兴东说,要拯救中关村,至少要对这样几个问题做出清晰判断:中关村的主角究竟是大型企业还是高科技草根企业;上级政府部门到底向中关村要产业规模还是要技术创新;衡量中关村的政绩究竟是追求数量还是追求质量;主导中关村发展的主角究竟是政府官员、资本家还是企业家;中关村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究竟是政府驱动还是市场驱动;在中关村最具价值的究竟是土地价值还是产业价值。

  中关村衰落源于制度?

  王缉志,是当年四通的创始人之一,被称为“中关村最早的村民之一”。他认为,中关村的优势就在于其地盘上的众多高校和研究所,他们拥有最新技术,但和市场是脱节的,大多数不懂得怎样转化成产品,谁来承担这个任务?王缉志认为,最合适的是中关村的小企业,但支持这些草根企业,应该有一定的支持手段。比如,如何启动民间资本、风险投资盘活中小企业。

  刘志硕说,若要中关村“起死回生”一定要有制度上的变革和创新。他说,他们曾比较过上海、深圳和北京的制度和政策,发现上海的政策通常大而完备;深圳的政策是“打补丁”,政府抛出一个政策,然后不断地出台补充规定完善制度;而北京的政策是“多头管理”,北京市科技主管部门有自己的一套政策,中关村有中关村的政策,北京市有北京市的政策,有的还相互打架。

  “中关村之死就是缺乏制度创新之死。”刘志硕认为,制度安排不通畅导致一切。好的制度安排应该是能把优势资源变成竞争力,使优势资源能够创造财富。

  来自中关村管委会方面的声音是,政府应该逐步放权给企业,让市场来主导中关村未来的发展。虽然眼下政府的管理,可能有越位和缺位的地方,但这种状况会不断发生变革,急不得。这不是一个号令可以解决,需要一定的发展过程,需要不断地付出代价。


邮件订阅:
  《新浪股市特快专递》正在举办有奖订阅活动。请在下面填写您的E-mail地址,您将有机会获得神秘礼物
Email: 订阅 退订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中关村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彩 信 专 题
迷你小熊
强烈推荐火线下载
动画梁祝
中国神话爱情故事
孙燕姿
我要的幸福、遇见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