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金存管改革 监管层权衡券商银行利益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9月05日 17:05 经济观察报 | ||||||||||
本报记者 张勇 上海报道 长江证券近日表示将构建“总部集中管理、系统开放式监控”的客户保证金独立存管新模式,该模式受到包括湖北证监局和中国证券业协会在内的监管层的赞许。 客户保证金独立存管改革关系到券商经纪业务重大变革,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
这场争夺牵涉到三方——券商、银行、监管层,监管层是扶持危难中的券商,还是打破中国长久以来的金融分业经营格局,事实上已经成了券商保证金存管改革真正需要考虑的问题。 券商:表面配合,实则抵制 虽然证监会关于保证金第三方存管有三种模式在试点,但券商有明显的抵触情绪。目前除南方证券因为行政托管而已经实行保证金的第三方托管外,其他的试点基本已经不了了之。 券商抵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息差收入的减少。南方证券清算中心员工表示:“从目前南方证券的情况看,其保证金的息差收入已经损失三分之一(南方和建行在息差收入上七三开)”。 另外,“当前券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虽然整体实力上有所增强,但与各大商业银行相比,仍然是‘小弟’。现在券商要与银行合作,往往是以保证金作为重要的合作交换条件,如果保证金一旦实现银行托管,那么券商要与银行合作就只有看银行脸色了。”上海证券研究所研究员李先生对记者表达的这一担忧,在很多业内人士心中都存在。 还有分析人士指出,保证金的第三方托管将使券商无法了解客户情况,掌握客户资源。据了解,目前所有的证券公司都将客户划分为机构户和个人客户,个人客户又分为大户、中户和散户,而区分客户属于哪一类型就是看客户在证券公司的托管资产即保证金加托管的证券市值。如果保证金实现第三方托管,那么证券公司将很难掌握客户在银行的资产,而且也无法区分客户在银行的资产是储蓄资产还是证券保证金。 国盛证券营销管理总部的张中还介绍说:“如果保证金第三方托管,必须将席位上不同证券营业部的轧差数计算出来后,由各营业部的保证金托管银行将结算资金划给登记结算公司,或者是各营业部的保证金由总部统一托管到一家银行,由这家银行根据证券公司的清算数据与登记结算公司情况予以清算。这样将完全改变目前证券公司清算流程。” 而部分券商根本没有在保证金存管上多做“动作”。海通证券综合业务部的奈学刚就表示,“其实海通早在两年前就基本上完善了自身的监控系统,从来不会发生保证金被挪用的事情,也不需要在保证金存管上有什么更新的举措。”言谈中,奈学刚明显表现出对银行参与券商保证金存管的不满。 事实上,保证金的第三方托管对于当前亏损的券商而言,无异于在寒流中再泼一盆凉水,而银行却会由此得到一笔不菲的收入,因此,双方对此事的态度一冷一热就在情理之中了。 银行:静观其变,态度“暧昧” 如果单从监管安全的角度出发,券商内部绝大多数人都会支持保证金第三方存管。然而,券商更为担心的则是自己的部分地盘将被银行“霸占”。 业内人士提醒说,这决不是一次简单的利益重新分配,而将可能是银行借机搭建金融混业经营平台的努力。那么,银行在这场明显有利于自己的改革中,到底是怎样的心态呢? 其实,早在2000年证监会颁布了《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管理办法》以后,证券公司的客户保证金就已经存入了第三方的对口银行。但是,挪用客户保证金依然屡见不鲜,这的确让人怀疑,难道银行存管真的那么可信、那么安全吗? 当券商挪用客户保证金丑闻连续曝光后,没有一家银行敢保证它对券商挪用保证金一无所知。当然,银行在券商挪用客户保证金上,更多地还属于知情不多的地位,监督就更谈不上了,这主要是因为银行手里缺乏证券客户的数据这一最重要的数据。 因此,尽管有行政压力逼迫券商交出数据,但是多数券商都不会如此“痛快就范”,一场拉锯战看来是在所难免了。目前看上去券商明显处于劣势,但实际上并非完全如此。 到目前为止,券商将客户保证金存管到银行时,仍然能够得到1.68%的同业拆借利率,这本身已经让券商保有了原来的息差收益。同时,银行还会在此基础上再增加0.5%的利息,以一些变通的形式付给券商。 由此可见,在静观有利局面发展的同时,银行仍然保持着与券商的“暧昧”态度,大派“回扣”,以争取更多的客户保证金存管。毕竟,无论格局如何发展,银行有百利而无一害,只不过是利多利少而已。 监管层:两种思路的博弈 采访中不少券商都对记者表示,目前监管层在推行保证金第三方存管改革中,面临着两种思路的博弈:是扶持危难中的券商,暂时给券商留下作为重要支柱的保证金控制权,还是打破我国原有的严格金融分业经营的格局? 有专家分析认为,监管层当前的思路还是希望扶持券商,但是,从内部来说,多数券商的治理结构并不完善;从外部来看,证监会的监管措施缺乏金融改革大环境的适当配合,错过了或者说还没等到最佳的改革时机,形势已经发生了逆转。 而一位来自政府的知情人士告诫道,证监会此次推动保证金第三方存管的决心很大,实际上是一种顺大势而为。它最大的意义不在于第三方存管眼下能否成功,而在于它向外界证实了一个重要猜测,即银行已经在政策层面率先突破了混业障碍,并作为监管方之一,巧妙地搭乘金融安全的执法车,提前进入混业前线,图谋迅速占位。 显然,眼下再在券商和银行之间谁比谁坏账更多、谁比谁更不可信赖等问题上纠缠,已经没有多少意义。要紧的是券商必须迅速自强,在未来的多层次、多元化、多产品的资本市场结构下,在未来混业经营的大格局里,争得自己应有的地位。 但也有券商人士认为,这场争夺短时间内很难有定论,结果可能要花上2-3年的时间才能揭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