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内财经 > 国企产权改革路径选择 > 正文
 

郎咸平质疑顾雏军 “七板斧”伎俩席卷国家财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4年08月11日 09:23 东方早报

  

郎咸平质疑顾雏军“七板斧”伎俩席卷国家财富

郎咸平质疑顾雏军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郎咸平将顾雏军的巧取豪夺归纳为“七大板斧”——安营扎寨、乘虚而入、反客为主、投桃报李、洗个大澡、相貌迎人以及借鸡生蛋。

  在“炮轰”海尔秘密MBO之后,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郎咸平又将矛头对准了格林柯尔。昨日,郎咸平在复旦大学以《格林柯尔: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为题发表演讲时,指责顾雏军在“国退民进”过程中席卷国家财富。他强烈建议,停止以民营化为导向的产权 改革。

  郎咸平表示,他和他的学生经过3个月的研究后发现,顾雏军先后收购了科龙、美菱、亚星客车以及ST襄轴等四家公司,号称投资41亿元,但实际只投入3亿多元。期间顾雏军采取了多种手法巧取豪夺,郎咸平将顾雏军的巧取豪夺归纳为“七大板斧”——安营扎寨、乘虚而入、反客为主、投桃报李、洗个大澡、相貌迎人以及借鸡生蛋。

  郎咸平指出,顾雏军收购四家公司时,均以公司大幅度亏损为由,压低收购价格。实际上,这些公司的大幅亏损都是顾雏军一手制造的。顾雏军在完成收购前,一般会提前进驻被收购企业、担任董事长,公司的大幅亏损报告都是在他任董事长之时出台的。比如,2002年5月,顾雏军完成对科龙的收购,但早在2001年11月左右,顾雏军就担任了科龙的董事长,在收购美菱、亚星、ST襄轴时,出现了同样的情况。

  郎咸平指出,顾雏军制造亏损的手法就是大幅提高企业运营费用。以收购科龙为例,科龙此前的运营费用为其营业额的10%左右,顾雏军当上董事长后就将其提高到20%。这些企业的利润率一般不过5%,大幅提高费用必然导致巨幅亏损。

  在完成收购后,顾雏军又将科龙的运营费用比例降到零,制造接手后即大幅扭亏的假相,强化了外界的“民企神话”。

  郎咸平认为,这一事实再次表明,现在进行的产权制度改革并不能真正使国企走上正路,而只是民企瓜分国资的一场“盛宴”。

  在炮轰顾雏军之前,郎咸平刚刚在本报发表长文,抨击海尔集团秘密MBO,侵吞国资。昨天他还表示,现在许多国企经理人一心想把企业变成自己的,但从来不提经理人应有的责任。这种情况就像家里乱七八糟,请了个保姆打扫,最后保姆变成了主人一样荒谬。

  此前报道

  海尔变形记:漫长曲线MBO全解析

  文章概要:独立于海尔集团之外的海尔内部持股会控制的海尔投资掌握着海尔资产中最有价值的两部分——原材料采购公司和商标所有权。政策上的限制造成了持股会难以进行资本操作,海尔内部持股会必须寻找一个投资工具或者说“壳”。海尔投资正是这样一个壳。通过海尔投资,海尔内部持股会可以将账面收益转变成资本用于再投资。 >>全文

  郎咸平四问海尔管理层

  文章概要:早在1997年,张瑞敏为首的员工团队就成立代表自身利益的持股会,这个组织的增值获得有力支持,从山东起步,徐图天下,终于将要找到一个有效的资本运作平台将其持有的海尔集团的资产和股份转化成海尔集团海外借壳又费周章。本来是两条腿配合走出一步,现在两条腿获得的指令并不统一。 >>全文

  郎咸平反击海尔答复:张瑞敏的身份是国家干部

  文章概要:郎咸平在成都表示,海尔已经于日前与他取得了联系,并对他的观点予以反驳。面对海尔的拆招,已经四问海尔的郎咸平迅速还击,又发出了“第五掌”。 >>全文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郎咸平新闻




评论】【财经论坛】【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F1中国大奖赛
《2046》公映
法国特技飞行队访华
网游天堂2新增服务器
2005新浪考研大讲堂
国庆出游宝典
“十一”缤纷车世界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性感文化的解析》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