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新
今年是中国加入WTO后的第一年,按照当时的协议,今年有深圳、上海、大连和天津4个城市向外资银行开放人民币业务。外资银行的攻势用“咄咄逼人”来形容毫不为过,从花旗、汇丰银行抢占南京爱立信到花旗银行大胆收费,外资银行的行动之快超过了当时所有人的预测。相比之下,中资银行的行为也引起了人们相当的关注,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五 ·一”漫漫长假到以中国工商银行为首的国有商业银行首次对外公开披露不良贷款信息和年报。可以说,2002年的中国银行业虽然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我们却清晰地闻到了硝烟的味道。
外资银行“登陆速度”明显加快今年2月1日起,《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正式实施,随后又公布了《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这种政策的透明性和稳定性无疑给外资银行打了一针强心剂。3月,花旗银行上海分行获准将营运资金增至5.9亿元,成为国内首家获准全面经营外汇业务的外资银行分行。随后,汇丰银行又在上海、北京大力开展“汇丰卓越理财”。据统计,截止到目前为止,中国已有外资银行机构400多家,其中营业性机构200多家,30多家可以经营人民币业务。
抢占中心大城市,开设新机构或升格代表处外资银行普遍采取区位战略(Differentiation Strategy),即以大型中心城市为战略据点,辐射性地发展业务。今年,上海有10多家外资银行拟将代表处升格为营业性机构。汇丰银行瞄准了中国的西部中心城市重庆、成都,拟将代表处升格为分行。
抢滩新业务市场与区位战略相对应,外资银行在业务拓展上也采取重点攻略,即抢占新业务,典型的案例是“南京爱立信”公司倒戈花旗、汇丰。事件本身有许多管理方面等深层次的原因,但导火索是一种名为“无追索权应收款转让”的新业务。很明显,外资银行的业务战略之一,是针对中国市场加大创新,为客户量身定做服务品种。再如信用卡业务,虽然截至目前外资银行囿于法规等方面的限制动作不大,但可以看出,外资银行早已对这块“肥肉”垂涎已久,并且随着万事达卡(Master Card)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推出新的高级信用卡,外资银行将有“猛虎下山”
之势。还有汽车消费信贷。中国人民银行2001年底宣布,5年内外资银行可以向中国居民提供汽车信贷业务,具体管理办法正在制定之中。另据一项调查统计,目前中国只有5%的购车者办理了购车贷款,31%表示观望,29%因手续繁多而放弃贷款,35%表示宁愿一次性付清款项。这充分说明两点:一是中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潜力巨大;二是按目前中资银行汽车消费信贷的开展效率,肥水只能外流。
牢牢定位“高端客户”群这是外资银行进军中国市场死守的一条攻略。花旗收费事件可见一斑。花旗方面表示:花旗原则上不设门槛,上海居民持1美元也可以在该行开设账户,但5000美元以下的存款每月收取6美元的手续费。原因很简单,客户占用的银行资源与客户存款对银行的收益不成比例,银行需通过收取手续费加以弥补。汇丰银行拟于近期推出的对中国居民外汇业务也将采取类似的收费方式。
入股中资银行事实上,外资银行并不急于在具体业务上和中资银行较量,而更注重在经营战略上挑战中资银行,入股中资银行便为其中之一。继上海银行引入11%的外资银行股后,2002年,南京商业银行也引入了15%的外资银行股,交行、民生以及浦发银行也都在作引进外资银行股的准备。至于四大国有银行,中行与花旗已有过亲密接触,只等时机成熟;其他三家看来也都有这方面的考虑。
(作者单位:中国工商银行金融研究所)
《国际金融报》(2002年07月23日第四版)
热力推荐摩托罗拉 三星 三菱 松下手机图片专区,最炫、最酷、最流行!
新浪手机图片每天增加上百幅,下载最新图片送大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