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建议按比较优势调整中国制造业
记者卢俊北京报道 在近日召开的2002年投资论坛上,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林毅夫教授建议,按比较优势原则调整中国制造业。
林毅夫指出,资本密集、不符合中国比较优势的制造业部门将会面临最为严峻的挑战 。因为,这些部门不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而是政府奉行赶超使然。这些部门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不具备生产能力。为了让其能够生存,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中国对这些部门给予了多种保护。尽管如此它们仍然没有走出幼稚的、没有效率的阶段。履行WTO协议之后,中国将不再运用非市场手段继续对这些产业进行保护。
不少人认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制造业总体的技术水平不高;同时又处在一个转型时期,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尚未完成,从而担心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制造业将会承受不起外国先进产品的巨大竞争压力而被打垮。林毅夫认为,这种看法其实不是全然正确。降低关税、开放市场到底对中国制造业的压力有多大,必须视各个不同制造业产品是处于净出口或净进口状况而定。
林毅夫分析说,对于处于净出口状况的产品,也就是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降低关税、开放市场并不会对其产生不利影响,真正会带来压力的是目前处于净进口地位的制造业,如高科技的通讯、电子、生物制品及资本密集的汽车、精密仪器等。因为这类制造业通常资本、技术密集,是资本充裕的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其效果可分为两方面来说,一方面,对于消费者来说,价格下降,可以提高福利;对于以这些产品作为投入品的生产部门来说,可以降低成本,从而也有利于这些生产部门的发展。另一方面,开放进口,降低关税之后,对于中国生产这类产品的制造业部门则会产生很大压力。
林毅夫认为,对于劣势部门,中国决不应该在入世的缓冲期内,再度大规模动员自身稀缺的资本予以扶持,并用非市场的手段人为培植。
针对资本密集型制造业调整方式,林毅夫建议:首先,对于那些市场容量很大的资本密集型制造业部门,可以采用以市场换资本的办法,吸引外国资本来降低资本的价格。发达国家的资本相对价格低廉,引入海外资本之后,不仅可以使这些企业的资本成本降低,而且可以促使海外技术和管理经验的进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质量和经营水平。中国大陆彩色胶卷行业和美国柯达的合资,即是典型的案例。另外可以像中国移动和中国石化那样到海外直接上市,实践证明这是一种以市场换资本的可行办法。
其次,对于那些市场规模有限,或产品已不再有市场需求的制造业部门,除了极少量关系到国防安全,必须由政府财政继续给予支持以维持生产外,其他没有市场前景的企业,应该进行转产,由企业自己寻找,转入生产符合中国比较优势又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林毅夫说,资本密集型的企业集中了中国最优秀的工程技术人员,如果创造条件给予转产,其中有不少企业可以利用人力资本上的优势,找到新的具有竞争力的产品。生产彩色电视机的四川长虹和生产摩托车的四川嘉陵就是典型的例子。
林毅夫指出,加入世贸组织后,只要中国能够按照比较优势原则来调整中国大陆的制造业,善于利用外国的资本来辅助中国大陆资本的不足,对于中国制造业而言将会是机遇远大于挑战。只有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中国的经济才能够以潜在的最快速度发展,最快的积累资本,使资本从相对稀缺变为相对丰富,高科技的民族制造业才能最快地从具有比较劣势变为具有比较优势而健康、快速地发展。
股票短信一问一答,助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