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峻岭北京报道
中国银行业在复杂的情绪中度过了马年的春节。
节前,由于一些金融机构违规问题的曝光,中国银行业的形象一度被蒙上了一层阴影,海内外的关注使银行业的信誉面临着不大不小的挑战。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全国金融 工作会议2月5日至7日在北京举行。间隔四年后召开的这次金融工作会承载了人们太多的关注和期望。
官方通讯社对这次金融工作会的报道让人们看到了管理层对困扰中国金融业发展的诸多问题的思考和判断。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被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会前的一些猜测也随着会议的闭幕变得明朗起来。
“银监局”未被列入议程
银行监管体制的变革话题在此次金融工作会之前被广泛关注。中央银行独立执行货币政策、银行的监管职能从央行分拆出来的观点被接近高层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有关学者提出。这种观点认为,银行监管职能和货币政策的制定应该分开。因为,监管和货币政策的制定两种工作所希望达到的目标有时是冲突的。于是,才有了建立独立于中央银行的“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仍留存于中央银行的“银行监督管理局”的改革方案。
在金融工作会召开期间,有媒体透露:备受争议的中央银行分拆方案暂缓讨论,取而代之的是,在中国人民银行内部成立由其直接领导的“银行监管局”。此消息一出,有香港的学者随之作了解释性分析:成立银管局是一种折中的过渡办法,既不会引起大的震动,又可以在原来基础上加强银行业的监管。
但是,在新华社播发的新闻通稿中,人们并没有发现有关“银行监管局”的说法。
会后,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新闻处的负责人对本报记者明确表示,香港媒体关于银行监管局的消息纯系子乌虚有。此次金融工作会根本没有对此问题进行讨论。人行货币政策司专司货币政策的制订和实施,“央行独立说”和“银行监管局说”必然与货币政策司有关。但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的一位负责人称,到目前为止,他没有听说上述两种说法被提起讨论。
到现在,比较合理的解释是,承担金融工作会筹备课题研究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的观点未被高层采纳。
实际上,金融工作会前关于央行分拆和设立银监会的争论进入白热化之际,反方观点已经表露无遗。1月28日,中国金融业官方机关报《金融时报》头版头条的署名评论员文章《发挥中央银行的监管优势》,矛头便直指“央行分拆说”、“银行监管局说”以及更为激进的“银监会说”。此前,在国务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央行行长戴相龙也认为央行分拆问题“是一个不好回答的问题”。
尽管银监会或银管局的设计方案未被列入会议日程,但在现存金融监管体制下加强金融监管却是金融工作会的重要议题。高层第一次承认目前的“金融监管薄弱”。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近日强调,央行将把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管作为今年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他说,今年银行监管工作要以加强对金融机构法人监管为主线,以降低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消化历史财务包袱、提高盈利水平为重点,规范监管标准,加大检查力度,落实监管责任,提高金融监管水平。
监管人才被戴相龙格外看重。戴相龙近日表示,充实监管力量要把把“一大批”政治素质高、懂法律、精通金融业务的干部充实到监管工作岗位;加大培训力度,培养“一大批”懂得国际金融、了解金融风险、廉洁敢管的高级金融监管人才,按照国务院规定,从我国在海外学习、工作的人员和境外金融企业中招聘银行监管高级管理人才。
国有银行上市提上日程
此次金融工作会提出“具备条件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可改组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条件成熟的可以上市”。
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司化、股份制、上市的三步走战略在此次会议上得以确立。但是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具体上市模式上,也就是说,国有商业银行是整体上市还是分拆上市,会议并没有给出更清晰的具体操作办法。
2001年3月,为筹备此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国务院委派央行、国务院体制改革办公室等部委分别牵头成立了九个课题组。从金融工作会透露的信息分析,德勤国际承担的“国有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课题研究报告对决策层产生了影响。
据德勤国际沪江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合伙人景宜青介绍,去年底“国有商业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研究报告上交中国人民银行。中国人民银行对此报告的评价是“觉得很受启发”,而且决定把报告的精髓部分提交给了金融工作会议。
景宜青称,这份报告列举了国有商业银行在内部机制方面存在的差距。比如,多重领导,银行不能专著与业务的发展;银行的激励机制不健全;经营管理机制不健全等。
在给中国人民银行提交的报告中,德勤国际方案的核心精神是:把现有的国有商业改造成一个国有独资公司;然后再引进新股东,进行股份制改造,也就是整体改制;最后可以上市。可以看出,德勤国际的方案与金融工作会提出的三步走战略基本是一致的。但是,金融工作会强调国有商业银行的未来发展目标是“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特别强调了“国家控股”。
景宜青认为,基础性的国有银行的公司化改造很重要。国有银行不能为上市而上市。国有银行的整体上市,5年内不一定实现。整体上市的可能暂时不存在。因为国有银行的改革需要相当长的过程。从可操作角度分析,某个分行先上市的可能性偏大——选一个分行,改组成公司先上市。通过它募集一些资金,来解决一些旧的问题。景宜青说,有些银行在1996年在做资产剥离的时候,就想过未来上市的问题。这些银行的某些分行的不良资产剥离比较彻底。这样的分行到一定时候就具备了成立一个公司,进行上市的优势。
“现在讨论的比较多的,有可能很快实施的就是选择‘分行上市’。”景宜青说,“但是这种方案有先天不足,国家的调控作用就会减弱。好的资产上市了,剩下的不良资产怎么办?如果把不良资产拨给母公司也就是控股公司,国家的负担就会很大。同时,这种分拆上市的方式对存款人的心理会产生一定影响。”
打破国有银行间界限,成立区域性控股公司再上市的思路也被德勤国际提及。但景宜青认为,这种跨行操作的难度可能较大,最终取决于国家的决心和调控能力。此外,景宜青认为,国有商业银行的上市还要考虑中国资本市场的承受能力。由此,上市地点的选择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目前,除中国银行正在操作中银香港上市事宜外,近日提及上市问题较多的当属中国工商银行。但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姜建清表示,最近几年不可能有一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上市,比较难解决的是如何达到上市门槛的条件。
不良贷款仍是块“心病”
国有银行的金融风险问题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尤其是中国银行违规贷款等问题的曝光,暴露了银行风险控制的弱点。
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按照国际惯例,全面推行商业银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制度,实行审慎的会计原则和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切实降低不良资产比例。”
中国人民银行的银行监管一司位于人民银行大楼的七层,这个司有四个处,分别以四家国有商业银行的名称命名,而对这四大银行了如指掌的,莫过于这个司的司长唐双宁。
2002年1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对外公布了“家底”:到2001年底,四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减少907亿元,不良贷款率为25.36%,比年初下降3.81个百分点,不但实现了比例的净下降,也实现了余额的净下降。针对不良贷款数字是否真实的猜疑,唐双宁说“数据是真实的”。
1995年全国银行业经营管理工作会议第一次提出降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经过了7年的漫漫征程,官方第一次勇敢地披露了不良贷款率数字。此前,中国国有银行业的不良贷款比例一度被外界认为是一个猜不透的迷团。因为1995年,央行的有关负责人就曾对外宣称不良贷款率为25%。
尽管如此,情况并不容乐观。因为,目前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总量依然庞大,比例仍然很高,25.36%仍大大高于10%的国际警戒线和我国15%的监管标准。而且,2001年底,四家国有银行不良贷款中,呆滞和呆账的比例进一步提高,这表明贷款收回和盘活的难度进一步加大。此外,据中国人民银行透露,银行不良贷款的表现形式更加复杂,特别是这四家国有商业银行办理的,不直接影响其资产负债表的表外业务,风险不断暴露,银行承兑汇票、担保、信用证垫款增加,同时,外币不良贷款居高不下,比本币高出9个百分点。
中国人民银行的一位副行长在一次会议上曾表露危言,如果提足呆帐准备金,所有的国有商业银行将全部亏损。如果按照审慎监管的会计原则进行冲销,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金会冲得一无所有。不良贷款始终是央行的一块“心病”。
短信点歌,带去你真挚的祝福! 3500条闪电传情,让她想不看都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