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铜价格创新高 牛市行情仍未结束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6月28日 17:16 新浪财经 |
郭峥嵘 5月12日,伦铜一根长阴打破了市场的沉寂,原先3150-3300美元的箱体被有效击破,多头人气涣散,纷纷退却平仓。沪铜市场第二天全线跌停,加上前两天的连续下跌,各合约跌幅在1600元至2000元不等。一时间,人心思变,看多的人纷纷加入了看空的阵营,而看空的人更加坚定了战略性抛空的信心,真是“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难道原先的“铜”墙铁壁就那么简单地被轻易推倒? 6月3日的一根长阳一举突破了所有均线的压制,又回到了3150-3300美元的箱体。市场面对暴涨暴跌的行情争论异常地激烈,看多者认为新的一轮暴涨行情开始了,大举买入的时机到了;看空者认为暴涨乃牛市的穷途末路,之后必有暴跌。看来持这两种观点的人都缺乏足够的耐心。过早作出判断和预测的人或者急于看到未来结果的人都将继续面临行情的煎熬,这样的煎熬将会不断摧毁一部分人投机的意志和信念。 我们暂且不去过早地给出一个结论,或者在心里形成显而易见的倾向性建议。期铜市场这个“运动的箱子”里所提供的数据是不充分的,需要扩大参考坐标系的范围来确定这个箱体的运动状态,也就是说寻求更大参考的背景而不是管中窥豹。 以下便从各个角度加以探讨。 铜的基本面的情况 据国际铜业研究组织(ICSG)公布,2005年1-3月全球精铜产量短缺5.9万吨,经季节性调整为过剩2.5万吨,去年同期为短缺36.4万吨。造成过剩的主要原因,除了精铜总产量较上年同期增加4.1%以外,就是全球精铜用量的显著降低——2005年1-3月用量较去年同期下降5.5%。该组织的数据显示,除了中国铜需求有所增长外,其它主要经济体都明显下降,其中铜消费的主要区域美国和西欧甚至出现高达两位数的降幅(见附表)。就供给面来说,1-3月铜矿产量较去年同期增加7.5%。1-3月原生精铜产量较去年同期增加了5.5%,(来自铜废料的)再生精铜产量下降了5.3%,从而使得精铜总产量较上年同期增加4.1%。 主要国家和地区铜的需求量 (千吨) --------------------------------------------------------- 1-3月 1-3月 增减量 增长率 2005 2004 年比 年比% 西欧 950 1,102 -152 -13.8% 日本 283 325 -42 -12.9% 美国 557 628 -71 -11.3% 中国 896 843 54 6.4% 独联体 160 173 -13 -7.6% 其它 16 13 3 24.7% 世界总合 4,032 4,269 -237 -5.5% 世界不包括中国在内 3,135 3,426 -291 -8.5% 单位:千吨,资料来源:ICSG 2005年一季度全球铜的需求与往年有所差异,除中国外需求上升的势头并没有出现,这一点与铜价横盘于历史高位有关。因价格受到遏制的需求通常并不会消失,在经济仍处于上升的阶段,需求会随着对价格预期的改变而向未来转移,当未来的价格并未出现显著的回落时,消费买盘将会重新进入市场。 从以下两幅图中可以看出国内铜消费的一些特征。中国在2003年和2004年下半年铜进口量的增长引发了国际铜价显著的上升,进入2005年铜进口增长维持在2004年底的水平上。从历史的资料看,这样的进口增长水平会维持到今年底和2006年初。从季度性消费变化看,国内铜材加工量在二、三季度增长平缓,通常第一、四季度会显著增加,也就是说2005年底和2006年初将会是铜材加工的旺季。 中国总的含铜进口量增长率
铜的库存 全球的铜库存随着铜价不断创出历史新高而不断创出历史新低。看起来似乎合情合理,但是有一点我们不得不注意,在2005年铜价创出历史新高后,短期铜价的变化与库存的变化呈高度负相关性。这样的高度相关性说明了铜价被资金操纵的可能性很大,这些资金对铜库存的影响力也很大。资金对市场的操纵通常出现在行情的极端位置,其目的显然是为了最大程度地获取收益。 对此我们需要注意到两点:一、每天铜库存涨落的参考意义已经不大了,它就像含在庄家嘴里的葡萄,可以吐出来也可以吞下去,妄加猜测对行情的判断毫无帮助;二、主力资金已经进入了牛市博弈的后期阶段,通过加大资金的控制力度来完成行情的历史性转折。这样的游戏可以获取暴利,同样也蕴含着很大的风险。
全球经济的增长 全球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是决定此轮铜价上涨周期的根本性要素。全球铜消费与全球经济增长存在着明显的关系。例如,2004年第四季度中国铜消费增长率为13%,与同期工业增长率(14%)和国民市场总值增长率(9.5%)大体吻合。同期,美国铜消费增长大约10%( 同期工业增长率4.4%),日本铜消费增长率5%(同期工业增长率1.4%),而欧盟国家铜需求较弱,工业增长也不高。 2004年,美国经济承受了石油价格飙升、就业市场复苏乏力和利率上调带来的压力,实现了稳定的增长。2005年美国经济继续增长的动力来自于政府的减税措施、“中性”利率水平对经济的刺激作用以及美国经济所具有的自主增长能力。2005年影响经济的不确定因素为高油价、巨额赤字以及美元汇率等问题。这是否意味着美国已经度过的经济的危险期?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美国经济的复苏只是暂时性的,减税措施和利率调整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经济的结构,劳动市场的就业问题、巨额财政赤字、庞大贸易逆差和生产能力过剩等结构性矛盾都是美国在短期内必须面对又无法解决的问题。从经济周期上看,美国处于经济调整期的“滞胀”阶段,出现这些问题是正常现象,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时间以及暂时性的经济倒退。 从道琼斯指数的走势上看,我们可以预期美国经济的未来走向。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将会延续数半年以上的时间,在2005年的下半年,美国经济的表现仍然良好,道琼斯指数有机会接近或超越历史新高。毕竟“虚假”的繁荣是不可持续的,在经历了三年多的经济复苏之后将会重新回归调整的通道,美国经济的回落将会使全球经济再一次面临衰退的危机。
2005年中国政府预计全年增长速度在7%—7.5%。但从国内第一季度的GDP增长速度来看,政府显然低估了其增长速度,全年可能在8%或者更高一些。但是PPI高于CPI所形成的“剪刀差”,放缓了固定资产投资脚步。中国的高速增长伴随着贸易冲突的“不期而至”,出口摩擦阻力正在增大,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两大车轮似乎面临着同步减速的趋势,为中国经济增长陡然增加了诸多不确定因素。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