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市:警惕历史的再度重演(3)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2日 15:03 新浪财经 | ||||||||||||||||||||||||||||||||||||||||||||||||||||||||||||
沪铜各合约之间的价差(Spreads) 表三:
反应到盘面上,沪铜市场近期呈现“近弱远强”的特征,各合约间的价差有所缩减。对于远月的走强,市场反应不一:有分析师认为,这是明显的强势,尤其是在LME铜价居高不小的激励下,上海市场对远期的信心倍增,多头气氛渐浓,铜价有望经过一段时间的整理蓄势后发动新一轮的攻势;上海中期蔡洛益则认为,在现货价格无法获得上升能量时,远月上涨只是补涨,是市场疲弱的表现——就好比股市中的领导股,当领导股退居二线、落后股逞强时,就是市场疲弱的时候了——当然,再次提醒是“短期”的。 笔者尝试从套利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自从去年三季度,“买国内抛伦敦”反套利开始盛行,在国内市场的持仓结构上,也形成了套利多头与投机空头的对决,对决的结果表明,套利机构在内盘大丰收的同时,也源源不断地把收益拱手送给国际炒家,而仅仅是从中谋取可怜的“运费”而已。 支撑反套利头寸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沪铜市场不太合理的价差结构。各合约间的价差的调整,表面上有助于削减了中长线空头的持仓成本和反套利多头的市场信心,本质上也是国内市场走向成熟和理性的体现。
非商业基金,就是人们常说的基金,他们善于捕捉国际宏观经济的风云变化,历来是期铜市场的造势者,较商业性持仓及其他交易力量先知先觉,多数阶段性的行情最早都是由他们发起的,基金持仓的这种潜移默化的变化有可能正是为下一阶段的操作作准备的,因此,解读基金持仓就显得尤为重要。
自进入2月份以来,伴随着国际铜价的大幅上涨,期铜的总持仓量增加迅猛,无可厚非,这是导致铜价上涨的最直接推动力。截止2月24日,LME铜的持仓已经达到了19.2万手,创下了2004年4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当然也高于过去四次暴跌之前任何一次;而CFTC公布的总持仓保守地估计,也接近10万极限位置。
面对如此庞大的持仓量,无非有三种结局: (1)投机基金退却。作为持有大量净多头寸的大型基金可能再度上演集中清算的一幕,铜价面临“一步到位”式的调整行情。 (2)商业空头止损。止损性买盘也是化解“超仓”风险的一种有效途径,伴随着空头的出逃,铜价被疯狂推高料成必然。 (3)远东买家介入。由于历史因素,远东买家,尤其是来自中国的买盘,往往是承接牛市的最后一棒,在为国际基金“抬轿子”的同时,也为他们顺利离场创造良机。 鉴于目前的市场行情和风险状况,笔者更加倾向性认为,出现商业空头止损与远东买家介入的可能性相对较小。而过于沉重的基金多头持仓在市场发生微妙变化时,受技术性基金诱发,历史上触目惊心的一幕有望再度重演, 铜价至少下滑200-300美元,尤其是在市场出现严重超买的情况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