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市:警惕历史的再度重演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3月02日 15:03 新浪财经 | ||||||||||||||||||||||||||||||||||||||||||||||||||||||||||||||||||||||||||||||||||||||||||||||||||||||||||||||||||||||||||||||||||
------铜市场焦点分析及高位区操作探讨 概要: 市场回顾:欲跌还涨,强势上扬 供需平衡:缺口扩大,中国引擎 美元汇率:赤字创高,升息渐进 现货市场:外铜进港,升水锐减 价差分析:近弱远强,两重影响 基金持仓:多空剧增,三种结局 技术测市:回撤下轨,蓄势待发 操作探讨:多头思维,戒骄戒躁 市场回顾:欲跌还涨,强势上扬 2005年伊始,铜市场再次延续了2004年10月份以来的交易特征:暴跌总是来得那么突然,但每每又是嘎然而止,让众多的技术派大跌眼镜。期铜市场在经历了年初的高台跳水行情后,铜价仍旧维持震荡上扬的强势格局,至1月底基本上收回了跌幅。尽管2月初再次出现百余美元的回调,但那一切似乎并不可怕,相反,善于捕捉战机的国际炒家,正是利用了春节长假的相对真空,对中国反套利空头形成挤压。至笔者发稿止,伦敦三个月铜更是创出了16年来的新高3260美元。 目前的涨势能否维继?基金多头又何从离场?中国买家再现“阔气”? 笔者认为,在基本面没有发生本质变化之前,市场关注的焦点依旧集中在国内反套利头寸上,而沪铜市场各合约巨大的差价仍是他们滞留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试图对基金持仓与沪市价差等近期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进行常规分析,希望从中能发现“蛛丝马迹”,对投资者的交易有所帮助。
![]()
![]() 供需平衡:缺口扩大,中国引擎 根据国际铜研究小组ICSG公布的铜市场至2004年10月的供需平衡最新数据显示,伴随着去年铜价的高位运行,全球铜矿的生产活动正迅速提高,然而冶炼产能的限制正妨碍铜供应增长的速度。2004年10月份精炼产能利用率达到为80.6%,较前年有缓慢增长,但似乎仍然较低,以致去年1-10月份总体缺口为757000吨。 表一:
表二:
备注:* 表一、二为2004年1-10月份与2003年的供需平衡表; *数据来源:国际铜研究小组(ICSG) 消费方面,2004年是全球铜需求增长最为旺盛的一年。我们预计,2004年全年全球铜用量比上年提高8.8%,中国和美国依然是其中的最核心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