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中国商务部宣布,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对能源的要求,中国政府将把明年的原油出口量减少三分之二。
据记者调查,对于此次政策调整,影响最大的国家是日本和朝鲜,其他国家包括古巴、巴西、巴基斯坦等。
中国石油出口政策转向
在上个世纪,原油出口决策很多是政府间协议,甚至是维持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一个表现方面。
2003年开始,由于国际油价逐步回升,原油的出口定价成为两国石油贸易的一个争端话题。中日两国就曾经在出口原油的价格方面存在着巨大分歧,尽管围绕着出口的数量和价格中日双方已经进行了多次谈判,却始终没有明显成效。
去年开始,中国对于原油、焦炭等资源出口采取了下调出口退税的政策性限制措施,国内从事原油出口的外贸企业在退税方面的收入大减,使原油出口从政策性方面成为不可行。
另外,为了补偿原油出口企业的损失,从去年底开始,中国政府将对日本出口的原油价格,在以前按国际价格结算的基础上每桶上调了6美元。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已经不再支持原油出口。
对日出口:石油换技术
在近二、三十年里,中国与日本、朝鲜、古巴、巴西、巴基斯坦、新加坡等国都有着出口石油贸易,但背景和贸易方式等却各不相同。
外交部资料显示,中国从1974年开始对日本出口原油。在外交部已经公开的国际公约中,有一份中日双方在1978年2月16日签订的《中国和日本长期贸易协议》。原文称“在平等互利、互通有无、进出口平衡的基础上,为发展两国间长期、稳定的经济贸易关系,经友好协商,中国向日本出口原油和煤炭,日本向中国出口技术、成套设备和建设器材……。”
按照协议,从1978年至1982年的五年里,中国向日本出口的原油数量分别是700万吨、760万吨、800万吨、950万吨、1500万吨。
协议还约定在未来的第六年度(1983年)至第八年度(1985年),“中国方面对日本方面出口的原油、煤炭的数量应在第五年度(1982年)数量的基础上逐年有所增加”。同时,日本方面向中国出口技术、成套设备约70-80亿美元,建设器材约20-30亿美元。
1981年7月24日,中日在东京再次签署了协议,即《中国和日本双方长期贸易协议委员会关于一九七八年中日长期贸易协议的执行和安排的会议纪要》。
纪要显示,1981年和1982年中国没有完成协议上规定的原油出口数量。“由于中国对本国原油生产的估计有所变化,为了从实际出发,希进行修改”。在日本方面给予谅解后,双方最后约定1981年和1982年的出口原油数量均为830万吨。此外,关于煤炭和原油的定价方式:“为扩大今后日中之间的煤炭交易数量,定价时有必要按照长期贸易的精神采取稳定方式;原油则参考同等质量的原油价格”。
在这个协议八年的有效期期间(即1978-1985年),中国向日本出口了大约5000万吨原油,贸易总金额在两百亿美元左右。
由于双方签署的是长期贸易协定,此后,中日双方每隔几年就会关于原油和煤炭出口的数量和价格等进行一次谈判。随着1993年中国从石油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后,中国对日本的原油出口数量也逐渐减少。最后一次的协议是2000年年末的贸易延长协议,依照协议,2001年至2003年,中国每年向日本出口300万吨至400万吨的大庆原油。
政府关系影响出口对象
与中国同日本的原油贸易目的不同,中国对朝鲜出口原油的目的不是“石油换外汇”或者“石油换技术”,而是出于两国一直保持的传统的友好合作关系。中国和朝鲜关于原油出口贸易协议签订在七十年代初期,由于是政府间协议,该协议的内容至今仍未公开。
90年代以前,朝鲜的石油、焦炭、棉花等物资基本依赖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进口。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终止了与朝鲜的记账式贸易关系。东欧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迫于美国的压力,也不再继续与朝鲜进行经济交流。
作为睦邻友好的邦交,中国承担起了对朝贸易最主要的角色。中国对朝鲜出口商品主要有原油、粮食和生活用品等,进口商品主要有钢铁、木材、矿产品、水产品等。中国出口的金额大约是朝鲜对中国出口金额的十倍。
外电推测,中国向朝鲜提供的石油尽管每年不超过一百万吨,但已经占到了朝鲜进口石油的70%~90%,并提供了朝鲜进口商品和食品的1/3以上。而此次中国调整2004年原油出口计划,对朝鲜的影响是极其重大的。
中国对古巴、巴西、巴基斯坦等国的石油出口,在已经公布的经贸合作文件中鲜有记载。巴西由于受本国的石油提炼技术限制,一直用部分重油换取中国的轻油。中国与这几个国家的石油贸易很多不是以外汇来结算的。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主任沈骥如博士认为的:中国和古巴、巴基斯坦的石油贸易是基于国与国之间的帮助与合作。因为不是出于外汇方面的需求,所以基本上以货易货,用外贸的实物调剂方法,灵活地展开的贸易活动。
中国对新加坡的原油出口贸易又与以上几个国家情况不同。早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中国曾经对新加坡每年出口仅仅十几万吨的北部湾原油,因为数量很少,并不引人注意。2002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香港和黄集团旗下的加拿大赫斯基石油联合开发的文昌油田投产,在中外双方的协议上,外资方面依据出资比例,提出共同开采的原油总量的40%经由湛江海关出口到新加坡。
停止出口日本受影响最大
此次中国对原油出口政策的调整,外界认为日本所受影响最大,那么停止对日的每年300-400万吨原油出口对中国和日本影响有多大呢?事实上,300-400万吨的原油,并不会给一年消费将近3亿吨的中国和日本带来实质性的影响。
日本现在是世界第三大能源消费国,是世界上原油自给率最低的国家,其境内消费的石油有95%以上依赖进口。日本进口的原油90%以上来自中东地区,从中国进口的300万吨只占2003年日本进口原油总额的1.7%。只是因为日本长期推行“原油进口渠道多元化”战略,所以,一直对中国和俄罗斯以及其他地区的原油也恋恋不舍。
在中国方面,去年对日出口原油300万吨,只占中国进口量的1/30。大庆油田去年原油产量为4840万吨,对日本出口的部分还不足大庆油田产量的1/15。况且当年的长期贸易协定,是基于发展中日两国长期友好的经贸关系而签订的,原油的出口是得到了两国政府支持的。
300万吨的数字在原油消费方面无足轻重,却昭示出近几年中日两国在能源、经贸等方面的合作都是障碍重重。从日本对中国的政府开发援助(OfficialDevelopmentAssistance 简称ODA)计划的变化情况上也可见一斑。
ODA是指根据经济合作组织的下属机构开发援助委员会的规定,由日本政府实施的对发展中国家的双边赠予、日元贷款和向国际组织的多边出资,主要由日元贷款、无偿资金援助、技术合作三方面构成。多年以来,ODA一直是日本的一个重要外交手段。
2001年,日本政府对华日元贷款总额削减了24.7%,2002年度在这一数额上再减少24.9%,2003年度比上年度又减少20%,约为970亿日元。与过去最高额度2000年的2144亿日元相比,3年间日本政府的对华日元贷款减少了一半还多。
日本政府连续三年消减对华日元贷款的主要原因在于,ODA援助的原则是在战略上必须有利于日本。而在石油能源问题上,日本与中国处于竞争关系,用ODA支援中国的石油储备,是违背日本ODA计划的原则的。所以,曾任日本自民党干事长的山崎拓曾经对日本媒体表示:“由于中国的国防费用在13年里增长了10%,日本对中国的ODA有重新审视的必要”。
而中日两国在俄罗斯油气资源的竞争、到东海油气资源之争以及在其他国际油气项目上的竞争,都反映出两国从以往的能源战略互补转变为激烈的竞争关系。至2003年9月,由于日本的介入,俄罗斯方面宣布决定优先铺设日本提出的安加尔斯克至纳霍德卡的石油管线(安纳线),否决了中国的通往大庆的输油管安大线计划,中日之间的能源竞争之战一触即发。
由此看来,中国通过下调石油出口退税、提高石油出口价格到最终宣布减少甚至停止对日本的原油出口也成为题中之义。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所的专家冯昭奎认为:这个政策的调整,可以理解为是中国对于与日本争端的一个平衡。“中国和日本都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在经济上,其实谁也封锁不了谁,而复杂的国际贸易中的诸多问题,则可能通过类似停止对日出口原油这种暂停长期贸易机制的方法来加以平衡。”
政策调整应当更早一点
这个政策调整的背后,是否意味着中国石油战略关于石油出口方面的某些失误呢?
中国社会科学院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袁纲明博士。袁纲明认为,石油出口政策调整是非常必要的,这是商务部对以前政策的纠正之举,只是这个纠正的时间还是显得晚了,应该更早一些。
袁纲明介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为了执行“外汇战略”而出口原油,主要目的四为了外汇储备。而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劳动密集型产品取代原油成为中国出口创汇主要来源时,国家就应该调整原油出口政策了。尤其是在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后,一方面国内原油供应紧张,另一方面国家却让一些石油进出口公司赚取原油出口的差价,还享受原油出口退税,这是个政策上的失误。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充足的外汇储备,甚至外汇储备已经带来了一些其他方面的危机,调整原油出口政策是必然的。我认为,应该在体制上明确对原油石油出口的规定,应该增加出口关税而不是退税,甚至应该取消原油出口。”袁纲明说。
中国石油消费变迁
1978到1990年是中国经济平稳增长时期,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石油的消费量从78年的9130万吨增长到1990年的11030万吨,年均增长158万吨,年均增长率为1.6%。
在这十几年里,中国国内的情况是原油供大于求,而外汇储备紧缺。中国石油大学教授高德利告诉记者:80年代中国每年有1/4原油用于出口。为了增加外汇储备,小平同志还专门提出过“石油换外汇”的说法,1993年以前外汇的主要来源是靠输出石油换来的。
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统计资料中也可以看到这一点:80年代中国在世界贸易国排名比其他任何国家都上升得快,主要的原因在于80年代出口资源的转移。
从1977年至1985年,增加的石油出口占增加的中国出口总收入的1/3。1985年之后,纺织品和其他工业品出口数量逐渐增加,到1991年,占到了出口产品比重的3/4。
对此,美国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拉迪(NicholasLardy)评价说:“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的出口额汹涌上升,大半缘于中央政府所做的决定,其中最具特殊意义的也许是关于增加中国石油出口的决定”。
1991年开始,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石油消费量也进入快速增长阶段。石油消费量从1991年的1.18亿吨,增加到2003年的2.67亿吨,平均每年增长1170万吨,年递增为7.1%。
据中国官方统计,2003年中国石油消费总量为2.67亿吨,国内年产量1.7亿吨,进口石油将近1亿。今年,中国的石油消费将增加到3亿吨左右,进口石油约1.2亿吨,占全世界石油出口总量的4—5%。
而能源机构的预测显示,2010年中国石油消费总量可能在3.5亿吨左右,国内产量1.8亿吨,需要50%要从国外进口;2020年,中国最低石油需求估计为4.5亿吨,国内产量比较有把握的是1.8亿吨,需要进口2.7亿吨,对外依存度为60%;如果2030年至2040经济持续增长的话,国际能源机构预测,中国原油产量大概能剩下1亿吨,需要进口5亿吨之多,那意味着对外依存度将达到87%。(来源:新浪财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