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研究报告 > 正文
 

中期燃油月报:沪油期价总体随国际油价变动(8)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7日 08:35 北京中期

  二,相关市场与国内基本面

  新加坡市场

  新加坡市场燃料油价格自上月高点有所回落,但由于本月抵港的套利货船较少,而在中国国庆长假过后有买需浮现。另外,库存也在逐步减少,使得供应吃紧。这一因素又使其持稳于300美元之上。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逐步回落,使目前东西方燃料油套利价差进一步扩大。同时新船货订单接踵而至,到货期在11月中旬较为集中,届时供应紧张的局面将会有所缓解。但目前供给仍旧偏紧且燃料油升水较强。指标180CST燃料油10月31日收报于每吨310.50美元,较上一交易日收盘下滑2.63美元;380CST下跌3.25美元至每吨298.63美元。预计后市在供给紧张稍有缓解的情况下,其价格走势将保持弱势,同时抗跌性也会逐步趋弱,但跌幅应有限。

  国内市场

  近期华南市场燃料油报价走势持稳,供应量不大支撑了价格。价格始终偏高而使成交稀少,买家对后市观望气氛较浓。而卖方由于本身库存处于较低水平,也不愿降价销售。至10月底,新加坡180CST库提报价稳定在3380-3420元/吨,预计实际成交价在3370-3380元/吨左右。目前这一价位仍与沪燃油期价有较大价差,从而使期价走势更为抗跌。

  中期燃油月报:沪油期价总体随国际油价变动(8)

沪燃油与黄埔现货价差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资料来源:北京中期)

  由于过去一年间燃料油价格上涨了大约60%,使一些以燃料油为原料的企业成本骤升。广东省一些陶瓷厂因此停产,将工人遣散回家。该省对燃料油的需求占到全国的一半。而其他工厂,从玻璃器皿、纺织品到电子产品的制造者,也都在减少燃料油的使用量,转而使用更加便宜的替代品。在中国的油品产业中占15-20%份额的小炼厂也因为生产成本上升纷纷减产或关闭,因相关的国内汽、柴油价格由于政府的严格控制而受压。他们主要对进口燃料油进行再提炼得到柴油和渣油,赚取差价利润。

  官方数据显示,今年前八个月中国燃料油日进口量减少了16%,至47万桶,而去年则为增加30%。燃料油在中国总体石油消耗量中所占的比例约为13%。国际能源署(IEA)估计中国明年燃料油日需求量增长2.7%,至80.6万桶。而今年的日需求则会下滑5.4%,这是三年内首次下滑,原因在于工业和小型炼厂等主要消费者被迫关门或减产。但鉴于中国经济增长平稳,对原油和其它油品的需求增速也将呈刚性增长。来自IEA的预测也支持了这一点(见下图)。

  中国油品供给结构预测

  中期燃油月报:沪油期价总体随国际油价变动(8)

中国油品供给结构预测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资料来源:IEA 百万桶/日 蓝线为进口占总需求量百分比)

  中国石油产品需求

  中期燃油月报:沪油期价总体随国际油价变动(8)

中国石油产品需求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资料来源:IEA 百万桶/日 分为季度变动和年变动情况)

  若要使需求回升,除非国际油价大幅回落,或者国内定价机制改变。近日,国家发改委一改以往慎谈石油体制改革的态度,在北京召开的“资源价格改革研讨会”上,明确表示国内油价目前依然偏低,天然气价格则明显偏低。发改委官员就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资源税改革、燃油税择机出台等众多敏感话题,指出了改革的方向和原则,并做出了认真详细的思路安排。指出两点基本思路:一是要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同时要考虑到国内各方面的承受能力,推行渐进式改革。二是强调围绕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开展的配套改革的重要性,并强调要建立石油与相关行业的价格联动机制,这需要财税政策发挥积极、关键的作用。上述迹象表明,盼望已久的以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为核心内容的石油改革即将有实质性措施出台。这将增强市场对燃料油的需求预期,从而对处于振荡回落过程中的沪燃油走势形成一定支撑。

  三,后市展望

  虽然国内现货市场交投清淡,但一部分刚性需求令现货成交价居高不下。同时,国家发改委对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在即。这些因素会令沪燃油期价受到较强支撑。而新加坡方面供给紧张若改善将会对国内现货与期货形成一定影响,并有可能令沪燃油出现补跌情况。综上所述,沪燃油期价后市总体将跟随国际油价的变动,但其抗跌性将随着新加坡市场供给状况的改善而有所减弱。整体出现高位区间振荡走势的可能性较大。主力2月合约阻力位在3190元和3240元附近;支撑位处于3120元和3060元一线。

  北京中期 李哲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