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期货研究报告 > 正文
 

消费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将会让铜牛走得更远(2)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7日 08:09 中辉期货

  2.现货动态与贸易状况

  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息息相关,由于二者有很强的相关性,所以我们在研究期货价格走势的同时,都要参照现货市场的交易、成交状况,以此从实际的市场状况中体会价格波动的脉搏。

  九月份本是消费的旺季,但本月现货铜价不涨反跌,出现了一定的下滑,进口亏损进一步扩大。国内精铜进口成本依然维持在39100元的水准,月末现货升水也回落到300元。这对反套利资金来说,无疑是个打击。这就为国外基金在中国节日期间继续挤兑反套资金埋下伏笔。

  在国庆节前上海交易所仍有部分货出库,从侧面又证明了消费还是保持了一定的水平。LME方面,现货价仍高,9月底维持在3974美元/吨,由于现货对三个月升水报在163美元,使现货价没有继续上行。 但从图表的趋势上看,上升的格局并没发生改变,价格在急速上冲后因交易清淡的回调再所难免。

  消费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将会让铜牛走得更远(2)

国内三大现货市场铜均价走势图
国内铜现货价格与沪铜2连价格比照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3. 全球库存减少

  从总的国际供求关系来看,推动此轮牛市的基础仍然非常牢固,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全球显性库存和隐性库存仍在同时减少;第二,全球产量增长非常缓慢,而消费保持稳定,供需缺口仍然存在;第三,智利、日本、中国、印度四个最主要的消费国的宏观经济尤其是工业生产保持强劲或持续反弹。

  1>根据国际权威机构---英国伦敦Brook Hunt7月报告显示,2005年上半年精铜产量同比增长5.5%,较年初预测下降26万吨,但全年精铜产量将增长7.7%至1713万吨。全年消费将增长1.4%至1720万吨,全年供求缺口为7万吨,年初预测为缺口20万吨。能源巨头Sempra公司甚至预计2005年将出现大幅过剩,供求关系趋于平衡的特征更加明显。

  那么为何铜价在供求关系紧张逐步缓解的情况下,还会如此猛烈地上涨?

  实际上在决定铜价的因素里,供应与消费之间的绝对数量差额,要比它们的转变趋势来得更为重要。因为只要供求缺口存在,市场就会对可能出现的供给中断表现的担忧尤为激烈。上半年市场的焦点仍然集中在生产商的产能恢复速度及库存量,从目前的情况看,上半年供应回升并不显著,供应却因库存告罄、罢工事件显得十分脆弱。正是这种预期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促使交易商抓住价格回落中的机会进行买入,同时加剧了市场的震荡幅度。

  图4. 全球精炼铜显性库存

  消费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将会让铜牛走得更远(2)

全球精炼铜显性库存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图5. 智利生产商和日本隐性库存

  消费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将会让铜牛走得更远(2)

智利生产商和日本隐性库存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由于9月上旬三大交易所库存均呈现增长势头,使得市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库存的变化上,导致铜价经历了一波持续回调,但显性库存增加的趋势未能坚持下去:COMEX和SHFE库存从9月中旬出现减少,而LME库存从9月下旬开始大幅下降。(看图4)

  如果说显性库存的下降并不足以说明供应继续紧张,那么我们再看一下全球隐性库存(看图5)。今年上半年,全球隐性库存也呈下降趋势。其中,隐性库存占有量分居全球第一至第二位的智利、日本上半年的隐性库存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尤其是在6月份下降幅度较大。

  尽管ICSG隐性库存的数据严重滞后,但它给我们揭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无论是生产商还是消费商,都没有在铜价高涨时囤积,而是尽量缩减库存。生产商缩减库存,是因为价格已经远远超过成本,而现货升水又是如此的高昂,那么及时的、尽量多的卖出现货无疑对企业非常有利。而消费商缩减库存,同样是因为价格高和现货升水高,这一点在中国表现得非常突出——中国消费商普遍采取的是即需即购的采购方针,企业铜原料存货已经缩减到非常低的水平。

  由于目前的铜价更高,而现货升水也比较稳定,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无论是生产商还是消费商,目前所占有的隐性库存量都是比较少的,即使有所增加,幅度也是非常小的。

  如果库存继续下滑或保持在低位,铜价将很难步入熊途。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