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新手入市 > 正文
 

中国期货业扫描之三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2月21日 15:30 中国经营报

  

  “中国军团”激战国际期市

  本报记者 黄嵘上海报道 “现在伦敦LME(伦敦金属交易所)市场中,估计有15%至20%的资金是来自于中国的跨市套利资金,其中既有国有企业也有个人投资者。”一位海外期货市场研究人员对记者估计。

  虽然目前我国仍实行外汇管制,但从伦敦LME市场中国资金所占份额以及去年年底中航油巨亏5.5亿美元  事件可以看出,“中国军团”在国际市场上规模正在逐渐壮大。

  而在“中国因素”推动下,多层次的“中国军团”一方面已经成为国际期货经纪公司竞相争夺的一块“肥肉”;另一方面也正在成为国际基金越来越重视的交易对手。

  国际经纪公司“地下服务”

  在我国资本项目还没有完全开放的情况下,海外期货市场何以有如此壮大的“中国军团”?“其实,国内资金赴海外炒期货的地下渠道非常畅通。”一位赴海外期货市场投资的个人投资者告诉记者。

  据该人士介绍,国内投资者通常先同海外期货经纪公司的驻华代表处接洽,如果找不到这些驻华代表处,或者这些代表处出于谨慎不愿接受客户,则可以寻找国内期货经纪公司介绍。然后这些代表处会将国内投资者介绍给自己在香港的分公司,投资者同其香港分公司签订期货交易委托合约、获得交易账号后,便可以向这些代表处缴纳期货交易保证金,代表处则通过各种渠道——如地下钱庄等,将保证金存入香港分公司内,待国内投资者装上相应的交易系统后,就可以在国内方便炒做外盘了。

  “这些海外期货经纪公司的准入门槛并不高,大都在50万元人民币或10万美元这样的水平上。”该投资者向记者介绍,“佣金标准也不高,基本同国外期货交易所规定的水平一致。”比如铜期货,按照伦敦LME规定,1吨期铜交易经纪公司可收取1美元佣金。这些海外经纪公司在国内的报价大致也在1手铜25至26美元之间。(1手铜相当于25吨铜)。

  “炒外盘的佣金和门槛都不高,说明这些国外期货经纪公司有长远眼光,是把‘中国军团’看做一个有待开发的巨大市场。”据该投资者介绍,这些期货经纪公司还经常鼓励客户做投机盘,因为投机盘进出次数多,能够给经纪公司带来更大收益。

  国际基金阻击“中国军团”

  “中国军团”赴海外交易虽然并不复杂,但纵观其有限交易经历,却并非一帆风顺。仅去年一年,“中国军团”便在国际期货市场上遭到两次国际基金的重大阻击——

  中航油在国际石油市场上被巴克莱、高盛等国际基金联手逼空,巨亏5.5亿美元;国储在伦敦市场抛铜,造成国外基金联手逼空中国投资者,将铜价炒至3000多美元的历史天价,让中国投资者高位买单,且这一联手逼空行动仍没有结束,“中国军团”仍面临巨大亏损。

  “寻找中国资金大户,将其视为交易对手并与其博弈,是海外基金获取‘中国利润’的主要方式。随着‘中国军团’海外势力的不断壮大,它们正在成为海外基金的猎食对象。”一位曾经从事外盘交易的期货业人士向记者介绍,“而一旦成为海外基金的交易对手,博弈过程可能是血淋淋的,并且有时还会非常不公平。一些海外基金在同‘中国军团’博弈时,经常会使用十分卑鄙的手段。”

  据该人士介绍,按照一般市场惯例,期货经纪公司应该对其客户交易保密;但在国际市场上,由于基金公司一般同时也是期货经纪公司,为了阻击“中国军团”,部分经纪公司会将“中国军团”的交易头寸暴露给其关联基金公司,或出卖给其他海外基金公司——即“中国军团”的交易对手,造成事实上很不公平的市场交易。

  2004年8月,国储出于平抑国内铜价目的抛铜、砸出伦敦市场和沪铜(上海期货交易市场)两地差价后,“中国军团”赴海外跨市套利——卖出伦铜买入沪铜,由于“中国军团”在伦敦市场上建立了过多空头头寸——当时市场传言“中国军团”在伦敦卖空30万吨铜——国际基金知道中国是缺铜国家,判断投资者不可能拿得出30万吨铜现货来,于是便联手逼空“中国军团”。

  “虽然‘中国军团’这一操作是错误的,但问题在于,30万吨铜空头头寸的建立怎么会让这些国际基金知道?如果‘中国军团’在国际市场所做的交易头寸都被保密的话,国际基金是不可能获得这么良好的逼空时机的,‘中国军团’也不会有如此惨重的损失。”该人士分析。

  交过学费后我们应期待什么

  自1990年10月郑州粮食批发市场鸣锣开市。掐指算来,中国期货市场已经走过15个年头。相信对大多数曾经和仍在这个市场上摸爬滚打的投资者,15年间经历了太多欢笑和眼泪,也在一夜暴富和瞬间破产的跌宕间交上学费,逐渐成熟。

  与投资者相比,整个期货市场15年间的学费也相当可观:从1994年粳米事件到1995年“327”国债风波,以及后来一系列恶性事件——胶合板事件、红小豆风波……或由于投机过度,或由于监管不力,年轻的中国期货业付出了十数个交易品种——包括惟一的金融期货国债期货被摘牌的惨痛代价;市场规模也由盛极时的14家期货交易所、数百家期货经纪公司萎缩至目前的3家交易所、180余家经纪公司。

  更重要的是交过学费之后我们理应有所期待。然而回首刚刚过去的2004年,期市看似红火——全年交易量及保证金余额都创下新高,但有些阴影仍在市场和投资者心头挥之不去:诡异的天胶(资讯 论坛)行情、嘉陵期货事件、中航油40亿元巨亏……市场非理性与监管失当仍不时浮现。

  15年不算很长,对国内资本市场和投资者,期货交易和期货市场仍是门新课。但现实形势恐怕已不容蹉跎:资本市场的全面开放迫在眉睫,经济市场化程度的加深也急切呼唤包括期货在内的金融市场迅速发展和完善——在贯穿去年的宏观调控中,能够运用的市场调控手段捉襟见肘,也侧面反映了国内经济发展对金融市场及金融衍生工具的迫切需求。

  事实上,部分投资者已经走在市场和监管者的前面。他们不仅能理性参与国内市场交易,更主动走出国门与国际炒家过招。尽管仍有挫折,但学习精神和进步速度都值得褒扬。相形之下,市场监管者们的游移甚至迟钝显然需要反思。

  交过学费之后,我们应该而且必须期待进步,对投资者如是;在一个新兴市场里,市场制度建设者和秩序维护者更应如是。

  杨爱新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金鸡送福
恭喜发财图铃拿来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