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评论 > 正文
 

2005十大基金经理何以胜出 赚钱才是硬道理(4)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6日 15:42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2005十大基金经理何以胜出赚钱才是硬道理(4)

湘财合丰成长基金经理 梁辉(图片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重点研究 重点持股 2005年净值增长率11.59%

  梁辉 湘财合丰成长基金经理

  清华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4年基金从业经历。2002年3月起,任职湘财荷银基金管理公司,先后担任公司研究部行业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现任湘财合丰成长基金经理。

  闲暇时喜欢自由放松环境的梁辉,说话很是严谨。梁辉首先提到领导和研究团队的作用,其次提到较早确立的主题投资方法——从基本面出发,选择具有业绩提升同时估值也可能提升的股票,重点研究后重点持股,持有期也较长。

  梁辉强调,“选成长型的股票,更要有比较冷静的心态。出发点一定是一个长期投资的想法。”

  在具体操作方面,梁辉感受到的是一个较大的自由空间,“有几种情况:我发现一家公司,一直在观察它,后来发现它比较便宜,同时又在股票库里,在事先规定好的范围内,我就可以直接去买。也可能研究员通过调研发现一家公司,就和基金经理进行交流,形成一个结论,基金经理就可以去买。如果购买的量大的话,我们必须经过一个更大范围的讨论,跟投资总监等讨论,最后还要提交投资决策委员会讨论,但是这些讨论分析是建设性的,基金经理本人的意见可以得到充分的表达和尊重”。

  “股改刚开始的一段时候,我确实挺担心我持有股票的净值波动,因为我的公司大部分都没有股改”,梁辉说,当时一些基金经理的很多股票都股改了,很可能一开盘就涨得很多。现在看来,股改是一个短期机会,而且是一个很难把握的机会。“如果你在其他方面做得很好的话,这类机会丢掉了也没什么可惜的”。现在市场已经从对短期对价的关心,转向对资本价值(包括控制资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考虑。股改对市场已经带来了长期、基础和深层的影响。

  “2005年初,我们看到的机会是电信、

数字电视。事实证明这一方向是对的,但时机上略显早了一些,”梁辉认为,2006年的市场应该是一个不错的市场,上述两个行业仍被看好,此外,他还看好军工和高端制造业。

2005十大基金经理何以胜出赚钱才是硬道理(4)

中国优势基金经理 吕俊(图片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2005年净值增长率11.05% 以国际视野看待A股机会

  “他是很特立独行的”,对吕俊的整体印象,是从他同事的评价中得来的。 “那会儿基本上各家基金都是扎堆持股、交叉持有,像中石化、上海机场什么的。吕俊拿的就和别人不一样,当然最后收益也不错。”

  吕俊表示,以国际投资人的视野看待A股投资机会,把握其中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中国企业,是“上投摩根中国优势基金”一贯坚持的投资理念。从此出发,他们认为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速稳定增长的区间,A股市场的投资价值被严重低估,正是难得的投资良机。

  “2005年初我们判断人民币升值和股权分置改革是当年两大主题。我们对人民币升值的受益股和重资产品种是布局重点之一。”股权分置改革的后续影响,在吕俊看来主要是投资理念和投资机会的转变。他说,后股权时代,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判断将以实业投资的眼光观察,股市投资与实业投资将如出一辙,价值投资者或者实业投资者买股票相当于买企业的资产,会更加理性的基于企业内在的绝对投资价值来进行判断。

  “对2006年的大市完全不必悲观,机会应该比较多,只须认真把握。”吕俊认为,这些机会可以从“十一五规划”目标中找出。主要是消费行业、能源节约、能源替代、防治污染等相关行业;特别是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公司。

  个性鲜明的吕俊对市场上颇有微词的基金净值增长率排名,亦有自己的看法。“没有一种指标是完美的,有一个大家可以接受的指标,比所谓的‘全面’评价体系要更可靠可信赖。”不过,排名不应过分看重短期。

  “乔治·索罗斯是位真正的大师,他的深邃思想影响了我。”吕俊说,“索罗斯是宏观投资的鼻祖,他这个流派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本刊记者吴晓兵对此文亦有贡献)

[上一页] [1] [2] [3] [4]

  

2005十大基金经理何以胜出赚钱才是硬道理(4)

2005十大基金持股(图片来源:证券市场周刊)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财经新闻图片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7,4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