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基金评论 > 正文
 

基金为社保基金抬轿名利双收 是迷雾还是黑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26日 08:00 中国证券报

  记者 李云

  最近一则未经证实的消息在业内流传,说的是有两家基金公司用自己的封闭式基金向其所管理的社保基金进行利益输送,其手法是让社保基金组合买进股票之后,由封闭式基金进来拉高股价,随后社保基金组合在高位先行撤退,封闭式基金最后撤走,由于有了如此的“保驾护航”,社保基金组合就可以安全享受差价收益。据说这种做法最终触怒了封闭式
基金的最大持有人——保险机构,一怒将其告上证监会,目前此事正处于紧锣密鼓调查的阶段。

  对于这则消息,很多业内人士觉得匪夷所思,第一反应是基金公司不可能这么干,因为基金管理社保基金所获得的管理费比较少,不值得基金公司冒这么大的风险。但细推起来,基金公司这么做又有足够的理由:

开放式基金现在越来越难卖,社保资金却可以一投资就是几个亿甚至上十个亿,用那些市场普遍对其业绩不抱指望的
封闭式基金
托社保组合一把,暴露出来的风险不大,却能落个名利双收。

  更多业内人士坚信此事存在的证据是,这两家基金公司的社保组合投资业绩光芒耀眼,并因此获得社保追加资金,但旗下封闭式基金的业绩却惨不忍睹。据有关人士统计,在2003年6月1日至2005年5月31日的两年间,以上一家“社保明星”基金公司旗下封闭式基金全部负增长,其中三只基金负增长达到20%以上。他们质疑:一家公司的投资水平即使再有高下之分,也不会如此天地悬殊。

  传闻面世之后,有人为基金公司发表托辞说,现在社保基金对基金业绩考核的压力很大,基金公司的生存不容易,基金公司违规是无奈之举。还有人表示,这是基金公司为了获得社保追加资金而暂时牺牲封闭式基金持有人的利益,获得社保追加资金之后,也可以采用类似方式再提高封闭式基金的业绩,反正是拆东墙补西墙呗。

  这样的想法其实相当危险。这件事情的实质是基金公司牺牲一方持有人的利益而自肥,严重违反了“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原则,已然酿成了影响相当恶劣的基金黑幕。众所周知,基金业的核心职能是“受人之托、代人

理财”,生存与发展的底线是诚信,为了推进基金公司自律,信息透明一直是基金业监管的主题之一。投资者可以容忍受托人投资水平的一时低下和业绩不稳定,但绝对不会容忍受托人诚信的缺失,有意侵害自己的利益而自肥。基金公司的这种行为完全违背了基金契约,其后果是失去投资者的信任,最终牺牲公司的长期利益。

  此事如果最后坐实,对基金行业的影响会很大。2000年“基金黑幕”之后,中国基金业痛定思痛,违规现象明显减少,“基金黑幕”的负面效应不断淡化,基金业的财富效应渐渐显现,从2003年底到2004年达到顶峰,最终引发了基金销售的“井喷”。虽然近期基金业的发展遇到了投资上的一些压力,速度开始放慢,但基金业整体上仍然体现出阳光效应,创新产品不断推出,客户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假以时日,只要市场条件成熟,基金业必定重新迎来新的大发展。但这一切的基础是基金业的诚信没有问题。试想,如果一个人诚信度有问题,即使他再有水平,你还敢相信他吗?基金业的运作也是同理。

  知情人士透露,目前有关部门对此事的调查正在进行,迷雾不久有望揭开。我们真诚期望“迷雾”最后不要变成“黑幕”,届时也需要相关部门及时澄清。但需要重申和强调的是,一旦传闻成为现实,“迷雾”真的变成“黑幕”,就应施以重典,维护基金业的生存根基,维护基金业及证券市场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

  相关链接:

  有可能受罚的会是哪两家基金公司

  忍无可忍 投诉基金!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3,0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