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新闻

曹妃甸沦为空城:满城尽是烂尾楼

 夜晚9点钟,曹妃甸最繁华的三加临港商务区大街上空荡荡的,偶有一辆汽车驶过。附近职工宿舍区蓝海嘉园的十几栋多层楼房周围挂满了景观照明灯,晚上灯火辉煌,也没有什么人入住。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的路灯亮亮的,一栋栋的在建楼房和大面积的空旷地区,让人浑身发怵。
《法人》 | 2014年6月4日10:00

昔日意气风发

辉煌过往:9位中央政治局常委去考察过

 2005年2月,中国首钢集团(下称“首钢”)的搬迁方案获国家发改委批复,首钢正式宣布将落户曹妃甸。一个多月后的4月8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视察曹妃甸,这是考察曹妃甸的第一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之后的2005年10月至2007年5月的一年多时间里,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曾庆红等六位中央政治局常委相继来到曹妃甸考察。
中国经济周刊 | 2014年7月22日00:33

口号响亮:要做北京出海口 承接京津产业转移

“我们正努力把曹妃甸打造成北京的出海口、城市功能疏解的新空间、要素转移的新基地以及央企项目布局的首选地”,4月10日,在唐山市曹妃甸区举办的“曹妃甸:打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点”媒体说明会上,曹妃甸区副区长、工业区管委会副主任张贵宝表示。
燕赵都市报 | 2014年4月11日14:25

如今焦头烂额

债台高筑;每日应付利息高达上千万

十年来的投资债务也成了曹妃甸头疼的事情,据透露,仅贷款利息方面,曹妃甸每日应付利息就高达上千万之巨。
据悉,曹妃甸发展的11年来,全区总计投资4000亿元左右,其中约1000亿元投入到了基础设施建设之中,光是造地就花去200多亿元,这积累了比较多的债务。其中,2009年的4万亿大潮极大地助长了地方政府的投资欲望。但到了2010年,贷款政策突然收紧,原有贷款需要实现全覆盖的抵押担保,曹妃甸的土地权证都被抵押给了银行,区域发展资金开始紧张。
中国经济网 | 2013年8月6日03:31

海水淡化推销难 主要参与方或已撤出项目

曹妃甸的海水淡化项目从2006年就被列入国家示范工程并启动。但从最早立项时的“5+5”万吨生产规模到此次拿到进京“路条”,海水淡化在曹妃甸走得并不顺利。目前曹妃甸原计划5万吨/日的产能中,只有20%的产能在转。平时的产出在2万吨左右“就已经不错了”。在曹妃甸,和海淡项目仅一街之隔的华润电力几乎成了海水淡化项目唯一的大客户。
第一财经日报 | 2014年5月7日01:43

首钢京唐公司多年亏损达上百亿

首钢京唐公司受制于钢铁行业的形势下滑,其千万吨级钢铁项目一投产就遭受到亏损,多年来已亏损上百亿元。“搬去曹妃甸之后,首钢一期工程建起来了,二期工程由于整个环境容量的考虑,停下来了。在建设一期工程的时候,把二期工程的基础设施全部投入进去了。所以,现在只形成一期,二期工程跟不上,它就亏损。”
《法人》 | 2014年6月4日10:00
载入中...

最新消息

  • 全部
  • 相关报道
  • 分析评论
专题内重要新闻

曹妃甸

曹妃甸位于唐山市南部70公里处,原系唐山滦南县南部海域一带状小岛。岛前500米就是25米深的天然深水港,但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小岛距离陆地较远,通岛工程浩大,一直未能开发。直到2004年,伴随首钢搬迁的机遇,曹妃甸的矿石、原油码头被列入《渤海湾区域沿海港口建设规划》,曹妃甸的大港之梦正式起航。

到访曹妃甸的9位政治局常委

  • 2005年4月8日
  • 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视察曹妃甸,这是考察曹妃甸的第一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 2005年10月-2007年5月
  • 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曾庆红等六位中央政治局常委相继来到曹妃甸考察。
  • 2009年
  • 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李克强考察曹妃甸,强调危机应对之策,推动产业升级。
  • 2010年
  • 习近平考察曹妃甸,围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行调研。

曹妃甸发展大事记

  • 2003年
  • 唐山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发挥环渤海优势,用“蓝色思路改写煤都历史”,曹妃甸应运而生。曹妃甸通岛公路开工标志着曹妃甸大开发正式拉开序幕。
  • 2005年2月
  • 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首钢实施压产、搬迁的方案,并同意在河北唐山曹妃甸建设一个钢铁联合企业,作为首钢搬迁的载体。
  • 2006年10月
  • 赵勇以河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的身份执掌唐山市委书记一职。并于2006年底开始推行“大曹妃甸”计划。扩容后的曹妃甸向西与天津滨海新区连成一片,向东则把京唐港开发区收入囊中。
  • 2008年
  • 《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正式获得国家批准。国家专门成立由发改委牵头的曹妃甸开发建设协调小组并设立专家咨询委员会,以加强组织领导和科学决策。彼时,曹妃甸投资规模也由300亿跃升至千亿级。
  • 2009年
  • 曹妃甸达到声誉的高峰。当年10月中旬举办的首届曹妃甸论坛,包括多国政要在内的来自全球的精英云集,首届论坛主题为: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与新型工业化。自那以后,投资规模逐年上升。
  • 2012年
  • 曹妃甸的发展就到了瓶颈阶段,项目施工减缓。

曹妃甸之殇:原因争议

1. 败于形势:赶上经济危机和产能过剩

河北联合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家顺教授认为,曹妃甸的建设还是太晚了,没能搭上我国工业化建设的中期,却赶上了经济危机和产能过剩。在曹妃甸发展的决策上,没有预料到工业发展的转型,工业发展的瓶颈。


2. 败于政策:4万亿投资苦果

另一种观点认为,曹妃甸今天的处境只是4万亿投资种下的苦果。“4万亿刺激政策一开闸,银行争着抢着要给曹妃甸贷款,中交集团旗下上海航道局、长江航道局、广东航道局、天津航道局齐聚曹妃甸,争着垫资填海造陆……形势推着人大干快上。”


3. 败于天津:资源被天津抢占

曹妃甸与天津相隔如此之近,而其依托的资源——港口、石油——是如此雷同,甚至瞄准的产业结构也都偏于重化工,迎头相撞似乎不可避免。一位唐山官员表示,相对于天津一年几千亿的投资,如果挪几百个亿的小头给曹妃甸,曹妃甸就不至于落到今天这般田地。


4. 败于战略:受累于河北省内战略摇摆

无论是河北省还是唐山市,对于曹妃甸开发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开发始终存在分歧,政策也在不停变换,甚至是同一个主政官员在不同时期也思路多变。干部调换太频繁,换一个领导就换一种思路,造成区域发展的瓶颈。

微博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