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该不该 买房子不办按揭保险就是不行

2001年05月16日 09:44  法制日报 微博

  4月19日上午,记者陪同北京市一位急需购房的李姓消费者前去有关部门办理贷款买房的相关手续。在本报4月13日推出《重庆市民质疑住房按揭保险》的报道后,有关“强制保险该不该买”的话题引起了各界的关注,众说不一。而作为联手推出这项业务的银行和保险部门,对沸沸扬扬的各种说法又有何反应?是消极回避还是向消费者作出正面答复?记者陪同李先生一路跑下来,得出的结论是:贷款买房不办保险还是不行!

  李先生是北京市方庄小区的一位居民,准备贷款在北京市经济开发区某园区买一套房子,但银行的先决条件是必须在华泰保险公司投保。对此,李先生认为:“银行这种做法完全是将风险转嫁到消费者头上,而且是强制性的,消费者处于被动地位,没有知情权和选择权,显然是不合法的。”李先生对记者分析说,本来,银行在给客户贷款时的条件已经很苛刻了,对于银行自身的风险基本上做到了万无一失。可它还要和保险公司联合起来,强制贷款购房的消费者买按揭保险,并规定必须买那家的保险,让人难以接受。任何人都知道,购买保险应遵循自愿原则。而且,消费者贷款买房,交付首期款额后,房产商即到房管局为消费者办理房产登记手续;消费者的房产证一办理便被房产商先拿到银行用以抵押来办理按揭贷款。按理说,只要作为抵押物的房子没有灭失,银行发放给消费者的贷款是有所保障的,没有多大的贷款风险要承担。为什么还要强制消费者办理按揭保险?这样一来,消费者在承担贷款利息后,还要平白无故为银行“转嫁”来的所谓贷款风险支付数额不菲的一笔费用,实在太冤枉了,这种“垄断”导致的结果显然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况且,即使消费者买了保险,这个“险”保的只是银行的贷款能否按时收回,与投保人的利益毫不相干。说穿了,消费者掏钱办按揭保险“保”的仅仅是银行的利益不受侵害。这种权利与义务平等吗?

  在园区售楼处,记者遇上了银行指定来帮助李先生办理贷款手续的律师。对于“强制保险”的是是非非,这位律师说:“反正全国都是这么办的,在没有接到通知之前,银行不可能更改。”记者问:“现在消费者都认为这种强制保险的做法是不合法的,损害了消费者合法的权益,难道能说大家(指银行系统)都这么做就合法吗?”该律师没有作正面回答,只是说:“这我们也没有办法。”

  接着,记者对同在售楼处现场办公的某保险公司的一名女业务员进行了采访。她认为,客户质疑“按揭保险”的做法对保险公司是很不公平的。在她看来,买房贷款是客户自愿与银行签约的。既然贷款,就得服从银行向购房者订定的有关条款,这很公平。如果认为不公平,你不买房子就得了。据她介绍,目前在北京和银行合作的有四家保险公司:平安、人保、太平洋、华泰。记者问:“现在媒体都在反对‘强制保险’的做法,这样做到底合不合法?”她说:“对于要求客户办理按揭保险到底是依据什么法律,我不清楚。不过,公司的老总在交代时要我们统一口径,就说上面没有文件,我们不能回答。”

  该业务员还很不满地认为,媒体总是在炒作,认为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垄断利益,实际上这和我们公司一点关系都没有。实行该政策的是银行。我们保险公司是出于为消费者利益考虑的。如果你的房子出了问题,我们可以为你保险啊。由此她认定,按揭保险和垄断一点都扯不上边儿。

  随后,记者又给某商业银行就此事打去咨询电话。接电话的一位办事员告诉记者,之所以要按揭保险是为了顾客利益着想。保险和银行部门依据的是中国人民银行1998年7号文件的“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第25条。该条规定:以房产作抵押的,借款人需在合同签订前办理房屋保险或委托人代办有关保险手续。记者就问:“为什么非得强制客户买保险呢?办理保险不是应该遵循客户自愿原则吗?”这位办事员回答说:“这主要是替客户考虑,如果万一出了问题怎么办?同时,我们银行也要考虑自己的风险。”记者进一步问到:“为什么非得强制去买某一家公司的保险呢?”他没有回答。

  令记者诧异的是,在谈到“强制保险”的话题时,被采访的银行和保险公司人员都不约而同地谈到了个人信誉制度问题。他们都认为,目前我国个人信誉制度极不完善,银行贷出款后到时收不回怎么办?之所以要求购房者办理按揭保险,也是没有办法,不得不如此。(肖黎明 黄建林)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广州公务员去年人均工资和补助达17.51万
  • 体育李娜小组赛三连胜 首进WTA总决赛四强
  • 娱乐章子怡携汪峰为长辈贺寿 恋情再添铁证
  • 财经葛兰素史克行贿案后很多医生不敢开药
  • 科技水客团伙走私手机4.9万部逃税1400多万
  • 博客蒋方舟:写作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
  • 读书红灯照真相:义和团女兵们如何御敌
  • 教育奶茶MM纽约读名校演绎白富美人生(图)
  • 谢百三:七万低价房会调低全国房价吗
  • 林采宜:监管创新是自贸区成功的保障
  • 周彦武:这次钱荒央行不会再放水
  • 马光远:北京低价自住房恐成腐败高地
  • JohnRoss:印度不会是反华联盟附庸
  • 周彦武:银行存款不再绝对安全
  • 齐格:国民党发金圆券为何3月就失败
  • 郑风田:为何流动人口不愿放弃农村户
  • 刘杉:宏观经济还靠投资唱大戏
  • 张捷:新快报头版请放人滥用媒体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