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搜索 短信 分类 聊天 导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温馨家园 > 《福布斯》 > 正文
曾经沧海难为水 亚洲首富徘徊于房地产陷阱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1年11月27日 09:36 商务周刊

  编译/仲进

  甚至在他的事业如日中天以前,李兆基就意识到他需要为自己的旗舰公司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找到新的发展途径。那是1994年,随着香港房地产的繁荣兴旺,恒基兆业连续3年赢利10亿美元。据《福布斯》杂志报道,李兆基1997年的资产达150亿美元,是当时亚洲最富有的人,也是世界第4大富翁。增长总是来自于抢在他人之前先行一步,李兆基十分清楚原
地踏步的危险。

  “过去,香港不发达,起点不高。现在,在一个高的基础上,难以赢得很高的利润。”1994年他告诉《南华早报》,“我们肯定将在香港之外、房地产之外搞多元化。”当被问及方向在哪里,李兆基停了停然后回答道:“我不知道。我还没有找到。”

  7年之后,李仍然在四处寻找。恒基兆业超过90%的利润仍然来自于香港房地产市场,这个市场从1997年起就一直在走下坡路。该公司已经连续4年利润下滑,预计明年还会进一步下降。到11月初,公司的股价还不到1996年11月高峰时期86港元的1/3。据《远东经济评论》估计,李兆基的个人财富已经下降至40亿美元左右。

  分析家发出警告

  曾经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华人李兆基,在困境面前必须对他的商业帝国进行反思。当香港其他房地产巨头在繁荣时期就开始进行多样化投资的时候,李兆基一门心思都花在房地产上。现在,房地产倒成为一大负担,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更加难以应对。

  这些教训与亚洲企业的特点有一定关系,这些企业在房地产开发多年的繁荣中成长起来,快速交易和短期交易盛行一时。当家族企业的掌门人教育他们的下一代不要去质疑父辈的智慧,而外人在决定企业未来时没有发言权,商业王国的危险就更大了。

  “同香港的其他公司一样,恒基兆业必须考虑自己的长期目标,房地产的游戏已经发生了变化,”东方惠嘉香港证券有限公司的地产分析师特雷弗.张说,“如果他们呆在香港,他们所处的市场上将会出现这样的情景:竞争对手为了一小块蛋糕而争得头破血流,况且经济成长引擎将不是房地产。”

  很多分析家发出的这种警告,在恒基兆业的办公室里回响。公司的首席战略家道格拉斯.穆尔说,管理层为找到未来发展的新途径而经常绞尽脑汁地思索。他提出了对中国、对因特网以及对饭店和旅游进行投资。但是他说:“恒基兆业是一艘大船,需要一个有威力的绳索拉着它前进。”

  恒基兆业最近的财务报表显示,利润下降了25%,并且没有看到多元化的迹象。在研读了财务数据之后,分析家们感到了不舒服。“这些数据根本不会驱散我们对恒基兆业困境的疑虑,”投资银行所罗门美邦写道,“公司的赢利风险,不透明的披露,以及进一步的分红派息,将会使股价低于资产价值。”

  致命的弱点

  在这样的时代,人们把目光转向了家族企业的下一代。然而,这里的画面变得更加不确定。尽管受过李兆基10载的教导,他的两个儿子李家杰和李家诚并没有鼓舞起投资者的信心。他们含着银匙出生,是亚洲家族企业下一代的代表。事实上,1998年李兆基给他的大儿子李家杰打的分数是“及格”,以后再没有修正过。

  那么,恒基兆业会成为亚洲的下一个企业灾难吗?当然,该公司还没有迫在眉睫的财务危机。恒基兆业15亿美元的债务只相当于公司资产的1/5。主要威胁可能是,从一个志向远大的公司典范痛苦地堕落为被人遗忘的失败者。

  “多年来他们一直在谈论新的增长驱动力,没有任何结果,”跟踪恒基兆业的一家西方投资银行的香港分析师说,“他们现在有被从亚洲公司第一梯队中甩掉的危险。”李兆基和他的两位儿子拒绝对《远东经济评论》发表意见。公司的发言人说,因为目前困难重重的商业环境,他们想保持低调。

  由于不能讲英语,李兆基向海外的发展很少。几年前的亚洲经济危机,充分暴露这个致命的弱点。1998年,恒基兆业的利润几乎下降了一半,尽管李兆基私人想购买股票和资产,公司一直没有能恢复元气。恒基兆业的股价对香港住宅价格十分敏感。“我们看见的恒基兆业前途不明,”投资银行UBS沃伯格在10月的一份报告中对客户说,“赢利的风险似乎在增加。”

  多元化的努力

  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李兆基开始了第一次多元化的努力,结果喜忧参半。他惟一成功的投资是收购中华煤气(Hong Kong and China Gas)的控股股份(现在为40%),并于1983年成为董事局主席。通过把燃气器具和煤气项目扩展到中国大陆,公司在经济低迷时期仍然保持着赢利增长。

  除此之外,李兆基的其他投资都令人失望。比如,他收购油麻地小轮(Hong Kong & Yaumati Ferry,后更名为香港小轮)——一家创始于1923年的轮渡公司——的控股权,判断失误和经营不善使恒基兆业增长的希望破灭。李兆基在1985年成为主要股东,在他的管理之下渡船服务每况愈下。该公司没有能发展新的路线和服务,因为公路和地铁的贯通冲击了其传统路线。至90年代早期,为了赢利,该公司只好把昔日的码头场所重新开发为房地产项目。在公众要求更好服务的压力下,香港政府于1998年剥夺了公司的大多数路线,交给其他服务好的公司经营。去年,该公司把其余路线都处理掉,并且关闭了流产的贸易部门,92%的营业利润来自于码头的重新开发。

  90年代,李兆基的多元化尝试情况稍好一些。为了抓住中国强劲发展和因特网狂潮的机遇,李兆基使子公司恒基中国(Henderson China)在1996年上市,恒基数码(Henderson Cyber)在2000年上市。两家公司一直在努力吸引投资者。恒基数码的业务严重依赖于集团的其他公司。穆尔说:“如果是个孤儿,它将会死掉。”

  迷失在数码空间

  李兆基和他的儿子李家杰,似乎对去年他们吹捧为恒基兆业未来的恒基数码失去了兴趣。在恒基兆业的年度财务报告中,只是一笔带过地说亏损了1100万美元。穆尔说,李兆基和他儿子8月没有参加公司群英会,以便能够核查在中国大陆的一笔地产生意。他说:“或许问题是,恒基数码如何帮助恒基兆业销售更多的公寓。”分析家们说,恒基兆业在中国业务和因特网业务上存在的问题,反映了权力过分集中,缺乏从外界引进专门人才经营新业务的能力。据报道,中国的业务由李家杰负责,而因特网业务由恒基兆业老员工管理。“甚至在这两类业务上,恒基兆业也是迟到者,”一个分析家说,“这反映出他们没有能力接受新的东西。”

  未来会怎么样呢?穆尔相信,公司将继续以房地产为长期的核心业务,把尚未开发好的香港小轮和中华煤气等“隐藏的宝石”挖掘出来。事实上,所有的赌注似乎都押在李兆基和他的儿子们继续在香港经营好房地产业务的能力上,尽管这样的交易变得越来越少。

  穆尔把国际金融中心(International Finance Centre)的工程——位于香港中心地带的一栋88层的标志性建筑物,内设办公室和饭店,将在2003年竣工——称为“香港历史上最大的交易之一”。在1999年后期香港办公市场大幅度下跌之际,经过谈判,李兆基把这项工程的政府税收压到了最低点。据报道,恒基兆业旗下的各公司占了48%的股份。东方惠嘉说,集团公司将从建筑的利润中赚得8000多万美元。

  然而,从许多方面来说,这笔“最大的交易”也是对恒基兆业困境的最大考验,即依赖于香港房地产项目越来越稀薄的收益。李兆基曾经靠香港房地产市场成为亚洲最富有的人,现在同样的市场也可能是他的滑铁卢。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发表评论】【财经论坛】【短信推荐】【关闭窗口

 相关链接
解析富豪:传统行业还是最赚钱的行业
与时代同步:聚焦《福布斯》现任掌门人史蒂夫
上榜后的心情各不相同 富豪们如何面对福布斯排行
评论:《福布斯》做了该中国人做的事
《福布斯》仅给中美单独排榜 两国富豪大对撼
并非多管闲事!有关人士为《福布斯》有句话
从“老土”到“首富”--刘氏兄弟的发家之路
大陆百万富翁北京人数最多 至少达到150万人
《福布斯》专题

新 闻 查 询
注册新浪VIP邮箱,赢取每日手机大奖!


分 类 信 息
订信息获上网卡!
:银行实务模拟培训
   观瀑布享狩猎乐趣
   城市猎人交友俱乐
   康柏服务器代理商
:物超所值你还等?!
   夕阳映红夏威夷
:国际汽车驾驶证
   三毛钱打国际长途
:全新人才招聘信息
   浪漫加洲田园风情
:让美好人生永存
   100元优质英语培训
:最新飞行器广告
   湖南大学远程教育
:宏业电子竭诚服务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浪商城推荐
  数字卡专题
  • 网通全国IP卡59.99
  • WSG石器时代9折
  • 联通IP卡32.49
  • 吉通IP卡 63折
  • 移动IP卡 48折
  • 网通包月上网卡52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3361   欢迎批评指正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
    北京市电信公司营业局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