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茅于轼:必须保卫市场(7)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6月29日 04:51 经济观察报

  经济观察报:人与人的平等,这是许多乌托邦运动的追求。

  茅于轼:但是只有当作为一种制度的市场经济出现,人与人的平等才成为可能。因为交换要建立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没有平等,就不会有广泛真实的交换关系。在不平等的社会里,特权者可以无偿或变相地占有普通人的劳动成果,这也正是长期以来社会生产力低下的重要原因。相反,一个权利平等的社会,财产得到保障的社会,必然发展为市场经济。在权利平等的社会,具有独立人格地位的人,可以自由地与他人订立契约,实现有利于双方的事情,这就是市场制度。可以说,市场制度的基础就是人与人的平等,就是人权,保护产权、自由竞争等无不建立在这个基础上。至今非洲多数国家仍然没有建立起人权社会,人跟人斗的关系还没有结束,所以经济落后。当今世界上人权问题多的地方经济都比较落后,人权得到尊重的地方经济都比较发达。这绝不是偶然的。

  经济观察报:但是特权的消除是很难的,在市场经济中富人也往往靠金钱来获得特权。

  茅于轼:对于这种从金钱衍生出来的特权当然是要反对的,但是在市场经济中又无法完全避免。比如富人有钱聘请最好的律师,在和穷人打官司时显然占了上风。可是我们不能限制富人如何花钱。这是市场制度的缺点,但如果我们放弃市场制度,那将造成更大的不幸,所以只好容忍这有限的不公平。

  经济观察报:从 “人与人的等价关系”出发,人权、自由、民主成为必然要求。

  茅于轼:市场经济就是要解决资源的最优配置,资源最优配置的前提是有供求关系各方的充分竞争,这种竞争必然建立在平等基础上。所以,平等、人权、自由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保障人权是经济发展中最基本的内在要求。人权与自由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所谓权利,无非是某种行为或不行为的自由,当人人都拥有同等权利的时候,人权得以实现,社会自由也扩展至最大限度。自由主义隐含的意思是一个群体中没有任何享有特权的人,没有人能够为了自己的自由而妨碍别人的自由。可见,自由主义和人权观念是内在相通的,它们的共同基础是人与人的等价交换关系。在贯彻平等原则的制度安排中产生了民主政治。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机制,要求每个人应该拥有同等的竞争和选择权利,反映到公共领域,就是以投票表决为中心的民主程序。因为公共事务的决策会影响到每个人的利益消长,所以民主的作用就是保障每个人拥有平等的经济权益和交易地位。

  经济观察报:就是说,民主也是市场制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茅于轼:但是民主政治并不代表市场经济,尤其不代表完善的市场经济。世界上不乏“民主穷国”,如印度,虽然建立了形式上的民主政治,但市场经济的完善体系远没有建立,原因在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平等。民主之所以能够致富,并不在于民主制度本身,而是因为民主制度能够补充和完善市场制度,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经济观察报:市场取向的经济改革是否一定能完成向民主法治社会的过渡?

  茅于轼:这是尚未有定论的问题。从国际经验来看,成功和失败的例子都有,其中的经验教训值得认真研究。如果用一句简单的话来猜测,我认为取决于政权和人民双方如何处理彼此的关系。如果政府对变化采取宽容态度,人民有足够的耐心,这个过程在中国也许能在三四代人之间完成。操之过急只会把事弄糟,民主既要清除任何超越于法律之外的特权,也要建立一套对话解决的规则,在发生矛盾时通过谈判解决。民主的精神实质是在平等基础上的妥协折衷。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对话改革30年 ·新浪城市同心联动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