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庭宾:喝彩2005 中国正闯过凶险的改革大关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0月10日 09:39 新浪财经 |
张庭宾,新浪专栏作者,1970年6月生,安徽灵璧人。1992年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先后任《工人日报》驻安徽、《南方周末》驻上海记者。2001年初,《21世纪经济报道》创刊时加盟,先后领衔创办了管理、财富、商业和商业评论版块,历任评论管理部主任、商业管理财富部主任,编委等职。2004年10月至今,任《第一财经日报》财经新闻中心编委。 10月10-10月14日,新浪财经把一周的时间留给张庭宾。----编者按 作者开栏的话: 财经预言硬碰硬:令人乐此不疲的“作茧自缚” 常在河边走,怎能不湿鞋。乐于做财经预言的人,难免会吐出“白纸黑字”而后“作茧自缚”。 在多年乐于判断未来,乐此不疲,在大多幸运地撞对之后,终于在2005年“作茧自缚”,尴尬地接受公众审视。2004年底,我为《第一财经日报》执笔,发布了2005年度“中国与世界”十大经济预言白皮书。其中第三项是——美元兑欧元,贬值的概率高于升值的概率,现在已经过去了10个月,欧元兑美元反而由2004年12月31日的1.3554贬值到2005年9月29日的1.2057,指望它在年底之前涨回去,看来希望渺茫;第四项是——国际原油平均价格低于2004年并且震荡幅度超过2004年的79%[震荡幅度=(最高价-最低价)/最低价]。在震荡幅度上或可心存侥幸,但国际原油价格一度屡创新高——已经由43.45美元/桶涨到了66.35美元——确实让我脸上火辣辣的(当然我们这个十大预言大多数的预测项是正确的,后文有述)。 预言就是这样硬碰硬。你无处可逃避,赢了或许自鸣得意,输了只能闭门思过——这两个预言为什么会错呢? 我们并没有错估美国财政、贸易双赤字的压力,但没料到欧洲经济比美国更糟糕。富裕的西欧人不愿为欧洲统一的长远利益支付眼前代价,法国公决的失败重创了欧元;同时欧洲石油自给能力低下,对高油价的承受力也不如美国,欧元上涨又给石油压力火上浇油。至于油价的失算,我们没有预测错国际经济的基本面,2005年国际经济的总体增长速度肯定不及2004年,不及之处在于不够了解石油美元和对冲基金,对一个连环滚动效应认识不到位,因为石油价格高涨,石油生产国获得大量的额外石油美元,而这些美元大多通过对冲基金回到石油期货上。产油国不讨厌高油价、对冲基金喜欢高油价、美国也不反对高油价——既可以让石油寡头赚个盆满钵满,又可以打击欧元。当然,不远的将来,这三种力量会产生分歧。因对冲基金不喜欢平稳的油价,既然涨不动了就会让它跌下来,而油价一直居高不下,不仅会打击欧洲,也会遗祸美国经济。而且,2006年的全球经济只能比2005年更糟糕。 预测就像炼狱,以无数信息为原料,以通达的思维和各种专业工具为熔炉,炼不出智慧就会炼出烦恼。因而,你必须不断去了解这个世界,不断去评估这个世界的各种力量,不断去洞察它们之间随即互动博弈的关系。这种高智商的游戏具有高度的诱惑力。 在国际金融界,很难找到比预测更富挑战的事情了。因为,准确地预测未来,是金融从业者最核心的价值所在,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发生,都为将发生什么而存在,金融业的所有竞争都是围绕着下一年,下一月,下一天,下一分甚至下一秒而展开。如果您预判错了,就要不断从自己的口袋中给别人掏钱,这一秒钟,这一分钟,这一天……。 我们已经无可逃避。想一想,前一段时间的油荒,您是否曾为出高价加不到汽油而窝火,而有媒体估算,中国已经为高油价买单超过了1000亿元。现在掏腰包才觉得痛,其实是两、三年前,我们就已经输掉了。 在我们金钱实力不如人之时,谁叫我们智慧预测亦不如人呢! 喝彩2005 中国正闯过凶险的改革大关 10月10日 星期一 文/张庭宾 在这个国庆到来之际,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前景已经更加真实而清晰。 过去几年,我曾多次预言,比如2001年11月中国加入WTO乃“龙腾的天空从此豁然开朗”;2002年11月,“中国可以富”;2004年12月,“战略的中国已经春暖花开”。 而今中国更跨出了关键的一步。2005年,我们正闯过中华文明伟大复兴中最凶险的一关——金融攻坚。10月,建行即将香港上市意味着我们的商业银行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我们以国内金融牌照换来国际金融巨子分担国内银行系统的部分改革成本,已经相当程度上消融着间接融资“血梗阻”;9月,证券市场股权分置改革大局已定,在即将诞生的新全流通股市上,通畅的直接融资指日可待;7月的人民币汇率改革,国际社会未见重大政治反弹,全球热钱开始知难而退。这使已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巨人,大大缓解“金融心脏病”的隐患。 在这一轮雷厉风行,顺风顺水的金融攻坚的背后,是中国与国际资本再一次在金融领域找到了相生的关系,并有效控制了两者间的相克危害。而这种互利关系是中国和平崛起的玄机所在。 中国要和平崛起,成为能与美国并肩的泱泱大国,那就要建立在这种与世界和世界霸主的共赢关系上。西方工业化以来,只有美国迫于冷战的外部压力,在二战后与日本和欧洲建立了约四十年的局部共生关系。 20世纪末,中美之间是相克多于相生关系——这边中美WTO谈判一冷场,那边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挨炸,台海上空阴云密布。坦率地说,那时我对中国的崛起不太乐观。 2001年3月的广州顺德一行,使我的观点发生转变。在那里,格兰仕已经与“八国联军”化敌为友了,成为世界微波炉生产车间,他们通过租赁的方式,把多国的微波炉生产现搬过来,然后再给外国品牌OEM,虽然收益菲薄,新增利润的绝大部分被发达国家所占有,但这隐含着中国与世界共生的新关系。 后来,我们明白了,这百年不遇,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因全球信息化革命而萌生,以跨国公司结构重组为动因,以发达国家和地区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为主线,以中国为世界制造为落足点。”因此,2001年11月,我撰写《龙腾的天空从此豁然开朗》一文,明确预言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时代的到来,并指出“世界工厂”可以把大量农民转化为工人——解决最困扰中国的农民问题,而职业经理层将成为中产阶层的主力——成为中国崛起的中坚力量。 回头一望,当年的“世界工厂”的预言有颇有遗憾之处。如果从这里再延伸一步,就很容易看到中国在未来数年对于石油、铁矿石等原材料的大量需求,如果那时,国家能够主动进行战略储备,如今就能够避免上千亿美元的损失。而对于微观企业来说,也是难得的财富机遇。当时却得少为足,未能捅破这层窗户纸。 我深信,世界工厂将给中国提供10到20年的发展支撑,但对于“世界工厂”这个棋盘上巨大厚势的无穷价值,我们也是后来一步步深入的。 “世界工厂”首先理顺了中国与跨国公司之间的共生关系;进而改进这中美,中国与世界之间的经济共生关系。按照麦克尔.波特的产业集群理论,试图剥夺中国世界工厂地位是损人不利己的,最近的中国纺织品在欧洲口岸一压港,欧洲人抱怨缺裤子穿,已做出说明。本质而言,西方匮乏中国这样的廉价而勤劳的民众。 但崛起的机遇并不自然等于崛起的结果。尤其是中国这个“制造巨人”却有着一颗脆弱的金融心脏,中国很可能会因“心肌梗塞”而倒下。“在中华今日之小盛世到明日千载难逢伟大盛世的承启关头”,2003年4月,笔者为《南风窗》所撰《履新在大盛事的关口》一文写道:期盼新一届政府高官,“能以国家民众利益最大化为根本原则,不计个人荣辱,聚合时代智慧,突破改革坚关,将共同谱写浓墨重彩一章”。 仅仅两年半的时间,中国金融攻坚达到了我最乐观的预计。新一届执政者巧妙地发挥出了“世界工厂”的潜能。由于大量价廉物美的商品出口,中国积累了可观的外汇储备,他们果断地利用外汇储备注资中行、建行等金融机构,以外储之厚势破解金融实地之围,进而借国际金融界希望分享中国发展的心态,吸引金融投资消解改革成本。同时借助中国经济快速而稳定的增长背景,破釜沉舟地解决股权分置问题。 紧接着商业银行注资、股改发动,7月21日开启的人民币汇率改革,标志着,中国已经把发展的主动权掌握在手中了。 尽管金融攻坚仍在进行中,但格局已成,大局已定,现在宜当一鼓作气,乘胜追击,扩大战果。相信历史会为2005年的中国改革者喝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