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银行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经济学人 > 2004中国经济展望论坛 > 正文
 

郑功成李玲谈社保医疗改革和发展实录(4)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1月03日 21:00 新浪财经

  主持人:在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卫生局和食品、药品管理局等部门都扮演了什么角色?

  李玲:原来都是一个部门的,现在都分开了。我们这20多年都在不停的改,但都是就卫生改卫生,这样是改不出来的。现在的医疗问题不仅仅是卫生部门的问题,而是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的,财政、保险、 医药、医疗器材等等。比如医疗器材就太贵了。最近我们一个
学生出了车祸,骨折,进口的钢板一块就是一万多,用了两块钢板就是三万多,所以一个晚上下来就是四万多。这在普通的老百姓怎么承担得起,我们国家人均收入只有1千美元。

  从长期来说,改革最大的挑战是政府,政府应该明确承担怎样的功能。

  郑功成:这其实是一个利益驱动的问题。为什么医生愿意用进口的药品呢?比如感冒片,国产的只要几毛钱但不开给你,一定要开几块钱的进口的,因为进口的盈利空间大。还是有利益在那儿驱动。

  李玲:那么怎么把这个利益驱动的体制扭转过来?我认为仅仅卫生部门是推不动的,一定要政府的大力推动。政府要明确定位,在医疗方面到底起什么作用,是要政府主导,建一个全民的医疗保健体系,还是要推向市场,政府监管,两者都可以走得通。美国就是市场化的,欧洲国家大部分是政府主导的。如果从成本和效益的比较看,应该是政府推动比较好,我们政府应该把这个责任承担起来,不仅仅是对医院,医疗保险、医疗器材、药品生产和流通都应该由政府来监管,或者说政府直接干预。中国这么多的人口,这么低的生活水平,我们面临的疾病谱又是西方国家的疾病谱,我们发病率最高的是恶性肿瘤和心血管病,这是发达国家主要面临的疾病,所以我们一定得走低成本的路。

  郑功成:还要讲一点的是,实际上我非常欣赏香港的医疗保障制度。

  李玲:政府提供医疗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国家直接提供服务,一种是国家买单,或者是国家保险,由第三方付费。我们过去是国家直接提供服务,是没有保险的,国家医院也是不收费的。

  我在香港住了很多年,所比较熟悉香港的医疗制度,我也赞成香港的这种制度。医院都是政府的,公立医院的雇佣都是政府的职工,政府全额的补偿,但也不是把所有都包了,它把医疗服务分成两个层次。普通门诊这一块,完全市场化,国家也有,个人也有,但95%以上是个体医生,在社区开很多门诊,老百姓看一个病,150港币就包括检查和药品费用了,很多人都付得起,实在没有钱付不起这150块,政府也提供一些门诊服务,30港币就可以,但是你得排队,不是那么方便。这一块信息是相对对称的,就靠市场竞争。

  如果说普通门诊看不了就转院,一转院就到政府医院了,97%的专科和医院都是政府控制的,有一个医管局来管理,按照公司化的方法治理,但它做的非常有效率。香港花费了GDP的5%左右,就覆盖了所有香港市民,其中政府医院支出占2.5%左右,私立市场,普通门诊占2.5%左右。中国大陆现在花费了GDP的5.4%以上,但是效果并不好。所以我也是非常赞成香港的系统。

  郑功成:我和你的观点一样,香港的公费医疗是成本很低效率很高的一个制度安排。刚才你讲了管理这个方面,另一方面,民间力量的运用,比如私人医院、社区医院实际上是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个体医生和社区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信息是很对称了,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你怎么好欺诈。还有一个还没有谈到,香港的医疗是很公平的,对官员和老百姓都一样对待。

  李玲:香港的医院也有特护病房,但是通过不同的收费方式来区分病人,而不是通过病人的身份来区分。香港这么热的天,普通病房里也没有空调,只是提供最基本的好的医疗服务,如果需要享受更好的其他服务,比如要空调、要住单间,就得额外付费。

  郑功成:香港的公费医疗的公平性在于所有人只能平等地享受公共卫生资源,要超过就要自己付费。我们大陆的高干病房却是免费的,香港则是自己付费,根本就没有动用公共资源。所以,我经常讲,香港的公费医疗告诉我们,社会保障的效率来自于公平。既然公立医院要享受超额服务要付费,私人医院也要付费,也许私人医院更便利,收入高的人就会到私人医院去,这样就节省了公共卫生资源,而这种节省并未降低自愿放弃公费医疗待遇者的医疗保障水平,而是在这些人能够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的条件下放弃的,这就是公平中出效率,放弃中促使医疗保障水平的提升和公共卫生资源的高效率。所以说香港医疗卫生制度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

  李玲:确实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医疗是一个难题,有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怎么样来消除这个信息不对称,怎么样实现既有公平又有效率,香港做的最好,英国做的也不错。跟美国的体制比,美国人均5千多美元的医疗支出,占GDP的15%了,很多人抱怨成本太高,我们不可能走那条路。英国卫生费用只有GDP的7%左右,但却提供了全民医疗。

  设计制度的时候,应该考虑要不要保险。保险是第三方支付,这就造成了激励机制的扭曲,对病人来说,倾向于多看病、多用药,反正保险公司付费,对于医院来说,也是倾向于多给病人检查,多开药,反正是从保险公司拿钱,所以联手把费用往上推。香港和英国的体制没有保险,政府直接提供服务,实际上是全民医疗服务,全民医疗保障,看病是免费的,政府全额包了,医生工资都是固定的,不是说多开一个刀,多做一个检查就拿一点奖金。

  郑功成: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就是我们的医疗问题的解决迟早要向全民健康保险推进,只面向部分人的选择性医疗保障的成本其实是很高的。

  李玲:我们现在是部分的选择性的。我们现在花的钱不少,我们的卫生费用这么高,但是老百姓的抱怨也越来越多,真是体制上出了问题。我们的医疗保障部分的功能基本上是收钱上来,把钱花出去,没有很好的控制医疗成本。如果按照美国的方式,就是管理保健,其实也能控制成本。医疗保险这一方应该控制医院的行为,它是一个大的买主,应该有权利来控制医院的行为。

  回到医疗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结合的模式的分析。最开始的设想也是好的。因为一旦有了保险,就会有所谓的道德风险的问题,反正是保险公司付费,不看白不看,最好是多消费。使用个人账户,花自己的钱,就有控制费用的积极性。但是为什么效果并不好?一个是我们没有监控住,另一个是监控的成本太高。像北京是板块式的,社会统筹支付住院费用,个人账户支付门诊费用,导致个人的账户的积累非常多,大家都不愿意看门诊,不花个人账户的钱,小病大病都最好住院,住院费用统筹基金支付,医院为了赚钱,也配合这种扭曲,最终导致医疗费用非常高。美国的保险公司现在对医院的控制是非常严格的。保险公司跟医院签约,包给你这么多人,每个人一年多少钱,必须把所有的治疗包了,如果超出了保险公司支付的费用,医院自己补上,如果有多余,就是医院的收入,这种体制下,医院有积极性控制成本,不会滥用药品和检查。

  郑功成:我赞同李教授的观点,我们的医疗保险机构的很多管理不到位。实际上医疗保险机构是医疗服务的最大买主,应该说是很有实力的,要调动医院之间竞争的积极性,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个利益博弈的问题。

  李玲:一方面,医疗保险部门可以对医院很有力的控,但是没有起到控制医院行为的作用,另一方面,卫生管理部门对医院的监管也不够,因为对医院的投资不多,所以也无法很好的管他们了。

  网友:请谈谈乡镇卫生院改革的情况?

  李玲:乡镇卫生院现在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很多地方都在卖卫生院,闻风而动卖的比较多。中国这么大,乡镇卫生院的改革也要分几个层次,对于发达地区,市场化也是可以的,愿意卖也是可以尝试的,发达地区人们的收入比较高,尤其在人口聚集比较多的地方,能够形成一套市场竞争的机制。但是对不发达的地区,我觉得不应该卖乡镇卫生院,而是应该国家对这些卫生院全额的补贴,因为乡镇卫生院是给农民提供服务的,是不可能赚钱的;而卖给私人则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不是做慈善事业,最后变成很多人看不起病。不发达的地区,国家一定要保留住乡镇卫生院,而且要全额提供资金,这就涉及到农村的医疗保险体制。

  现在实行的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国家有非常良好的愿望,要为农民提供医疗保障,因为我们的农民医疗保障太差了。但是有一个经验要特别注意,以前的合作医疗不是保险,它是合作医疗服务,是依靠赤脚医生和中草药,在非常低的成本水平上才能成功。我们目前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做成了保险,中央政府十元,地方政府十元,农民十元是不可能长久维持的,没有可持续性的,因为人均看一次病,调整成可比价格后,农村都需要45块元,所以30元的保险起不了什么作用。要使农村的新型合作医疗持续发展,一定要把成本控制下来,这点应该学习香港的模式。

  郑功成:我已经说过了,我是主张全面健康保障是我们应当追求的目标的,不管是对城市,还是对农村,都应该朝着那个目标走下去。刚才谈到乡镇卫生系统的改革,我感觉还是应该由政府来主导,应该是公共卫生服务系统,这就涉及到我们国家公共卫生资源的配置,这也需要得到解决,过去国家的公共卫生资源70%多都是用在城市,农村实际上是长期被忽略,现在应该加以矫正。市场化的潜力大一点的应当是城市,而不是农村,国家应该扶持并巩固公共的乡镇卫生服务系统。这是第一点。

  实际上我们看到,比如说新型合作医疗,中央财政尽管只拿每人十块钱,但是就能见到大的成效,国家财政现在拿几十个亿不是个大数目,但是能够用来解决几亿农民的医疗问题,这个钱就花得很值,就是非常有效率的。国家应该加大对乡村卫生系统的扶持,市场化的改革不适合农村。

  第二点,乡镇卫生体制改革应该跟新型合作医疗相挂钩,一方面搞新型合作医疗,另一方面走市场化、私有化的道路,那么目标可能很难实现。

  第三个,乡镇新型合作医疗应是以农民为主,农民自己不仅要参与,而且应当管理,真正走合作的道路,而不是变成完全由政府来包办。

  李玲:首先要把成本降下来,比如培养农民自己的医生,过去赤脚医生的思路应该借鉴。把培养了七八年的大学生放到农村去当医生,给农民看一些常见病,成本自然就很高,农民是付不起的。

  郑功成:城市的医疗保障要有必要向农村学习,这种私人医生、社区医院实际上应当向原来的农村而不是现在的农村学习。现在的乡镇卫生院都卖掉了,不值得学习。

  李玲:也就是过去赤脚医生的那一套体系,怎么样控制成本,怎么样和社区居民建立良好的长期关系。

  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考虑,也就是政府到底要投多少钱才能把农村的基本医疗包起来。现在政府实际上也投了很多钱,比如妇幼保健站,卫生防疫机构、乡镇卫生院等,但是这几大块都是分割的,很多功能是重合的。如果把这几大块整合起来,政府统一投入,可能会比现在按项目投入的效果好。

  主持人:我们一个半小时聊了很多,我们从养老保障谈到农村的医疗保障改革。最后请两位嘉宾用简短的话对2005年作一个展望,或者说提出一些大家值得关注的问题。

  郑功成:第一个,2005年,我感觉在社会保障方面,公平和平等的理念会得到进一步的体现,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都会得到推进。

  第二个,随着《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的推行》,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应该会引起更高层次的重视,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有可能进一步推进。

  第三个,农村的新型合作医疗会加快步伐,对农村贫困人口的救济亦会快速走向制度化,这些都已经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视,我想在未来一到两年,有可能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救助体系。让农村的贫穷人口享受到城市贫困人口同样的救助。

  总的来说,公平和平等的理念,会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得到越来越好的体现。

  李玲:我希望在新的一年,我们的政府能够在医疗卫生方面有更高的重视,把医疗改革作为整体经济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实际上,医疗可以变成经济发展的增长点,因为医疗是高科技含量的服务。我们中国有大量高水平的医生,但是成本相对比较低。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一块做好,为全世界提供服务。欧美国家医生的成本非常高,所以看病非常贵,服务外包是一个趋势,很多的医疗服务也在外包。我们应该抢占医疗服务的国际市场,这可以推动整个经济的改革,包括我们筹资的困难都可以得到解决,比如用高端服务的收入来弥补低端的服务。另外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医疗将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与医疗相关的医药、医疗器材以及生命科学,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发展结构的变化,为中国的经济更好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思路,希望我们的政府能在这方面有所作为。

  主持人:感谢两位嘉宾和网友的参与,今天的论坛到此结束。

   [上一页]  [1]  [2]  [3]  [4]


  点击此处查询全部经济展望新闻




评论】【谈股论金】【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