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东省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开始“走出去”,在境外投资设厂。当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痛楚。企业“走出去”应怎个“走”法?今天,在印度孟买举行的“中国广东—印度经济技术合作洽谈会”上,TCL[微博]集团总裁李东生[微博]与记者分享了他在这方面的感受。
走出去是必然选择
记者(下简称记):据我了解,TCL集团“走出去”较早,目前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当初,你们是如何迈出这一步的?
李东生(下简称李):走这一步,可以说是亚洲金融风暴逼出来的。我们原来的出口产品结构以OEM和ODM为主,没有自己的品牌和销售网络。1998年,在一些亚洲国家货币大幅贬值,制造成本相对降低的情况下,我们的订单大量流失,出口出现负增长。这促使我们下决心在国际市场逐步建立自己的营销网络,推广自己的品牌。TCL选择的目标市场是东南亚和南亚地区。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情况已有了很大的改观,去年整个集团的出口额已超过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一倍多。更重要的是,出口产品的结构发生了变化,自有品牌的出口已经超过了50%;营销网络已经初步建立。TCL品牌产品如彩电在越南、菲律宾、印尼已经占了5%的市场份额,在印度达到7%。
长远来看,中国企业要进一步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走出去”是必然选择。而中国即将加入WTO,也给国内企业“走出去”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不能照搬国内产品
记:能否透露一下TCL在开拓国际市场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
李:我们在新加坡设有机构,负责印尼、马来西亚、文莱和缅甸市场销售。印度人口众多,未来市场潜力比较大,因此我们在这里设立合资企业,搞带料装配,推广TCL品牌的产品。我们在印度的合资企业去年5月份成立,8月份开始推广业务,目前销售额已达5000万美元。
我觉得,如果一家企业要在一个市场长期站稳脚跟,不断提高市场份额,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对当地的市场需求有一个较深入的了解,有针对性地开发产品,而不是简单地把国内的产品或者是淘汰的产品搬过来。我们设立的海外产品开发部,就负责这方面的事情。
练好内功才能走出去
记:你认为,企业搞国际化,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
李:从日本、韩国企业过往的经验来看,企业搞国际化要有一个长期的战略规划,来不得任何的急功近利。首先,要培养一支国际化经营的队伍。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要真正做到不容易,因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经验都很少。其次,要确定一个务实的发展目标,不能好高骛远。国际市场的推广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许多基础工作是不能逾越的;在选择市场目标的时候,一定要对当地的市场需求和自己的比较竞争优势有比较清晰的了解,找准定位。此外,在推广的过程中,还要逐步建立一个国际经营管理体系。有些企业在国内的经营管理就有许多问题,在基础还没有夯实的情况下,匆匆忙忙地跑到海外去,结果只能是失败而回。我觉得,企业在自己基础不是很稳固的时候,可以先考虑借助一下外面的力量,如搞OEM、ODM,最后再过渡到自己品牌的推广。
进军成熟市场成本太高
记:我注意到,TCL推行国际化的目标市场以发展中国家为主;而国内其他一些大企业如海尔,其国际化的目标市场却选择了美国、欧洲等成熟市场。能比较一下这两种模式吗?
李:其他企业的做法我不作评论。就TCL而言,我们以生产黑色家电为主,由于目前欧盟对中国产品有反倾销的壁垒,因此这类产品很难进去。美国市场我们也认真研究过,以我们现在的产品线直接去做美国市场,不太容易成功。美国市场比较成熟,市场虽然很大,但成长很慢,而且基本上已被几个大的经销商瓜分得差不多了,在这种情况下去攻打,成本太高。美国市场我们有做,主要以OEM和ODM为主。我认为,对于进军发达国家市场,中国企业还是要务实一点: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自己在制造领域的优势;另一方面通过在发达国家设立研发机构,掌握国际最新技术动态。这样做一样可以在发达国家得到市场份额。本报记者刘健东(本报印度孟买5月14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