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a.com.cn
新浪首页 | 免费邮件 | 用户注册 | 网站地图

财经纵横

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观点分析 > > 正文



您还可以通过
新浪点点通软件
摩托罗拉6188手机
爱立信R320sc手机
西门子3518i手机
浏览新浪网新闻
新浪财经隆重推出网上证券栏目
精彩回放
- 股市忧思录--《基金黑幕》作者的回顾与反思
- 年回报率22.47% 投资分红保险真有这么神?
- “全民炒股”正常不正常?专家阐述各自观点
- 珠海翻船上海创业 史玉柱收购巨人大厦楼花
- 热点评说:何必非难吴敬琏(附图)
- 我国公有制单位职工首次购房免征契税
专题推荐
- 股市十年培育成赌场?
- 股市论语系列
- 2000上市公司年报大全


经济时评:不能光看GDP(国内生产总值)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1年02月06日 07:05 中国青年报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货币价值。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以GDP及其增长率的高低去评判经济形势。通常,人们见到GDP增高便喝彩,降低则叫苦。例如,2000年我国的GDP增长速度为8%,有关专家据此称:这标志着国民经济出现了重大转机,预示着我国将进入一个稳定的快速增长周期。

  GDP增加,克服了前几年连续下滑的局面,当然是令人鼓舞的。然而,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GDP作衡量经济状况的主要指标是存有诸多缺陷的。

  首先,GDP的增加并不意味着社会财富和福利的等量增加。GDP的组成包括国内所有企业的投资支出、个人及家庭的消费支出、政府机关的购买支出、净出口额等各方面的货币价值总和。在GDP当中,既包含着生产了多少谷物、肉类、棉花、茶叶、水果,又包含生产了多少钢铁、煤炭、水泥、化肥、电视机;从全社会买了多少设备、建了多少企业、盖了多少楼、修了多少路、架了多少桥,到人们在交通、通讯、医疗、教育、娱乐各方面的支出,等等,总之,包括了人们全部的经济活动。但其能够准确反映的只是经济的规模。一般地讲,一国社会财富和社会福利的增加必然是GDP增加的结果,但是反过来,GDP的增加并不一定意味着社会财富和福利的等量增加。特别是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同一数值的GDP及其增量往往有着相差很大的社会财富和福利的含量。近年来,我国有各个垄断行业不断以特权和涨价增加收入、提供给社会的劣质服务,基建项目中的“豆腐渣工程”和消费者买到手的不断增多的假冒伪劣商品,还有体制因素造成的国企投资扩张后生产出的许多缺少销路的产品,建成的缺少收益的工程……这些都为GDP的增加作出了“贡献”,却不会增加社会的财富和福利水平。

  其二,不能光看GDP的数量,还要看到为取得该数量而付出的代价。我国在全世界人口最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很低。例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石油探明储量为全球平均值的12%,天然气的人均水平仅为世界平均值的4%。而与资源短缺同时并存的,又是经济增长中资源利用率很低,浪费甚为严重。比如,耗用了2/3金融资源的国有企业,只能创造GDP总额的1/3;国内重点钢铁企业吨钢可比能耗比国际水平高40%,电力行业中火电煤耗比国际水平高30%,万元GDP的耗水量比国际水平高5倍,万元GDP的总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显然,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代价和成本比国际水平高出许多,是世界上单位GDP创造中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

  再者,GDP及其增量不能反映经济活动对环境的破坏性影响。多年以来,在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环境的恶化也呈高速。人们已经知道:全球10大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中,中国就占了8个。全国城市河段有70%受到污染,2/3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噪音超标的环境中,人们受到不洁的食物、饮用水和空气的危害越来越大,国土荒漠化正以每年260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自西向东推进,各种灾害爆发的频度和烈度越来越高……这一切都同社会长期追求GDP的高增长密切相关。一个社会追求经济增长的本意在于不断增加社会财富和福利,但如果在此过程中却加剧了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则GDP虽然增加,实际社会财富和福利水平反而会下降。

  道理是清楚的,GDP指标能够准确反映的只是经济活动的整体规模,而不能反映经济活动的质量。特别是在我国现阶段,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还远未完成的国情下,我国同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在于GDP的质量和GDP中不能反映的环境因素。如果只以取得增长速度世界第一而沾沾自喜,是一种目光短浅的表现。(兰纪平)




发表评论】【关闭窗口


 相关报道
刘淇市长:2010年人均GDP达到6000美元 (2001/02/05 16:19)
上海市金融保险业已占全市GDP的15.2% (2001/01/08 10:39)
2015年中国GDP将跃居世界第二 (2000/12/26 08:53)
我国税收已经步入略快于GDP增长的良性轨道 (2000/12/19 08:15)
 新浪推荐:定制您关心的新闻,请来我的新浪
印度“1-26”大地震
火车票信息,二手交易市场
2001年春运信息
参加“情人节”问卷调查 得世纪名表
聊天得大奖-MP3商务通DVD手机钻戒
聊友速配找共同语言
新浪网有奖用户注册活动 手机天天送
全新两性健康频道给您最贴心的帮助


新闻查询帮助及往日新闻

财经频道意见箱

网站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帮助信息 | 网站律师

Copyright © 1996 - 2001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