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泰:国企改革中所有者缺位问题必须解决

2000年12月11日 10:40  中国经济时报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指出:债转股的同时必须把有效资产剥离出来,否则将来会“再转股”;如果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所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就全是假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重要的不是讲“特色”而是讲规范;解决国有资本的投资结构问题,国有投资机构要负有责任;减持国有股要实现多方面改革目标,不能为减持而减持。

  记者单羽青12月10日北京报道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清泰日前在谈到国有投资业在国有股减持中的作用时表示,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而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必须要有国有投资业的进入。同时,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入企业重组和制度创新的重要阶段,改善股权结构、建立法人治理结构需要有新的投资者进入,并使所有者到位,因此,也需要国有投资机构参与。

  陈清泰说,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十五”期间的两项重要任务。可以说,国有投资业发展对“十五”计划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陈清泰是在“国有投资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与改革进程中的战略地位研讨会”上作此论述的。该研讨会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所主办。

  在谈到债转股问题时,陈清泰说,债转股是通过国有投资机构将国有债权转为股权,然后再伺机退出的一种运作。在这一过程中,国有投资机构一方面要对化解国有银行不良资产承担责任,另一方面要以新的投资者身份进入企业,为改善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结构、促进经营机制转换做出贡献。到目前,已有600余户大型国有企业约4600亿债权陆续转为股权。这一重大改革措施运作效果如何,牵动全局、影响重大。长期以来,在一些企业甚至政府的一些领导和社会舆论中存在一种错觉,认为国有企业效益不好就是因为负债过高。这个观点实际上是不对的,从概念上造成了一些混淆。企业效益不好的根本原因不是负债过高,而是总资产利润率过低,甚至低于利息率。一般讲,负债率的高低表现为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并不决定企业的效益。这种似是而非的错觉已经成为“公认”的舆论,不仅企业这么叫,很多政府的领导也这么说。因此,将经营不善的所有责任和原因一古脑地推到了负债过高上。企业是经营机构,投入的每一分钱都要有回报。资本投入为了分红和资产增值,贷款投入为获得利息和按时还本,这里没有免费的午餐。把应该支付的利息变成减亏或者变成了利润,是不是企业的状况就好了呢?

  陈清泰分析,企业状况不好有多方面的原因。对一部分国有企业来说,对负债结构做调整是很必要的。但在调整负债结构的同时,必须要解决一系列问题。如果造成效益不高的根本原因不消除,今天的债转股就会变成明天的“再转股”。在债转股、改善负债结构的同时,必须改善和调整企业的经营结构。实际上,亏损的原因是企业的运作效率过低。例如,1997年,美国工业企业每100块钱总资产所获得的销售收入是110块钱,我们的国有企业只有47块钱。这怎么能有效益?为什么现金流量不足?这说明我们的资产结构、资产质量有问题,实际上就是在总资产中有大量不创造销售收入的资产,即无效资产或非经营性资产。因此,在改善资产负债结构的同时,必须调整经营结构,甩掉无效益、无前景的业务,剥离无效资产、壮大主业。中石油和中石化上市,大约要剥离三分之一的资产和三分之二的人员,以使企业状况变得更好。如果资产管理公司用1:1的价钱把债权买过去,但经营结构没有改善,不良资产并没有处理,我们没有什么理由相信它会变得越来越好。

  陈清泰说,与此同时,要以新投资者进入为契机,明晰产权、改善股权结构,建立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实际上,债转股是制度创新的一次非常好的机会。一方面迫使原来的所有者到位,另一方面又有新的投资者进入。即便产权全是国有,但由多个机构持股,就有可能使它的目标定位于追求效益。但是目前这个目标没有实现。因为新进去的所有者,摆开的架式不像真正的投资者,也不准备认真行使所有者职能。企业没有股东会,他们也不参加董事会,不参与决策,对经营者也不行使权力。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是原来的债务免交了利息,作为资本金也没有了分红的压力,但是领导班子没有重组,业务没有重组,体制、机制没有改变,治理结构也没有改善,就此我们怎么能期望它将来有很高的回报?债转股是搞好国有企业一次很好的契机,但是要取得好的效果,我们必须要把减轻债务负担与结构调整、改革创新、建立新机制联系起来,为此还需要深入研究和做大量的工作。

  对于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陈清泰表示,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对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原则做了规定,并且排除了一系列认识上的障碍,这是在改革上很大的突破。接下来就要进入实际运作的阶段。这里边有几个问题,需进一步研究:

  1.关于国有经济定位问题。国有经济要有进有退。国有资本要向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关键领域集中,增强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原则上讲,未来国有经济应该在全社会经济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凡是民营资本愿意进入并允许进入的部分,新增国有资本就没有必要再投入,国家必须控制的部分有的也可通过国有控股和参股来实现。国家是一个特殊的投资主体,国家投资者所关注的不是国有经济所占份额有多大,追求的是把全社会经济总量做到最大。所以,四中全会讲到,国有经济要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发挥支撑、引导和带动作用。所谓支撑作用,就是创造基础条件。经济发展、国家安全有需要,民营经济不愿意进入或不能进入的领域,国有经济进入。长江三峡,回报期很长,谁也不愿意投,那就国家投。引导作用就是开始风险比较大时,国有投资先进入。带动作用不是代替,带动民间投资,而不是代替民间投资。

  国有经济未来的定位,四中全会界定了四个方面,就是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的行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这是国有经济将来的主体。在其他领域,有能力可以更好地发展,可以进入资本市场,引入新的投资者,但是国家不可能再有资金注入;如果没有能力继续发展的,那就退出。明确国有经济的定位,对于投资公司的运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2.对国有经济进行调整,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国家所有者如何到位。结构调整要涉及到资产的买进卖出,对国有资产,谁有权决定买?谁有权决定卖?谁有权利动用资产变现的钱?这是资产流动的基本前提。现在的状况是,一方面政府对企业直接干预过多,另一方面国家的所有者职能没有到位,两者并存。现在有很多部门都争先恐后地想当国有企业作国家所有者的代表,但是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国家所有者代表恰恰没有到位。四中全会《决定》做了原则规定,即国家所有,分级管理,授权经营,分工监督。同时允许和鼓励地方试点。这对于资产的运作,本质的问题是财产归谁所有?谁是所有者主体?未经最终所有者的授权和委托,任何机构和个人是无权代替的。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尚不清晰的情况下来运作,风险是非常大的。

  3.通过结构调整,促进建立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这是当前企业制度创新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经过几年的改革,大家认同了国有企业改革要制度创新。接下来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建立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如果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所建立的现代企业制度就是走过场。现在的状况总体来看不理想,包括上市公司也不规范,其中主要的表现就是公司内的激励、监督机制尚未形成。一方面股东权益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大股东侵犯小股东权益,国有股东侵犯非国有股东的权益。这里重要的问题是股权结构不合理。大多数公司国有股一股独大,而且国有股又有政府背景,因此,经理人员是看着政府的脸色行事,而不是面对全体股东。似乎只要把国有大股东糊弄住,自己就可以稳坐江山。因此,现在不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已经影响到公司的运作和资本市场的信誉。现在经常可以听到一种有害的说法,认为都是中国的企业,要考虑中国的特点,要有自己的特色,我们想怎么管还不就怎么管。我认为,总体来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表现了中国的特色,但是法人治理结构不是讲特色,而是要讲规范。经营状况好的企业要求得发展,将来融资的主要渠道靠资本市场。而在资本市场,无论机构投资者还是自然人投资者,他们对于投了资的企业的做法和政府完全不一样。政府对其投资的企业习惯直接干预,替企业决策。而资本投资者他们并不认为自己就是最精明的经营者,他们对企业的日常运营并不想干预,但他们最关心的是公司的运作是不是规范?董事会是否尽到了诚信和勤勉责任,运作过程能不能保证所有者权益。一般来说,投资者愿意承担经营风险,但是他们绝对不会承担由于不规范运作而造成的资产损失。现在很多企业,包括有发展前景的企业缺乏资本金。另外一方面,居民又有投资的欲望。如果把国际投资者加进去,资本市场的资金是很充裕的。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跟资本市场能不能建立有效的结合、实现双赢,关键在于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尽管你的企业很有前景,但是法人治理结构不规范,投资者不知道你怎么就会把他的钱玩光,那这个公司等于自绝于资本市场,没有人会把钱投给你。法人治理结构必须是规范的、透明的,我们多数企业恰恰还没有做到这一点。法人治理的重要意义在于保护股东权益,投资机构,包括国有投资机构,作为股东为维护自己的权益而积极参与,是促使企业形成一个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关键。

  陈清泰强调,这一轮经济结构调整是战略性调整,而不是适应性调整,更不是为减持而减持。通过这一轮调整,要综合地实现若干目标,其中包括改善国有经济布局、克服国有制的体制弊端、筹措资金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要实现三个目标:

  1.改善国有经济布局。要坚持国有经济有进有退,使国有资本向国家必须控制的、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发挥其它所有制经济不可替代的作用。凡是民营经济愿意进入的,新增国有资本就没有必要再投入,具备条件时则可以退出,使国有资本更多地集中在天然垄断行业、涉及国家安全行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以及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为改善国有资本的布局结构,国有投资机构是重要的运作主体,负有重要责任。

  2.改善企业股权结构。在保持国有经济的情况下,实现企业股权多元化是解决政企分开、使所有者权能到位的重大举措。这是企业走向市场、建立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基础。对国有经济进行有进有退的调整,是实现股权多元化的重要契机,切不可放过机遇。有关政策原则和认识上的问题,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四中全会已经解决。在具体实施中,新的投资者如何进入?如何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国有投资机构有很重要的责任。

  3.要通过减持国有股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在这一轮的战略性调整中,将一部分国有股权转让(划拨)给社会保障基金,使社会保障基金成为新的国有投资者。由此可以得到两个好处,一是根据社保支付的需要变现部分国有股权,以保证支付;二是社保基金承受着社保支付的压力,有可能以资产的保值、增值为目标运作资产,充当一个真正的国有机构投资者。如果运作得好,对国有企业的制度建设会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要实现这三个目标,必须综合考虑。如果仅把减持放在第一位,目的就是为了减持,对其他方面缺乏考虑和安排,我认为绝对没有好处。综合处理三个目标,使三个方面都能受益,对深化改革和“十五”规划的实现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文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季建业长期被传双规 港媒曝其多位情人
  • 体育欧冠-梅西扳平巴萨1-1米兰 切尔西3-0
  • 娱乐赵忠祥谈高薪:看我工资单?央视非暴发户
  • 财经人民日报刊文:房价上涨不能归于调控不力
  • 科技苹果发布iPad Air及视网膜屏iPad mini
  • 博客彪悍!成都女汉子半夜和男友打架(图)
  • 读书忘年之恋:李宗仁娶少妻婚后甜蜜(图)
  • 教育萌汉子千元打造最潮男生宿舍 国考报名
  • 钮文新:美国的失业率到底有多高
  • 王吉舟:湖南警方跨省抓记者大戏解码
  • 刘石:从央视乱批星巴克看定价误区
  • 张明:中国应如何多元化外汇储备
  • 周彦武:掠夺中产阶级的遗产税
  • 苏鑫:诺奖得主咋看中国房地产泡沫
  • 徐斌:未来你希望孩子移民哪个国家
  • 叶檀:房价上涨到令人绝望
  • 李迅雷:中国稳增长无助化解金融风险
  • 黄祖斌:中国没有征收遗产税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