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
“入世”槌响,又一轮新并购潮到来。据统计,仅10月份深沪两市已有近10家上市公司披露将与国际知名企业进行合作。日前媒体又披露了北亚集团与美国通用电气的合作意向。行内人士认为:上市公司新的并购潮即将兴起。
其实,卷入这一浪潮的还有大大小小的非上市公司。比如不久前,广州百货就宣布与家乐福结盟。有专家认为,随着中国“入世”,全球大型连锁集团在把中国视为巨大销售市场的同时,也正加紧将中国这个新兴的亚洲制造业中心,列为全球直接采购的重要基地。与此相伴的是:随着国际制造业向中国的转移,国内企业将更多地向国际生产标准靠拢。而国际上流行和通用的标准,正是跨国巨头天天使用的规范,因此,无论是生产企业还是商业企业、乃至于现代物流企业,将会把与国际巨头的结盟视为接轨国际规范的重要一步。
寻求结盟的目的,当然也不只是寻找规范,还有对资本实力、管理经验、品牌影响力等因素的寻求。在这样一种思路的引导下,准备“入世”后的竞争、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努力,极容易被定义在找“一个强大的伙伴”之上,用一个时髦的话语表达就是———“与巨人同行”。
无可非议,由于“入世”后竞争对手的改变,寻求强援以发展和强大自己,是一种切实而有效的发展策略。但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市场决不是一种施舍,而是在寻找一种发展机会。他们寻找的合作伙伴,也应该是具备一定实力,特别是在进入中国市场方面值得他们借重。
寻找强援的结局大致有如下几点:一是达到“双赢”,大家共同发展,这无疑是理想的结局;另一种是希望靠着强援的肩膀过日子,后来不是给别人吞并了就是给抛弃了。这样的例子并不难寻,有心人不妨回头看看八十年代中期开始的国产饮料行业和胶片行业与强援合作的历史,今天我们在市场上早已不见他们的影子。笔者以为,练好内功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才是寻找强援并进行长期合作的前提和基础。由此看来,国内企业在“寻找强援”意识的背后,应该具备另外一种更积极的思路:积极地与强大的竞争对手“扳手腕”。惟其如此,天地方大。
《人民日报.华南新闻》(2001年11月16日第一版)
订短信头条新闻 天下大事尽在掌握!
    新浪企业广场诚征全国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