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三峡双城记(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20日 21:47  《新华商》杂志

  这不仅是一座城市打出的最亮丽的名片,更是这座城市所独有的资源,是超越了工程本身的巨大无形资产。这种无形资产所释放出的张力,甚至超过了工程本身的带动。

  而旅游业,更是在一种无形资产的张力作用下绽放出来的最闪耀城市之花。

  三峡旅游始于1970年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修建。长江¬三峡旅游品牌也从那个时候开始塑造。1981年9月,“神女”号的下水,标志着长江¬三峡旅游线路的真正形成。不久,“峨眉”号、“巴山”号等豪华旅游船相继建成并投入营运,给长江¬三峡旅游业带来了崭新的气象,使三峡旅游迈上了新的台阶。

  但由于产品单一,早期旅游业局限在观光型“长江¬之旅”。有资料显示,到1985年,宜昌接待海外的游客不足1.5万人次。但是,从1992年三峡工程修建开始,宜昌旅游逐步成为产业,并以80%的增长幅度大步向前。

  今年9月26日,宜昌三峡国际旅游节第九次启幕。而广东游客袁继华则不会忘记,在去年9月26日晚上,当他走进三峡截流纪念园时,没想到自己成为当年游览三峡坝区的第100万个游客而受到了热情接待。袁继华说,他当时是乘坐三峡专线游“宜£¬奉£¬宜”游船来到三峡大坝旅游的。

  旅游作为一个朝阳产业,就是通过一条条经¬典的旅游专线带动宜昌和整个库区的经¬济发展。据悉,在宜昌市从事旅游相关行业的人数已达20多万,旅游业成为宜昌市主要支柱产业。

  “以三峡工程为‘王牌’,打造世界水电旅游名城。”这是宜昌市的自我角色定位,城市的主人以正在谋划以水电特色为载体,设计城市的总体形象,电站、大坝、桥梁、水库、水岛等都将纳入总体规划。这些现代化的旅游景点,将与以屈原¬、王昭君为代表的历史文化,以土家特色为代表的巴楚文化相辉映,闪现出瑰丽的色彩。

  三峡工程赋予宜昌市得天独厚的“无形资产”,带给这座城市的则是源源不断的“有形发展”,使宜昌正在完成从中等城市向国际知名大城市的迈进。

  2007年8月15日,时任湖北省委书记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俞正声和时任省长罗清泉率队来到宜昌,专题研究支持宜昌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问题。这次会议之后,宜昌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分别带队到广东、渐江¬、上海、厦门以及俄罗斯,举办“三峡•宜昌投资恳谈会”、“三峡•宜昌投资推介会”.

  一个月内,五次大规模的经¬贸洽谈,宜昌市指协¬议引资60亿元,对于一个地级市而言,这是一份相当了不起的招商引资成绩单。

  去年9月,首钢集团宜昌高磷铁矿开发项目一期工程在长阳火烧坪乡田家坪采选矿场奠基,在未来的几年里,首钢将在宜昌这块土地上注入超过80亿元,开发宜昌高磷铁矿。

  这样的大手笔在这个水电名城已不是个案,一批骨干企业纷纷成为宜昌经¬济的“领袖”,有的企业甚至成为行业上的国际领跑者。2007年,宜昌市沿江¬经¬济走廊工业总产值占市域经¬济的比重达80%,年增幅高达30%以上,2008年比重将达85%以上。目前宜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660多家,产值过亿元企业达128家。

  宜昌市提出,“不能满足于成为最大的水电生产基地,要成为增值能力很强的水电消费城市。”通过与强大的电能结合,促进矿产资源、林特资源的开发利用、深度加工,这是宜昌市在三峡工程的基本带动基础之上,作出的更深一层回应。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