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召回制遭质疑:不少企业从未召回过问题车

2014年03月19日 05:30  中国青年报  收藏本文     

  《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去年1月起正式实施,去年全国共实施汽车召回活动133次,召回缺陷汽车531万辆。质检总局副局长陈钢指出:很多企业召回缺陷汽车是受质检总局调查影响之后进行的,也有一些企业安全意识不强,存在侥幸心理,刻意隐瞒缺陷,目前还有相当数量的汽车企业从未开展过召回,质检总局将加强监管。(中广网3月18日)

  在国外成熟的汽车销售市场中,对缺陷汽车召回既受到严格的法律规定和执法部门的规制,也是车企对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表达负责态度的方式,召回缺陷汽车的品牌在之后未必不受信任。我们的汽车召回制度从部门规章上升为行政法规后,“不少企业从没有对问题车进行过召回”,这对法规权威、车企声誉和消费者权益无疑都是一种伤害。

  去年,我国汽车销量突破2000万辆,早已超越美国而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在“汽车大国”的背后,是中国汽车企业的赚钱能力也水涨船高。整车行业在国外是竞争较为充分的行业,一般而言,3%的利润率已相当不错。以2009年为例,全球各大车企能达到3%利润率的实属凤毛麟角,大众汽车的利润率更是不到1%。可是,几大国产车企去年的利润率多保持在10%左右。去年,有分析机构预测,我国某国产车企将成为全球利润率最高的车企,超过以高利润率著称的法拉利。

  中国车企之所以“暴利”得让国际巨头“艳羡”,表面上看是因为我国的中高端车型的价格比国外同级别车型要贵,深层原因则在于此前带有保护性质的汽车产业政策。譬如,国家曾推出一系列鼓励小排量汽车的相关政策,如车购税减征、汽车下乡等,我们的自主品牌汽车正是以小排量车为主。一定程度上,恰恰是国内的汽车产业政策,让竞争力并不十分强的国内车企获利。

  在目前的汽车市场当中,跨国公司的研发投入比例一般占到企业销售收入的5%至6%,有的企业甚至更高;而我国车企的研发投入一般只占到销售收入的1%至2%左右。这种情势下,如果放任国内车企隐瞒缺陷逃避召回责任,显然更不利于国内车企的技术升级和进步,对整个汽车产业的发展也将是一种伤害。就如同我们的钢铁产量虽然也居全球之冠,但技术升级迟滞不前,使得高端钢主要依赖于进口,而国内同时出现产能严重过剩——汽车工业发展如果不想步其后尘,首先需要调整产业政策,据悉,工信部已会同有关部门修订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另一方面,结合新消法的实施,以及汽车“三包”政策、召回制度,严格规制车企责任,对刻意隐瞒缺陷的车企不妨依法重罚并公开,以市场倒逼其技术升级。让车企对消费者负责,也就是对汽车产业发展负责。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正直播马来西亚航空飞机失联事件 专题
  • 体育亚冠-郜林2球恒大3-1全北 鲁能2-2浦项
  • 娱乐警方:李代沫等8人疑属吸毒贩毒团伙
  • 财经中移动河北公司3名高管严重违纪被调查
  • 科技第一线:民营银行,馅饼还是陷阱
  • 博客飞行员:解析MH370战术躲避动作秘密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最美老师对决:合工千颂伊PK南大章子怡
  • 郎咸平:房产税让政府更有动力抬房价
  • 张庭宾:人民币和楼市拐点基本可确认
  • 向松祚:互联网金融不是法外之地
  • 方泉:央行霸道出手有点倒行逆施
  • 不执着:阿里赴美上市究竟肥了谁
  • 马光远:人民币步入贬值周期
  • 罗天昊:中国城镇化战略的四大隐忧
  • 朱大鸣:让房价跌40%的只有信贷政策
  • 章玉贵: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
  • 小艳红:互联网改变博彩业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