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下午,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陈元在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当选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多年来,陈元因其在开发性金融领域的探索,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被誉为“最有现代金融理念的银行家”;而他所领导的国开行,已经成为全球市场极具影响力的金融巨头。
此外,陈元曾经担任过10年央行副行长,在此期间主管了中国现代化支付系统(CNAPS)的建设,并促成了内地与香港的金融合作;他还曾是北京市西城区区委书记和北京市委常委,最早勾画了金融街的蓝图。
从延安到北京
陈元生于1945年1月,幼年时期跟随其父陈云从延安到了东北,又辗转到朝鲜,直到建国后来到北京,先后就读于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和北京四中。
少年陈元最初的梦想是做一名工程师,于是在1964年考入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由于“文革”,陈元直到1970年才从大学毕业,接着被下放到湖南某工厂进行劳动锻炼。3年后,陈元回京,被分配在航天工业部做技术员,一直到1978年。
1978年,高考恢复,时年33岁的陈元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批研究生,进入清华大学攻读经济管理专业;一年后转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系,师从著名经济学家马洪和于光远;毕业后不久被调到国家计划委员会工作。
从1982年开始,陈元先后担任北京市西城区区委副书记、书记,北京市委常委、市商贸局局长兼市体制改革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其间,他发起组建了北京青年经济工作者协会,制定北京发展战略研究计划,并承担了国家“七五”计划的重点科研项目“中国社会主义经济运行”课题。
与那个时代的绝大多数官员相比,陈元较早认识了金融的重要性,充分展现了其现代理念。值得一提的是,他主持的西城区金融区规划和设计为今天的金融街勾画了蓝图。
1986年12月,陈元在北京市金融体制改革研讨会上作了题为《应该记取长期不重视金融业发展的历史教训》的讲话。他指出:“金融的作用就像神经和大脑一样,可以指挥一切,调动一切。”他还同时强调:“严重的预算约束软化和信贷约束软化,造成我们的金融业发挥不出作用。”
从央行副行长到执掌国开行
陈元正式步入金融界,是在1987年11月,年仅42岁的陈元出任中国人民银行党组副书记、副行长。在央行任职期间,陈元作出了不少可圈可点的成就,其中就包括我国现代化金融支付系统——CNAPS的建设。
陈元的另一个成就是促成了内地与香港之间的金融合作。香港金管局原总裁任志刚2009年8月曾经回忆称,约20年前,他应时任央行副行长陈元的邀请,到北京进行第一次公事访问;这是内地与香港两地货币金融事务建立稳固合作的关键一步,是两地货币当局建立牢固工作关系迈出的第一步。
多年后,陈元带领国开行率先在港发行人民币债券,成为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的“急先锋”,此后又相继设立了香港分行与国开国际控股公司,作为进军海外市场的平台。
与其父陈云一样,陈云是典型的学者型官员,这一时期的陈元著述颇丰,他出版了《陈元集——运行·调控·发展》、《香港金融体制与1997》、《美国银行监管》和《中央银行职能》等作品。
1998年初,陈元接到一项新的任命。“朱镕基总理希望我到开行来,把我国的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搞好。”陈元后来回忆说,他当时感到了两个重担,一是必须保证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融资支持,二是必须从头建立起市场机制。
从此之后的15年,陈元一直在国开行“当家”。他再造了这家银行,使之脱胎换骨,成为资产规模仅次于四大行的中国第五大银行,其一举一动在国际金融市场亦倍受瞩目。
国开行成立于1994年,是直属于国务院的三家政策性银行之一,主要使命是支持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两基一支”)的中长期融资。陈元“空降“伊始,由于背负了沉重的历史包袱,加上管理粗放,“奉命贷款”、“人情贷款”层出不穷,国开行不良贷款率一度超过30%。
“不做对公众不负责的拨款机器。”这是陈元掌舵国开行时立下的誓言。
他上任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发起大刀阔斧的信贷流程改革,在贷款审查和决策之间增设三个局:市场分析局、财务分析局和评审管理局。由此,国开行建立了信贷集体审批制和融资民主制,迅速遏制了资产质量的恶化。
在国开行内部,就流传着陈元的这样一句话:“在贷款上,我只有否决权,没有审批权。”至今,外媒仍津津乐道于“他在招待会上与那些没有及时偿还贷款的国有企业的董事长们对峙的故事”。
陈元的过人之处远不止于此。他以独特的政治智慧,开展全方位的银政合作,巧妙地与地方政府官员周旋,努力将地方政府支持最大化,籍以解决国开行在当地的历史坏账,其典型案例则是天津夏利20亿不良贷款的化解。
其结果是,从1998年开始,国开行不良贷款率直线下降,短短数年后就降到了1%以内。截至2012年末,国开行资产总额7.37万亿元,不良贷款率0.3%。
作为全球最大的债券银行,国开行还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功不可没。陈元与他的搭档——被誉为“中国债券市场之父”的高坚,引领了一系列债券市场创新。
开发性金融先驱
自1998年以来,陈元的名字一直与开发性金融联系在一起,他通过国开行进行了一场规模宏大的开发性金融实践,成为中国开发性金融的开拓者和先行者。目前,国开行已经超越世界银行[微博],跻身全球最大的开发性金融机构。
什么是开发性金融?按照陈元的概括,开发性金融是一种金融形态和金融方法,是中国国情下的产物。它以中长期投融资为手段,依托国家信用,通过市场化运作,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瓶颈的制约;其核心是通过银政合作,主动建设市场,把空白、缺失的市场逐渐培育成熟,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
基于长期以来对城市化问题的研究,陈元为地方政府融资构建了一种新模式:城投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改造为规范的融资平台,形成项目“政府入口——开发性金融孵化——市场出口”的融资机制,从而破解了困扰地方政府的城市建设融资难题,对我国城市化建设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这一模式很快如星星之火燎原开来,后来在“四万亿”时代则被商业银行大肆效仿,从而引出了困扰至今的天量平台贷款难题。
在去年10月出版的《政府与市场之间:开发性金融的中国探索》一书中,陈元总结道:“开行10多年的探索,其实就是一直在以市场建设为目标,构筑和夯实政府与市场之间那条越来越宽广的‘桥梁’,开创出了一条有别于传统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发展路子。”
对于银行和政府的关系,陈元认为,“银政一家”与“银政对立”都不可取,中国经济存在的市场缺损可以通过银政合作来弥补。他主张银行和政府共建信用、共商市场建设,把政府的组织协调优势转化为信用优势,弥补信用建设空白。
中投国际(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中文大学原校长刘遵义评价称,陈元董事长最大、最持久的贡献,是将政策性目标与市场化融资两者充分结合,开创了开发性金融的新模式。
简历
陈元,男,1945年1月生,上海青浦人,197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工业经济专业,获硕士学位。
已故中共元老陈云同志的长子。陈云的子女有:陈伟力、陈元、陈伟华、陈伟兰、陈方。
1970年——1978年,在七机部三院任技术员;
1981年——1982年,国家计划委员会综合局工程师;
1978年——1980年,上海机械学院(今上海理工大学)系统工程研究生班学习;
1982.08——1988.03, 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区委书记,北京市委常委、商贸工作部部长;
1988.03——1998.03, 中国人民银行党组副书记、副行长;
1998.03——2008.09,国家开发银行党委书记、行长;
2008.09—— 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蒋超良为国开行股份公司副董事长兼行长);
2008年12月——兼任中国国际商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