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3月09日11:05 新浪综合

  通胀传导失灵?2月PPI与CPI剪刀差创历史新高

  来源:Wind资讯

  香港万得通讯社综合报道,统计局数据显示,中国2月CPI同比涨幅大幅回落至0.8%,创2015年1月以来新低;PPI涨7.8%,创2008年9月以来新高。2月CPI与PPI剪刀差创历史新高。不过,机构分析,本轮PPI大幅波动源于供给端价格弹性下降,工业品价格上涨并不能伴有食品价格上涨。货币稳健中性,全年通胀压力不明显。

  CPI逐步回落 

  2月CPI回落速度超出市场预期。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绳国庆解读2月CPI称,环比回落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食品价格出现明显回落二是节后外出旅游人数减少,旅游相关服务价格出现回落。 

  而同比增速大幅下滑,则主要受翘尾因素变化影响较大。去年2月份在春节因素和寒潮天气影响下,价格基数较高。 

  华泰宏观李超团队点评通胀数据称,PPI继续上行,CPI超预期回落,维持PPI高点超过8%、随后平缓回落,全年均值6.5%的判断。2月CPI超预期回落至0.8%,食品价格回落是核心原因,从3月开始到年中,翘尾因素逐渐反弹,预计二季度通胀会再度反弹。 

  不过,兴业证券鲁政委研报分析,虽然第二季度蔬菜价格基数较低,但由于猪价处于下行周期、油价同比涨幅难以进一步扩大,届时CPI可能在1.5%附近低位徘徊,1月份2.5%的水平将是今年上半年CPI较难逾越的高点。 

  PPI上行动力强劲 

  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环比上涨0.6%,同比上涨7.8%,仍属于恢复性上涨。 

  绳国庆亦表示,2月PPI同比涨幅扩大主要受去年2月份价格大幅下降影响。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同比上涨85.3%,涨幅比上月扩大26.8个百分点,此外,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煤炭开采和洗选、石油加工、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0.1%、39.6%、30.5%、19.5%和11.9%,涨幅比上月分别扩大2.4、1.2、6.1、2.2和2.7个百分点。上述六大行业合计影响PPI同比上涨约6.3个百分点,占总涨幅的80.8%。

  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此前表示,煤炭、钢铁、石化、有色金属,即所谓的“三黑一色”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PPI上涨的贡献达到80%。而大宗商品的上涨主要是受国际商品价格触底上涨的因素造成,属于恢复性上涨。 

  海关总署早前数据显示,2月进口加速,国内对于大类商品的需求依然旺盛。其中,前2个月,我国进口铁矿砂1.75亿吨,增加12.6%,进口均价为每吨532.1元,上涨83.7%;煤4261万吨,增加48.5%,进口均价为每吨640.7元,上涨1.1倍;钢材218万吨,增加17.6%,进口均价为每吨6993.2元,上涨6.3%。

  长江证券赵伟研报分析,去年年初以来,伴随供给侧改革持续推进,钢铁和煤炭等工业原料供给持续收缩,工业品价格大幅上涨,PPI同比持续修复带动工业企业盈利改善。2017年工业相关领域去产能将进一步扩大范围,煤炭、钢铁、水泥、玻璃等去产能相关行业可能出现大规模转型和出清,供给端驱动将继续推动价格上行和盈利修复。

  通胀传导失灵? 

  针对CPI、PPI的走势情况,目前市场已经形成两方面担忧,一方面,市场对PPI与CPI如此大幅度的背离产生不解,另一方面,市场开始担心PPI快速上涨总有一天会传递至CPI。

  独立经济学家徐阳点评2月通胀数据称,PPI与CPI剪刀差继续扩大,两者之差创历史最高值。导致市场担忧PPI的涨价因素会向CPI传导,从而提升潜在的通胀压力。所以,一方面,企业盈利被积极地支撑;另一方面,潜在通胀压力继续制约货币政策空间,货币政策将从中性偏宽松继续转向更加中性甚至边际上收紧。但我们仍然认为,全面的收紧尚未到来,考虑到楼市泡沫潜在的破裂风险,以及经济增速或将再次放缓。

  海通证券姜超点评2月CPI、PPI数据称,2月CPI大幅回落,通胀压力短期有所缓解,但通胀预期未消,PPI再创新高,向CPI的传导仍在持续。 

  不过,西南证券李佳颖研报则分析,认为PPI上涨将推动CPI通胀的是成本推动思维,事实上,PPI与CPI只有相关关系,而无明显因果关系。 

  而本轮工业品价格出现大涨大跌,主要原因是在行政管控之下,供给端价格弹性大幅下降,供给对价格基本不反应,PPI大涨的同时工业增加值保持平稳。导致需求冲击完全反应在工业品价格变化方面,形成工业品大涨大跌格局。 

  而供给弹性下降意味着价格通过产量之间实现同向变动的渠道不畅。由于供给弹性下降,因而工业品价格上涨并未伴随工业生产和用工需求扩张,农业劳动力及工资水平均保持稳定,食品CPI总体保持平稳。与之前工业扩张阶段不同,本轮工业品价格上涨并不能伴有食品价格上涨。 

  国信证券宏观固收团队的董德志和李智能亦认为,2月PPI同比上涨7.8%,增速比上个月提高0.9个百分点;2月份PPI环比上涨0.6%,增速比上个月回落0.2个百分点;3月煤炭与石油价格有所回落,预计3月PPI同比仍将从高点回落。

  国君宏观点评2月通胀数据称,CPI短暂回落后将回升,PPI今年高点或已过;CPI未来将温和回升,PPI逐渐回落;维持货币政策中性偏紧判断,美国加息周期叠加中国超级金融周期下半场,货币政策易紧难松;美联储3月加息以及今年加息3次概率大增;内外压力下央行仍将着重加强金融监管、去杠杆、防范金融风险。 

  天风固收点评2月通胀数据称,PPI继续大幅上涨,而CPI不及预期,春节影响因素较大,未来两个月是判断全年通胀的重要时间窗口,短期内货币政策重心仍在结构性方面。 

责任编辑:陈永乐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