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学报告:明年中国经济或迎二次全面触底

2015年06月23日 02:34  证券时报  收藏本文     

  证券时报记者 田楠

  今年以来宏观经济各项数据超预期回落,中国经济处于新常态攻坚期。日前,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2015年中期)”上,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发布对未来宏观经济走势的分析与预测报告,认为今年四季度反弹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2016年将探明周期调整的第二个底部,为2017年的轻度反弹打下基础。

  报告认为,一般如果GDP增速在总体持续回落中出现部分区域的塌方式下滑,将成为进入萧条期的标志。数据显示,今年前两季度名义GDP下滑大,近5年来首次出现低于实际GDP增速,东北和西部部分地区出现负增长。“综合数据来看,第二次触底可能出现在2016年一、二季度”,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刘元春称,稳投资政策释放、股市总体高扬、房地产市场回稳等因素作用下,今年四季度的小幅反弹可能短暂又轻微,2016年一季度GDP还是会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刘元春表示,中国经济面临短期低迷、长期回稳的普遍预估,但目前经济新常态可能出现的一些新现象、新风险,值得引起注意。

  第一,趋势性力量和周期性力量的叠加,使宏观经济面临失速风险。GDP平减指数连续两季度为负,意味着过去4年“GDP增速持续回落,但价格水平平稳”的特征被打破,总供给和需求的失衡开始显现。“认为只要保持改革和结构调整的力度,经济会自然回归到中高速的想法需要调整。”刘元春表示,不能高估传统框架中政策工具的效果,也不能低估结构性改革带来的短期冲击。

  第二,预计今年总体债务与GDP之比高达252%,过快的债务增长和企业债、地方债过高问题,与生产领域通缩叠加,对宏观经济的内生性紧缩效应更加严重。

  第三,宏观经济政策传导不畅,目前财政政策名义积极但实质紧缩,货币条件指数紧缩,金融对于实体经济的渗透性大幅下降。例如,今年1~5月全国公共财政支出增速为10%,比去年同期增速下滑2.9个百分点。

  除此之外,报告称“一带一路”等利用大腾挪来实施“宏观去杠杆”,利用股市繁荣启动经济,虽然是恰当的战略选择,但其风险性应得到正视。其中杠杆手段带来的泡沫,会使股市下降的速度远高于上涨速度。

  报告指出,今年的各项宏观数据显示,宏观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艰难期。这标志着中国经济迎来结构深度调整的关键期、风险全面释放的窗口期,也意味着在不断探底中必须打好下一轮中高速增长的基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动力。

  “新的增长动力在形成,战略新兴产业在需求转型和政策扶持作用下逆势上涨,网购等新型消费业态保持迅猛势头,还有生物制药行业等新型经济增长极增速稳定。”刘元春说。

文章关键词: 中国经济触底人民大学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最高法:拐卖儿童最低刑已高于故意杀人罪
  • 体育意甲妖锋拒国安 教练排名斯帅中超第2
  • 娱乐杨幂女儿小糯米正面照曝光 你觉得像谁?
  • 财经研究生股民遵守一条铁律年赚300万
  • 科技电视购物节公信力被严重透支欲自救
  • 博客中国游客到日本不会用厕所?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毕业季花费超4000元 高考分数线查询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易宪容:这场大规模的股市试验可控吗
  • 宋清辉:拟上市公司缘何折戟IPO
  • 刘姝威:合作伙伴决定上市公司发展
  • 许一力:美联储不加息 究竟在等什么
  • 肖磊:为什么房子比股票抗跌
  • 张庭宾:美元劫杀人民币财富将进高峰
  • 张化桥:借鉴台湾1990年股市大崩盘
  • 清议:股市暴跌宣告了疯牛的末日
  • 洪榕:周五股市暴跌其实是好事
  • 陈思进:中国人炒房 加拿大人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