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央行报告: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5月10日 17:30  央行

  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人民银行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统一部署,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根据新形势和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货币信贷逐步向常态方向回归。同时也要看到,当前中长期贷款增长仍处高位,信贷扩张势头仍然较强,潜在的问题和风险应予关注。一是中长期贷款需求非常旺盛。2009年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42万亿元,增长34.0%,在建项目盘子很大,中长期贷款投放有刚性。加之地方平台贷款积极性仍很高,项目贷款需求旺盛。二是中长期贷款快速增长加大金融机构流动性风险。目前,金融机构存款活期化和贷款中长期化趋势明显,短存长贷使得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加剧,应注意防范由此引致的相关风险。三是关注部分行业和领域可能出现投资效率下降和产能过剩加剧的问题。

  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在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过程中,努力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加强对金融机构的引导,着力优化信贷结构,落实有保有控的信贷政策,严格控制新上项目贷款,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确保信贷投放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切实提高信贷支持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从人民币贷款的部门分布和期限看,住户贷款增长较快,中长期贷款比重较高。3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为42.6万亿元,同比增长21.8%,增速比上年同期低8.0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2.6万亿元,同比少增2.0万亿元。分机构看,中资全国性大型银行、全国性中小型银行及区域性中小型银行贷款同比少增。从部门分布看,住户贷款增长较快,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增速明显回落。3月末,住户贷款同比增长51.5%,比年初增加9202亿元,同比多增4979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增长较快,比年初增加4825亿元,在住户贷款中占比达到52.4%。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同比增长15.4%,比年初增加1.7万亿元,同比少增2.5万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比年初增加1.8万亿元,同比多增1042亿元。票据融资比年初减少6243亿元,同比少增2.1万亿元,自上年下半年以来呈连续下降态势,主要与金融机构加强资产结构调整力度有关。

  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力度继续加大。第一季度我国银行业机构中小企业人民币贷款新增1.12万亿元,3月末余额同比增长22.9%,增速比大型企业贷款同比增速高5.5个百分点。其中,小企业贷款第一季度新增4455亿元,3月末余额同比增长23.9%。

  外汇贷款继续发挥支持外贸进出口和“走出去”的积极作用。3月末,金融机构外汇贷款余额为4087亿美元,同比增长74%,比年初增加292亿美元,同比多增377亿美元。从投向看,支持进出口的贸易融资增加170.0亿美元,同比多增185.5亿美元;支持“走出去”的境外贷款与中长期贷款增加78.4亿美元,同比多增65.1亿美元。

  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3月末,基础货币余额为15.0万亿元,同比增长20.7%,比年初增加6048亿元。3月末,货币乘数为4.35,分别比上年同期和上年末高0.08和0.24,货币扩张能力仍然较强。3月末,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为1.96%。其中,中资大型银行为1.43%,中资中型银行为1.90%,中资小型银行为3.15%,农村信用社为4.67%。

  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小幅回升

  第一季度,非金融性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利率逐月小幅回升。3月份,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51%,比年初上升0.26个百分点。其中,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04%,比年初上升0.16个百分点;票据融资加权平均利率为3.55%,比年初上升0.81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有所上升,3月份加权平均利率为4.63%,比年初上升0.21个百分点。

  从利率浮动情况看,执行下浮和基准利率的贷款占比下降。3月份,非金融性企业及其他部门一般贷款实行下浮和基准利率的占比分别为30.05%和28.91%,比年初分别下降3.14个和1.35个百分点;实行上浮利率的贷款占比为41.04%,比年初上升4.49个百分点。

  受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波动和境内资金供求变化影响,境内外币存贷款利率总体上升。3月份,3个月以内、3(含3个月)-6个月美元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1.69%和1.82%,比年初分别上升0.10个和0.16个百分点。活期、3个月以内大额美元存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0.15%和0.76%,比年初分别下降0.02个和上升0.30个百分点。

  2010年以来,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人民币汇率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3月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8263 元,比2009年末升值19个基点,升值幅度为0.03%;人民币对欧元、日元汇率中间价分别为1欧元兑9.1588元人民币、100日元兑7.3421元人民币,分别比2009年末升值6.97%和升值0.49%。汇改以来至2010年第一季度末,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21.24%,对欧元汇率累计升值9.34%,对日元汇率累计贬值0.49%。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计算,汇改以来至2010年3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14.33%,实际有效汇率升值18.28%。

  第一季度,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最高为6.8261元,最低为6.8281元,58个交易日中35个交易日升值、3个交易日持平和20个交易日贬值,2010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保持稳定,基本上在6.81—6.85元的区间内运行,人民币汇率预期相对平稳。

  第二部分 货币政策操作

  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在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加强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把握信贷投放总量、节奏和结构,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

  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银行体系流动性变化,按照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要求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进一步增强流动性管理的前瞻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一是合理把握操作力度和节奏。中国人民银行合理安排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和节奏,灵活搭配央行票据和短期正回购开展对冲操作,加强流动性管理。第一季度累计发行央行票据1.43万亿元,开展短期正回购操作8930亿元。截至3月末,央行票据余额为4.37万亿元。二是充分发挥公开市场操作的预调和微调作用。针对春节前后现金大量投放回笼的季节性特征及第一季度公开市场到期量大的实际情况,中国人民银行不断优化操作工具组合,视现金投放回笼节奏灵活调整短期正回购操作品种和频率,有效熨平了季节性因素引起的短期流动性波动。三是适度增强操作利率弹性。中国人民银行灵活把握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弹性,于1月份及时引导央行票据发行利率适度上行,并于2月份适时企稳,既有效引导了市场预期,也有助于发挥市场利率调节资金供求关系的作用。3月末,91天期正回购、3个月期央行票据和1年期央行票据的操作利率分别为1.41%、1.4088%和1.9264%,分别较上年末上升8个、8.08个和16.59个基点。四是适时开展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中国人民银行加强货币政策与积极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于2010年第一季度共开展了三期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操作规模共计1000亿元,其中3个月期400亿元,6个月期300亿元,9个月期300亿元。

  适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

  为加强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2010年1月18日和2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分别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各0.5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暂不上调,以加大对“三农”和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体现了货币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这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冲了银行体系部分过剩流动性,政策实施后,市场流动性仍可满足货币信贷总量适度增长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发挥再贴现和支农再贷款引导信贷资金投向、促进信贷结构调整的功能

  注重发挥再贴现支持扩大“三农”和中小企业等薄弱环节信贷投放的引导作用。2010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不断改进和完善再贴现管理,通过票据选择明确再贴现支持的重点,对商业承兑汇票、涉农票据、县域企业及中小金融机构签发、承兑、持有的票据优先办理再贴现。年初,中国人民银行适时调剂再贴现额度,对涉农票据和中小

  企业票据占比较高、票据业务规模较大的14个省(市)安排调增再贴现限额共计140亿元。第一季度,再贴现业务恢复性增长,期末再贴现余额263亿元,同比增加257亿元。从投向看,再贴现总量中涉农票据占19%,中小企业签发的票据占63%,较好发挥了支持扩大“三农”和中小企业融资的作用。

  合理安排发放支农再贷款,支持扩大“三农”信贷投放,促进改善县域和农村金融服务。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加大地区间支农再贷款额度的调剂力度,按照强化正向激励机制的原则,对涉农贷款占比较高、改革成效较为明显的西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省份,调剂增加支农再贷款额度共计100亿元。其中,对新疆寒潮暴雪灾区增加10亿元,对西南五省旱区增加30亿元。额度调整后,西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支农再贷款额度占全国的比例达到93%,支农再贷款的地区分布结构进一步优化。截至2010年3月末,全国支农再贷款额度1497亿元。自1999年中国人民银行开办支农再贷款业务以来,累计发放支农再贷款1.35万亿元。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