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房价上涨和美元人民币助推CPI上蹿(3)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3月20日 12:07 南方周末

  支持这个结论的一个直观经验是,如果你要判断某地的物价水平,了解一下它的房价就会八九不离十。

  事实上,在上海,曾有炒房客发明过“大排面指数”:前几年,同样一份大排面,有的地方卖5元,有的地方卖到15元,这个指数说的是,卖5元的周边的房子大概值5000元每平方米,而在卖15元的周边,房子大概要值每平方米1.5万元。当然,我们也可以反过来用“大排面指数”,就是从房价来判断周边的物价。

  当被重拳打击的“群租房”(一个十来平方米的房间,住进四五个人,甚至七八个人)其房租分摊到每人头上每月都有数百元的时候,这个社会的生活成本普遍地被提高了。最后,这笔成本会融到一个个的商品和服务之中,最终通过物价的上涨而被转移和消化。

  今天,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100万到200万元只能买到一套中档次的公寓房。我们取中值150万,以5%计算,它的年资金成本为7.5万,平均到每个月6250元,再加上物业费、水电煤等费用,单月支出怎么都会超过6500元。这笔费用以及相关税务必须被房屋主人的公司消化,而房屋主人的公司最终必须把这部分成本转移到它的产品和服务中去。最终表现为全社会的每个人,无论是否买房,都在为地产商打工(当然了,批地的地方政府也是大赚家,做房贷生意的银行也少不了赚一笔);每个人,无论是否买房,都在为房价的上涨埋单。

  以上海为例,2002年的时候,上海房价的中值大约为每平方米4000元,而今天,中值大约为每平方米1.2万元。2002年时,全上海的住房总量大约为2万平方米,依此计算,仅因房价上涨而带来的待消化费用高达1.6万亿元。这笔钱最终需要摊入人们的成活成本中去,假设分30年摊销,则每年需消化掉530亿元,以上海人口2000万(常任加流动)计算,则人均年消化2650元。而上海人的平均工资(2006年的数据)仅为2464元。

  当然,由于上海的一些产品和服务是为外地人、外国人提供的,那些购买上海产品和服务的人也要分摊一部分。

  全国而言,总住房面积为300亿平方米,假设在过去的几年里,房价平均上涨500元,则总财富上涨15万亿元,设这笔钱分30年摊销,则每年消化5000亿元,这占到2007年GDP的2%,占2007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6%。

  当然,中国有大量出口,我们通过出口,把房价上涨带来的成本增加中的一部分费用分摊到外国人头上去了。不过,这是以降低中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为代价的。

  引进型的通货膨胀

  几年前,有日本人指责说中国“输出通货紧缩”,大致说的是,中国依靠廉价劳动力和强大的加工工业产能,生产出大量的廉价的商品,这些商品以令人震撼的低价抢占全球市场,并冲击世界商品的整体价格水平,带动全球的物价朝下走,并进而可能引发全球性的通货紧缩。

  现在看来,咱没把通货紧缩输出去,咱们这个所谓的通货紧缩的基地反而出现了通货膨胀,而且,这种通货膨胀乃是从外面引进来的。

  前面我们说房价上涨推动了物价上涨。不过,正如弗里得曼所言,“通货膨胀总是,而且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一种金融现象。”不从金融角度着手,很难从实质上对本轮物价上涨做出合理解释。事实上,房价其所以能大幅度上涨,本身就有其背后的金融原因。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诚招合作伙伴 ·企业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