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20日11:19 商务部网站

  商务部9月20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通报2016年1-8月以及8月当月我国商务运行情况,并回答提问。沈丹阳介绍,最近外媒在说中国投资环境恶化等等,这类说法要么是以偏概全,要么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不能反映中国投资环境的全貌。

  以下为实录:

  【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记者】:

  近期,多家国外媒体、金融机构及大企业发表评论称中国对外开放停滞,投资环境“恶化”,对待外企“不公”,外企在华投资回报已近枯竭。请问商务部对此有何评论?谢谢。

  【沈丹阳】:

  最近国外是有一些媒体在说中国投资环境恶化等等,是有这样一些看法。我认为,这类说法要么是以偏概全,要么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不能反映中国投资环境的全貌。

  中国投资环境的全貌是个什么样的图景呢?去年,中国吸收外资增长了6.4%,今年前8个月又增长了4.5%,连续24年中国位居发展中国家实际利用外资的首位。中国美国商会调查显示,超过60%的会员企业将中国列为全球三大投资目的地之一,68%的会员企业有扩大在华投资的计划。近期,无论是杭州的G20工商峰会还是厦门的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跨国公司参会都积极踊跃,这些都表明了多数国外企业对中国投资的信心。

  那么,为什么还会有这样那样的抱怨和舆论呢?我们分析最主要的原因是,一些比较依赖低成本和优惠政策的外资企业确实遇到了经营困难,部分企业盈利水平下降。而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是中国的投资环境恶化了吗?恐怕不能简单得出这个结论。最近国内外许多客观理性的分析认为,一些在华外资企业在中国经营困难,主要原因是相对优势逐渐缩小所致,而这背后的因素是全球市场需求和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中国国内要素成本上升,外资企业享受的优惠政策减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等等,并非所谓投资环境恶化所致。

  事实上,本届政府成立以来,国务院各部门共取消和下放了618项行政审批事项,占原有审批事项的36%,非行政许可审批差不多是彻底终结。去年,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修订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限制类的条目也减少了一半,是历次修订中开放幅度最大的。上海等自贸试验区的负面清单由最初的190项特别管理措施缩减到现在的122项,而且还要进一步压减。前不久,全国人大常务会审议通过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等4部法律修正案,从今年10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负面清单以外的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和变更事项,将由审批改为备案,这将大幅度提高外资准入开放度和便利度。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我们制定修订了《商标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12部法律法规,设立了北京、上海、广州3个知识产权法庭,组织开展了150多次专项行动,累计查办违法犯罪案件107.7万件,起诉6.3万件,判结了7.8万人。这使得在华外资企业近几年面临的法治环境、政策环境比过去更规范、更透明、更公平。对于比较在乎优惠政策和想挣快钱的外资企业,他们可能感觉中国投资环境变差了,但是对于真正有眼光、有竞争力、愿意在中国长期发展的外资企业,他们会感到中国的投资环境变得更好了。

  尽管如此,我想还是有必要在此重申,中国政府将一如既往地坚持积极有效吸收外资的方针,保持外资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重视外资企业的关切,不断营造更加公平、更为透明、更可预期的投资环境。外商投资的领域不会缩窄,只会更宽,中国的投资营商环境不会恶化,只会更好。只要外资企业把握好中国经济增长、技术和消费升级等巨大机遇,调整投资布局,创新经营方式,就一定能够在中国市场取得新的更好的业绩。

责任编辑:李彦丽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下载新浪财经app,赢iphone7

相关阅读

中美之间的竞争是比拼“内功”

中美结构性权力的此消彼长并不是以“修昔底德陷阱”所设定的军事冲突模式所进行,而是“谁更能解决好本国国内问题”为轴展开下去。中美之间未来谁更能在全球秩序中拥有话语权,关键不是谁能在两国战争中胜出,而是谁更能创造本国的美好社会。

房价上涨与这四种人脱不了干系

房地产市场的乱象横生,除了复杂的货币信贷因素、土地制度、财税体制外,还有一群与利益集团千丝万缕联系的“专家学者”推波助澜,他们飞来飞去成为“中国特色的串场经济学者”。相当一些人专为一线城市背书。

依赖制度去产能还有发挥空间

2016年中央财政已拨付专项奖补资金276亿元,用于推进全国去产能工作。但当前行业周期性复苏,钢铁产量开始增长,为真实有效推进去产能工作,应该从加强制度性安排入手,禁止地条钢产品和淘汰环保不达标企业,建设长期稳定的法制化去产能环境。

中国是否落入流动性陷阱?

一方面经济不断下滑,另一方面,降准降息的边际效应衰减,M1、M2持续走阔,货币活化,民间投资意愿低下,企业大量储备现金而不愿意进行投资,所以虽然我们的政策利率水平和长端水平离零还尚有差距,但中国面临落入流动性陷阱的挑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