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11日08:58 大洋网-广州日报

  中山市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昨举行 对全市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作出动员

  经济工作重心转到供给侧

创新驱动合作对接助力中山经济崛起。创新驱动合作对接助力中山经济崛起。

  文/广州日报记者潘斌 通讯员钟轩  图/广州日报记者于涛

  昨天下午,中共中山市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体会议在会议中心举行。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薛晓峰要求,中山要坚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战略,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对中山城市发展提出的“四大定位”,动员全市上下把经济工作的重心转到供给侧,加快发展动力转换,推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实现中山创新发展、优化发展各项既定目标。

  “一换两稳”成效显著

  中山市刚刚完成镇区领导班子换届工作,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薛晓峰认为,这与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狠抓“一换两稳”(市镇两级换届调整,稳增长和保稳定),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密不可分。

  今年上半年中山全市生产总值达1587.9亿元,增长7.6%,增速高出全省0.2个百分点,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60.7亿元,增长12.2%。固定资产投资596.7亿元,增长14.4%,位居珠三角第四位。其中,省重点建设项目完成年度计划比为57.6%,完成比例全省第二;新开工亿元以上非房地产项目53个,增长51.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689.5亿元,增长7.7%,增速连续两个月位居珠三角第一。

  近七成财政支出投向民生

  中山市已经出台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1+5”政策文件,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今年上半年,中山市先进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70.9亿元,增长12.8%,装备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22.1亿元,增长11.6%。民生福祉不断改善,上半年民生支出131.2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达68%。十件民生实事扎实推进,水环境治理综合得分全省第一。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聚焦全面从严治党,继续保持反腐高压态势。严抓换届风气,确保风清气正,今年换届人事调配工作基本完成。

  力争年内高新企业总数达600家

  薛晓峰在报告中指出,要以创新驱动转换发展动力,提升高端要素供给水平。重点抓好优化区域创新布局、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等十项工作,力争年内高新企业总数达600家,新增4家省级、10家市级新型研发机构。

  中山要狠抓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坚战。要积极化解产能过剩,着力化解房地产库存,有效推进金融去杠杆,帮助企业降低成本,补齐基础设施短板,优化涵盖公路、国铁、城际轨道、城市轨道、港口、客货运枢纽等在内的综合交通发展模式,加快推进深中通道、深茂铁路等与周边城市对接的重大交通项目。要深入推进重点改革攻坚,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制度保障。继续围绕“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着力营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发展环境。

  发放“民企五十条”100亿元大红包

  中山市今年发放“民企五十条”100亿元大红包,惠及29.2万户民企。在此次市委全会上,对民企发展的重视再次被提及。

  薛晓峰表示,要大力抓好政策落实,巩固和提升民营经济发展优势。大力实施骨干企业培育工程,继续抓好“民企五十条”的落实,扩大有效投资,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同时坚定不移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增强服务意识,发挥各级工商联、商协会的作用,有效引导和帮助非公经济人士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握利好政策,更好地参与和推动中山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弘扬敢于担当的作风,确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全年将为企业减负46.5亿元

  市委副书记、市长焦兰生部署了下半年的经济工作,他指出要抓好六大重点:一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有力有效地落实好“去降补”任务,坚定不移去产能,多措并举去库存,坚守底线去杠杆,千方百计降成本,扎扎实实补短板。二是以项目建设为龙头,保持合理投资强度,狠抓重点项目投资、交通等基础设施投资、民间投资和招商引资。三是以出口和消费为带动,着力稳外需扩内需。四是以科技创新为抓手,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狠抓创新指标不放松,加快火炬区和翠亨新区建设步伐,打造创新型人才高地,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五是以高端化为努力方向,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要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六是以增进民生福祉为宗旨,加快建设珠三角宜居精品城市,要着力营造更加宜居舒适的生态环境,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谢中凡在会上透露,截至6月底,中山市内的企业已经减负34.76亿元,预计全年将减负46.5亿元。

  今年上半年,全市降低人工成本700万元,预计全年降低人工成本2000万元。今年上半年全市企业降低税负成本14.65亿元,预计全年降低税负18.7亿元。今年上半年,全市共降低社会保险成本1.16亿元,预计全年降低3.3亿元。全年安排实际产业扶持资金15亿元,已经拨付约8.6亿元,惠及企业900多家。

责任编辑:陈楚潺

相关阅读

地价上涨仍是大势所趋

2016年下半年地价走势,我认为仍将保持温和上涨的走势,全国房地产政策基本面不变,需求侧的支持是房企溢价拿地的最根本动力;随着下半年一线城市优质土地供应增加,随着高价地块的出现,开发商的投资积极性也会相应提升。

下半年去产能任务面临三座大山

规模千亿的国家去产能资金(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相对庞大的钢铁产能而言或是杯水车薪,当前推动钢铁去产能,究竟有何法治化和市场化的工具可采用?

高薪制度不可伤及企业竞争力

为了避免包括高薪酬在内的高成本成为压死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企业在选择是否一定要走薪酬的模式,要根据自己的企业实际和现实的宏观经济情况而理性决策。在当前“三去一降一补”的大环境下,大谈特谈高薪酬会让很多企业家更加迷茫与无奈。

靠做大国企推动经济已不可能

未来国有经济将进入一个客观的萎缩期,指望再依靠国有企业做大做强,来推动新一轮的国民经济增长,也是不可能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