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8月10日07:48 大洋网-广州日报

  连95后都买大宅了

  上半年深圳200多95后买下二手房 两成多一次性付款 买房主要靠“拼爹”

  房子是不少年轻人的心头重压。

2016上半年二手房各年龄段购房情况2016上半年二手房各年龄段购房情况

  文/表 广州日报记者肖陆军 通讯员廖小敏

  “90后是不买房的一代人,或者是不需要买房的一代人”,这句话是不是很耳熟?但事实并非如此,《2016上半年深圳楼市大数据》显示,95后都加入购房大军了,而且购房实力十分强大,套均总价、成交均价、套均面积三个数值,在二手房市场都是最高的。95后一次性付款比例也最高,远高于80后。95后果真购买力如此强大?让人羡慕嫉妒恨的是:调查显示他们买房主要靠“拼爹”。

  95后购房实力十分强大

  深圳链家研究院《2016上半年深圳楼市大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深圳90后的二手房购房者占到9.3%,比去年约增加4个百分点。

  其中,95后的占比为0.38%,平均年龄20.03岁,不要小看这0.38%的比例,上半年深圳二手住宅成交约6万套,以此估算95后购房者大约有200多人。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95后的购房实力十分强大,套均总价、成交均价、套均面积三个数值,都是最高。该调查显示,95后的购房者中,年龄最小的刚刚满18周岁,最大的也不过21周岁,一般情况而言,这个年龄段尚处于学生阶段,并无赚钱购房的能力,他们买房更多是“拼爹”,或者说他们仅仅就是一个“房票”。

  区域选择方面, 95后购房选择罗湖、宝安、龙岗中心城占比较高,分布为26.3%,21.1%,21.1%;另外值得关注的是南山亦有部分豪宅物业被95后购买。95后购房者原户籍的分析显示,广东籍占比接近70%。

  一次性付款比例超两成

  《2016上半年深圳楼市大数据》显示,当前80后(80~89年)是绝对的购房主力,占比高达68.1%。但是,80后贷款购房的比例也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其中85~89年贷款购房占比最高,高达96.4%,其次就是80~84年的94.7%。

  值得关注的是,95后贷款购房比例仅为78.9%(一次性付款的两成多),究其原因,他们的父母多为1970年前出生人群,因此这一数据也从侧面反映出1970年前出生的人支付能力较强。

  楼市涨价预期

  推动95后父母买房

  部分95后能在现阶段就买下房产,究其原因还是靠“拼爹”,其买房的意愿也大都来自父母,与其说是95后在买房,不如说是他们的父母在买房,只是挂在子女的名下或者为了子女今后的需要提前购置房产。改革开放以来民间积累的巨大财富,使得很多深圳家庭有能力为子女早早购置房产。比较高比例的一次性付款,一方面说明这些家庭的经济实力较强,另一方面可能也与这些95后还没有独立经济来源不一定能顺利申请到贷款有关。

  为什么95后买房近期“密集”出现?这与近两年楼市价格走势密切相关。人们对深圳房地产年市场的投资前景看好,而家里恰好缺张“房票”;迟买不如早买,同时也可以为子女将来的生活打下比较好的基础。

  案例1:大学未毕业父母已经买好了深圳房

  父母心态:希望孩子一直在我们羽翼下成长

  小宇今年在北京某名牌大学念大四,是一名95后。一听说小宇大学毕业没有出国深造的想法,准备回深发展,小宇爸妈非常开心,今年年初,在宝安开工厂的小宇爸妈立马以小宇的名义在福田一次性付款购买了一套二居室,就盼着小宇一毕业就回深圳。

  为什么听说孩子不出国深造了特别开心?小宇妈妈告诉记者,小宇是个独生子,从小到大都是个成绩优异的孩子,但也许是出于“自私”的想法,自己和小宇爸爸越来越担心老了后孩子远在异国他乡不在身边。“有时候想法特别矛盾,甚至不希望他太优秀,这样他反而能一直在我们的羽翼下成长。”小宇妈妈对记者说。

  案例2:早早买房为千金置办嫁妆

  父母心态:希望孩子择偶不为物质所困

  出生于1996年的“深二代”小婷,目前在广东一家高职院校读大三。早在去年,父母就已经为其全款在龙华购买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小婷祖籍潮汕,父母是来深打拼的“深一代”,家境殷实。虽然家里还有个哥哥,但对这个闺女,父母可是更加宝贝,从小都是富养,早早地为其买房就是给小婷置办嫁妆。

  “就当是投资,反正嫁妆都要给的,我们从小对小婷物质上都比较纵容,买房不算啥,小婷名下目前还有两个铺头。”小婷爸爸告诉记者,富养的目的就是希望小婷找对象的时候不短视、不被一时的物质吸引所蒙蔽,可以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责任编辑:陈楚潺

相关阅读

地价上涨仍是大势所趋

2016年下半年地价走势,我认为仍将保持温和上涨的走势,全国房地产政策基本面不变,需求侧的支持是房企溢价拿地的最根本动力;随着下半年一线城市优质土地供应增加,随着高价地块的出现,开发商的投资积极性也会相应提升。

下半年去产能任务面临三座大山

规模千亿的国家去产能资金(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相对庞大的钢铁产能而言或是杯水车薪,当前推动钢铁去产能,究竟有何法治化和市场化的工具可采用?

高薪制度不可伤及企业竞争力

为了避免包括高薪酬在内的高成本成为压死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企业在选择是否一定要走薪酬的模式,要根据自己的企业实际和现实的宏观经济情况而理性决策。在当前“三去一降一补”的大环境下,大谈特谈高薪酬会让很多企业家更加迷茫与无奈。

靠做大国企推动经济已不可能

未来国有经济将进入一个客观的萎缩期,指望再依靠国有企业做大做强,来推动新一轮的国民经济增长,也是不可能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