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节能减排路径:中国皮都蜕皮记(5)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4日 18:35 南方周末

  剩下的缺口,落在了整合后的近500个转鼓头上。由于它们的继续生产继续着污染,每个转鼓必须一次性交纳10.5万元。

  就在政府官员们努力制订一个平衡方案之时,民间智慧也在迅速闪耀火花,一个类似国际流行的排污权交易式的机制很快便自发形成。

  排污权交易(tradablepermit)是上世纪末以来发达国家创造的一种治理全社会总的环境污染的最新机制,是指在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前提下,允许各污染源之间通过货币交换的方式相互调剂排污量。

  在水头,这个机制是精明的制革老板们用来买卖转鼓指标的土办法。一些不愿再从事制革或者无力购买到84个转鼓的企业,纷纷将自己原来所有的“红鼓”出售,除了获得政府的3万元补助之外,有人卖了几千元,也有人卖了2万。有人当起掮客,也有人专门买进转鼓囤积居奇。

  温州人圈子内部的高效又一次得到显现,一个月后,水头基地重新组建了39家企业,跟上一次整合完全不同的是,整个水头转鼓总数只剩下469个,每一个每天允许排放经过处理的污水30吨。到2007年7月1日,生产全面恢复。

  是不是像过去的无数次治理一样,这次也只是风头上说一说,或者一场运动?水头人其实一直在观望,即使在停产期间,也有人依然在往黑黑的河水里偷偷排放污水,甚至埋藏暗管。

  这时候,陈黎洁正衔命在顺流而下一段段清洗溪头河,不料清洗好的上游有一段总是时不时冒出污水。这一河段惟一的一个污水处理厂由在当地有名的大企业宝利所主导,但排污口却绕了很远设在尚未经疏浚的下游。一番权衡,陈决定明确将其排污口上移到上游清水中,一旦排出污水则清晰可见。自此,上游清水潺潺。不过时隔不久,宝利却在一次乱倒污泥时,被突击检查的陈景宝抓了个现行,遭到停产3月的黄牌处罚。“杀鸡总是能儆猴。”陈得意地说。如果说宝利一役显示了政府的强大决心,那么后来对另一家大企业侨信的处理则让众人服服帖帖。

  侨信污水厂的主导者是一位极受当地人尊敬的制革老板陈钦雄,人称“老大”,是水头制革协会会长,在一次同行工厂的火灾中曾鼎力相助受到当地人交口相赞。但就在前不久,污水厂工人操作失误,导致一些污泥排放入河,尽管陈马上采取措施挽救,却依然同样被处以停产3月的处罚。污水处理厂一旦停产,与之相连的5家制革厂则别无选择只能停工。

  “两次死亡法则早已经定下规矩,第一次违规停产3月,第二次就是关闭,”陈景宝说,“无论是谁,都要服众。”

  这一年,水头所有制革企业工厂里全部安装了摄像头,管道上加装流量计,环保分局的大屏幕上可以随时进行监测。年底统计显示,水头制革每年静态损失利税1.5亿,影响工业增加值增速15个百分点以上。同年底,水头基地通过省级验收,成功摘帽。听到这个消息,陈景宝的眼眶都红了。

  1月8日,记者看到,有些青黄但透亮的河水,在溪头河枯水时期有些干涸的河床中奔向鳌江,空气中闻不出异常。

  产业升级

  看到制革业的发展已经到了头,卖掉了转鼓的水头人,纷纷做起了水污染更小、但附加值更高的皮带。现在,全世界每7条皮带中,就有1条出自这里。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