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高楼价下的隐忧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7月12日 05:29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 程胜 孟繁龙

  今日的深圳楼市,对一些收入数千元、适逢婚龄急于购房的年轻人来说,宛若心向往之,又难以企及的“天上的街市”。他们在MSN上不断变换自己的称号,从“五年不买楼”,直至“逃离深圳”。

  均价万五的楼价,对年薪十万以下的打工者来说,绝对是沉重压力。凑足了首付,也要被按揭压为房奴。当然,在深圳这个经济发达的城市里,年轻人无力购房很正常;但若楼价快涨一路不回头,必然有更多白领、精英们将抱怨转为行动,或者有点积累之后,选择生活成本低的城市发展。一旦人才流失,必将削弱深圳的长久竞争能力。

  这里之所以称之为“隐忧”,是因为按照通行理论,竞争力高的城市往往

房价也高,竞争力低的房价也低。只有一个城市的房价过高时,才会增加企业商务成本,导致资金外流和外部资本进入放缓,造成人才外流,以至竞争力削弱。由于深圳作为“特区”、毗邻香港的独特性,目前无法断言深圳的房价是否“过高”,所以对城市竞争力是否面临削弱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但在已有判断深圳楼价将与香港接轨的高涨气氛中,提高警惕总无大错。

  或许有人说,香港楼价之高人人皆知,如今还不是欣欣向荣。事实上,由于地产价格过高,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一些企业迁至成本较低的广州、深圳等地,造成了香港制造业的萎缩。

  国际投行也担忧警告港人以高楼价为经济支柱有问题,可能会削弱企业精神及降低出生率。今日香港之繁荣,很大程度赖于背靠大陆经济,实现了金融资本市场的突飞猛进发展。

  深圳目前肯定不能与香港平起平坐。虽然,这座城市“向香港学习,为香港服务”的定位明晰,也确立由高科技、物流、金融、文化等高附加值的,受房地产价格成本的影响相对较小产业支撑城市发展,一些制造型的中小企业开始外迁东莞、惠州。但这种战略转型不会一蹴而就,在与京沪等大城市的发展竞争中,吸引各方面人才的任务仍然艰巨,若房价持续上升,对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必然有负面影响。

  当然,长期来看高房价地区都是竞争力最高,因房价引起的劳动力的变化大多数短期波动。深圳目前正处于发展重要阶段,人均GDP即将率先全国达到1万美元,应当保持高速且和谐的发展,成为全国的样板。若不能平抑楼市热潮,未来出现暴涨而后大挫的情况,亦对城市形象有损。

  部分深圳房地产公司

  证券代码 简称 昨日收盘价

  000029 深深房A 6.62

  000011 深物业A 9.68

  000009 S深宝安A 10.37

  000002 万科A 21.2

  000006 深振业A 25.76

  000031 中粮地产 26.2

  000042 深长城 30.9

  600383 金地集团 35.53

  000046 泛海建设 40.2

  000024 招商地产 53.41

  制图:成静卫

  中国证券报同日相关文章:

  调控拳连环出击 深圳政府能否按住楼市牛头

  四问深圳楼市

  半年涨四成 深圳楼价演绎特区速度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