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干部评国资委改革:方案革自己命出台速度能快吗(3)

2014年03月05日 07:45  《中国企业家》杂志 

  不过,出于稳步推进等多方面考虑,最终还是建立了国资委与央企之间的直接监管体系。时至今日,直接监管带来了不少问题,许多央企感觉国资委管得过死、过严,和原来的行政化管理没有什么区别。

  “由直接监管,再到管资本与间接监管,必须要走这个过程。”秦永法说,2003年现有国资体系未建立之前,国资监管是九龙治水,那个时候的国有企业经营好坏一个样,没有机构进行考核和奖惩,导致亏损加剧,直接管理是有好处的。此后,李荣融通过摸清家底、确定主业、兼并重组、对标世界500强等几步,才逐步将央企推向了2008年的高峰。

  

  如今,把最初建立中间层的设想付诸实施,进一步推动政企分开,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就是,国资委退出直接管理后,央企管理谁来接替?国资委的间接管理如何奏效?

  “要在董事会里,形成制衡一把手的力量。”王志钢说,实质上就是推动央企治理结构更加科学。

  一把手,在中国是一个极富政治含义的词汇。一定程度上,一把手代表着绝对的权力。多年来,“一把手负责制”盛行文化下,央企“内部人控制”的情况最令国资委担忧。

  “做重大决策的时候,不管参加决策的人是多是少,有两个问题:第一,内部团队有上下级关系。第二,企业内部团队分工的关系,你分管的他不好说话,他分管的事儿你也不好说话。由于企业内部这种非常错综复杂的关系,到最后大家都不说话了。”上述央企人士对《中国企业家》表示,一把手负责制最后就成了一把手个人的决策,这样的风险很大,央企重大决策失误,都会发现这样的问题。

  比如,中远近几年巨亏,既有行业不景气问题,也有经营决策问题。知情人透露,高运费的时候,中远长租了大量运输船,实际班子内是有不同意见的,但时任中远集团董事长的魏家福很强势,其他人就不好说话。

  目前,国资委对所有央企统一监管,经过分类后未来可以对不同类别的企业进行分类考核,竞争类有一个竞争类的考核指标,公益类有公益类的考核指标,保障类的就有保障类的考核指标。

  秦永法说,再走到一种程度,社会体系很完善,诚信体系很健全,分类考核也不考核了,就由企业董事会进行考核,市场化聘用,市场化薪酬,市场化考核。但是,这个需要有前提,即这个董事会得好使。

  然而,董事会——这个在民企、外资企业中最基本的治理结构,在112家央企中却并不健全,目前只有58家央企进行了董事会试点。

  国资委内,推行央企董事会试点工作的负责人之一就是秦永法。这一试点工作的核心是,帮助央企建立董事会,并在董事会内派驻超过一半的外部董事,以此来制衡一把手决策。

  “你搞什么老人院?”秦永法回忆最初他进行这项探索的时候,很多人并不理解,尤其是他聘请了很多退休的央企管理者做外部董事。

  熟悉这项工作的另一位国资委人士向本刊表示,聘请这些央企退下来的老同志原因很简单,第一,这些人做过企业,有商业直觉;第二,他们有时间,不像学者那样经常走穴;第三,他比现在待岗的人年纪都大,长辈对着晚辈说话没有心理障碍;第四,他们退了,没有追求了,没有追求的时候才敢说实话。

  然而,符合要求的外部董事并不好找,这直接阻碍了董事会试点的进度。在该人士看来,我国人才融合度很低,教授一辈子是教授,做企业的一辈子做企业,鸿沟太深,不像国外,今天是教授,明天被企业聘去当董事甚至总经理,能在一个很大范围内循环。

  如今,随着国企深化改革和混合所有制,央企董事会试点变得急迫。国资委放权后,有没有一个坚强和完善的董事会至关重要,“授权给董事会的话,董事会有没有能力来接纳?”张政军说,目前央企董事会里一半是外部董事,其他的很多地方企业董事会里面外部董事人数更少,没有达到一半,有的甚至只有一个人,你授权给他,考核、薪酬、任免都交出去,很可能给国资造成损失。

  不过,即便董事会试点全面推开,还是有许多人对于新一轮改革前景不乐观,“国有企业改革有个前提,因为它是国有,所以要求执政党和政府,政治上比较清明,如果政治不清明,国有企业绝对没希望。”

  自我革命

  现在,正是考验国资委的一个关键时刻。

  据说,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具体方案已经分配到国资委各个局,并形成了一份初步方案。

  “关键是国资委上层要特清楚,得拍板。”接近国资委的人士表示,现在改革的动力都是上面压下面,尤其是在企业对改革前景缺乏把握的情况下。

  过去,国资委受到央企抱怨最多的是考核与管理方式。而伴随着国企深化改革和新秩序的建立,国资委自身也到了必须做出改变的时候。

  

  “只要看一下考核结果就能知道,这么多年有没有一户规模小一点儿的企业得到过A?没有。”上述人士表示,这种考核方式就是引导央企做大,为什么盲目扩张?国资委引导出来的。

  张政军也认为,国资委过去对央企的考核主要围绕财务绩效为中心,包括规模、利润等,虽然近几年把规模和利润的比重大大压缩,转化为EVA(经济增加值),但EVA仍然是一个财务绩效的概念。

  对央企来说,比财务考核更难应对的是来自不同部门的各种任务,“李荣融刚上来时,反复强调国资委不当董事长,不能批项目,但后期发现,管不住。国资委有18个局,每个局都想把自己的工作做实,企业就一个点,它要接受你18个局的指示,而且18个局的安排方向可能是不一致的,甚至可能相反,怎么实行?”上文中的国资委内部人士表示,一直以来国资委其实是一个“拼凑”的机构,人员来自中央企业工委、国家经贸委、财政部、中组部等,价值取向不同,到现在为止这几条线仍然有分别。

  除了改变考核方式和内部达成统一,国资委真正的挑战是,未来国资管理三层架构下,需要与央企建立新的关系模式,也就是管资产变成管资本,不能在管理上一竿子插到底。“关系的改变,让国资委与央企的相处方式也随之变化,过去我一个电话给企业,说你干什么干什么,未来不行了,得通过国资代表到董事会说。你和国资代表之间应该是怎样一个对话方式,它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有什么样的权利、责任,这些是需要研究的。”王志钢说。

  张政军认为,面对新一轮国资改革,一是国资委的定位要调整,过去国资委管企业管的事太多,管的不深,就400多人怎么可能管深呢?所以要把管理的范围缩小,把每个地方深化,才能有效化;二是成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将国有资本投向关于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三是分类监管,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通过界定不同的治理模式,使企业运作更有效,不仅仅满足股东的回报要求,也要保障国计民生。

  不过,国资委退出直接管理并不意味着放弃管理。该国资委人士说,上海之前搞了一家资本运营公司,他问对方资本运营公司有什么权利,得到的答案是“一管都不管”,就是除了管股权什么都不管,“当这个企业的老总有点难受。”他说,如果不通过国资委来做工作,“一管都不管”的资本运营公司,到底能起多大的作用?

 

上一页123下一页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正直播马来西亚航空飞机失联事件 专题
  • 体育广东生死战尤纳斯未来京 俱乐部否认下课
  • 娱乐奶茶妹妹曾恋清华才子 刘强东为情瘦身
  • 财经房企老总反击三四线楼市崩盘论:好局开始
  • 科技比特币之父:神秘身份与虚假投影
  • 博客马航持假护照乘客劫机可能性多大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高校分皇后妃子 网友感叹母校是容嬷嬷
  • 张明:中国会出现经常账户逆差吗?
  • 刘纪鹏:中国股市雾霾下的认识差距
  • 曹中铭:蓝筹T+0将造就新的不公
  • 叶檀:不要轻信牛市论与崩盘论
  • 董登新:中国经济仍会平稳前行
  • 易宪容:中国房地产崩盘概率有多高
  • 张化桥:中国根本就没有外汇政策
  • 钮文新:谁在摧毁股市?各类宝有嫌疑
  • 金岩石:A股目前是黎明前的黑暗
  • 水皮:余额宝大战 谁是吸血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