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清:跟随加息是亦步亦趋 脱离基本面混乱预期

  新浪财经讯 12月14日消息,据央行网站消息,为对冲税期和月内MLF到期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的影响,满足金融机构合理的季节性流动性需求,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基本稳定,人民银行于12月14日开展逆回购操作500亿元,同时开展MLF操作2880亿元。此外,中国央行还分别上调公开市场7天、28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至2.5%、2.8%,此前分别为2.45%、2.75%,为今年3月来首次。

  央行负责人表示,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是通过央行招标、交易对手投标产生的,本身就是市场化的利率。岁末年初银行体系流动性需求较强,公开市场操作投标倍数较高,利率随行就市上行是反映市场供求的结果,同时也是市场对美联储刚刚加息的正常反应。此次央行逆回购、MLF利率上行幅度小于市场预期,但客观上仍有利于市场主体形成合理的利率预期,避免金融机构过度加杠杆和扩张广义信贷,对控制宏观杠杆率也可起到一定的作用。实际上,无论是美联储的公开市场操作,还是人民银行过去长达二十年的公开市场操作,大部分时间中标利率都是动态变化的。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不能体现市场供求有上有下,会造成市场套利和定价扭曲。目前货币市场利率显著高于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此次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小幅上行可适度收窄二者之间的利差,有助于修复市场扭曲,理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对此,海清FICC频道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博士表示,OMO利率与货币市场利率脱节问题确实需要修复,但是选择目前的时点进行上调利率加息“值得商榷”,主要原因包括:

  其一,央行重启加息与“大资管新规”、“房地产长效机制”政策调控同时推进,可能面临政策叠加的风险。由于“大资管新规”对银行理财、金融体系都将造成较为明显的影响,而推进房地产长效机制还会影响房地产对经济的支撑,因此,央行紧货币政策、金融严监管政策、房地产去刺激政策周期同时进行,可能会带来政策叠加的风险。

  其二,中国基本面高点显现,经济下行阶段与加息周期同行,会导致市场预期紊乱。2017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经济的高点逐渐显现,经济基本面正逐渐步入下行阶段,中国央行选择当前脱离基本面的重启加息,将有可能会导致市场预期的紊乱。

  此次11月经济数据出台,11月工业增加值数据仅为6.1%,较前值进一步下滑,再次验证2016年这一轮经济复苏的高点已过,2017年尾声经济步入下行阶段趋势确立。从细项来看,1-11月房地产投资较前值回落0.3个百分点,反映出11月单月房地产下滑非常明显。同时,在经济拐点出现的情况下,消费的顺周期性也导致了社会消费同比数据的回落。总体上,我们此前判断,2017年经济“前高后低”得到充分验证,中国经济正步入下行阶段。

  其三,中国央行跟随美联储加息信号明确,可能会导致市场对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独立性存疑。12月美联储选择上调利率,中国央行跟随美联储加息,难免不会让市场存在跟随美联储加息的印象,可能会导致市场对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独立性存疑。

  总体上,邓海清博士认为,尽管中国央行对于利率的修复是必须的,这可以避免新的“堰塞湖”产生。但是,中国央行没有必要亦步亦趋,应该是以国内基本面和监管政策为选择,而不是留下燕塞湖后,被动跟随外部央行的操作去修复。央行选择在当前经济下行阶段、监管等政策频出的时间点重启加息,加息时间点“值得商榷”。

  邓海清博士进一步指出,2018年最好、最确定性投资机会是利率债,当前债市的唯一制约债券的因素是监管落地。当前的债券市场正处于第二阶段“负债-资产再平衡切换进程”的尾声,经历资产负债再平衡之后,未来“负债荒”将逐渐缓解,同时长期来看投资债券资金成本系统性下降的情况下,债券市场重迎牛市、且下行空间被深化。目前来看,债券市场由熊转牛存在两种路径:

  第一、经济下滑得到数据验证,导致金融去杠杆措施软着陆,债券市场配置价值转为为趋势性机会;

  第二、从长期来看,监管政策对债券市场冲击的逐步结束,债券需求端将由表外转向表内,一方面银行体系投资债券的资金成本将系统性下降,另一方面资产端,企业层面打破刚性兑付,带动融资需求系统性收缩,推动债券市场“由熊转牛”。

责任编辑:王嘉源

热门推荐

相关阅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