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7月29日15:33 中国证券网

  28省公布上半年GDP 22省增速跑赢全国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梁敏)继全国经济半年报出炉后,地方也相继公布今年上半年经济数据。据中国证券网记者粗略统计,目前已有28个省份公布了上半年GDP数据,其中22省GDP同比增速高于全国6.7%的平均水平,重庆、西藏GDP同比增速均为10.6%,并列全国第一。

  上海、北京、吉林GDP同比增速则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均为6.7%。目前增速最低的是山西,经济增速为3.4%。

  新经济带动重庆贵州高增长

  重庆、西藏、贵州上半年经济同比增速分别为10.6%、10.6%、10.5%,是目前仅有的保持两位数增长的省份。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重庆连续十个季度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贵州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勇分析称,在全国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之下,重庆、贵州经济之所以保持较高增速,一方面是因为经济体量小,基数低,另一方面则是这些省份经济有新的增长点。比如,重庆现在正在加快推进七大百亿级的产业建设,贵州则力推大数据、大旅游等。

  来自两省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点。据重庆统计局数据,上半年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5%左右,这个速度比全市的工业增长速度高出了15个百分点,而且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到了15%。

  在重庆力推的七大产业中,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和生物产业一共实现了133亿元的增加值,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占比达60%。

  贵州统计局数据则显示,上半年,该省大数据、大旅游、大生态相关投资快速增长。与大数据相关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完成投资40.1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2%;与旅游相关的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分别完成投资76.89亿元、56.6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9%、41.7%;与大生态相关的生态环保产业投资490.26亿元,同比增长79.0%。

  工业低迷拖累京沪GDP增速

  北京、上海两地上半年经济增速均为6.7%,与全国持平。

  近年来,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京沪两地经济增速基本都维持在6.5%-7%的水平。这是经济增长潜力的体现,也符合两地经济调控目标。今年北京设定的经济增长目标为6.5%,而上海则是6.5%-7%的区间目标,值得注意的是上海曾一度取消GDP目标设置。

  尽管经济总体运行平稳,但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京沪两地近两年工业经济很是低迷。

  据两地最新统计数据,上半年北京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1.7%,大大低于全国6%的平均水平;上海工业生产增速则持续负增长,1~6月份为下跌4.4%。

  东北经济或继续垫底

  在全国几大区域板块中,东北地区一直是表现最差的一块。

  东北三省一直是经济数据披露最晚的省份,目前仅有吉林公布上半年经济数据。数据显示,上半年吉林GDP增速为6.7%,这一增速较一季度回升0.5个百分点。

  从过去几个季度数据来看,在东北板块中,吉林一直处于增速领先地位,一季度增速为6.2%,远远好于黑龙江的5.1%,以及辽宁-1.3%的增速。

  尽管黑龙江、辽宁两省GDP数据尚未公布,但从工业生产数据来看,两省经济难言改观。

  数据显示,上半年,黑龙江工业生产增速为1.9%,而辽宁工业生产增速则为负增长7.7%。

责任编辑:王嘉源

相关阅读

香港证监会“夺权”港交所?

不论哪一个监管机构主导上市审批,提升港股市场素质最终仍需落实到企业管治的改善和规范中来。改革上市架构,在推动改革的漫漫长路中,只是第一步的尝试,未来无论法律条例的修改,监管和执法的加强,还是投资者教育的改进,无处不关键,也无处不艰难。

商务部为何棒打“美年大健康”

假如商务部这一大棒狠狠砸下来,不是打蔫了“美年大健康”,而是窒息了中国医疗市场健康发展的活化因子、消解了医疗服务及健康管理市嘲供给侧”改革能量,中断了医疗服务市场多层次需求与多层次供给的有效循环。

华润才是结束万科宫斗的钥匙

很久以来,华润并没有太多的声音,可能是囿于央企的身份吧。但王石主动敲门来了,华润该如何表示呢?一扇门关上,另一扇门快要打开了!

日元为何能成为避险货币?

半年来,日元对人民币的涨幅已接近30%,促进了人民币在没有对美元大幅贬值的情况下有序释放了对一篮子货币的贬值压力,并通过改善贸易条件推动了中国出口的企稳。在日元币值趋稳之后,一旦美联储加息预期重启,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压力可能再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