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地方债将挂钩财政存款 银行认购积极性或提高

2015年05月07日 01:34  每日经济新闻 微博 收藏本文     

  地方债挂钩财政存款?银行认购积极性或提高

  ◎每经记者 袁君 发自上海

  5月6日,有外媒称,中国部分城市政府推出支持地方债新措施,通过增加地方债作为当地国库现金定存质押品,来帮助提高地方债吸引力。

  沪上某银行内部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将地方债和财政存款挂钩确实有助于提升银行认购的积极性。

  但也有专业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此举对于提升地方债吸引力仍效果有限。毕竟,当前银行存款流失严重,并无太多流动性去购买地方债。

  银行人士:利于解决流动性问题

  据彭博援引不愿具名知情人士称,中国至少有5个城市政府4月已推出新政,通过增加地方债作为当地国库现金定存质押品,来帮助提高地方债吸引力。

  所谓国库现金定期存款,是指将国库现金存放在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提供质押后获得存款并支付利息的交易行为。

  今年2月,上海市财政局公告表示,该局将会同央行[微博]上海分行在2月5日开展400亿上海国库现金管理招标,期限为6个月,采取公开招标方式确定定期存款商业银行。此前,北京市也进行了300亿元的市级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操作。

  据路透社此前消息,财政部今年批准了北京、上海等六个省市地方政府进行地方国库现金定存招标试点。

  按照《上海市国库现金管理操作细则》的规定,存款银行取得该市国库定期存款,应当以可流通国债为质押,质押的国债面值数额为存款金额的120%。“增加地方债作为当地国库现金定存质押品,实际上是将地方债和财政存款挂钩,用地方债来换取财政存款。”前述银行内部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种新措施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银行认购地方债的积极性。“因为之前大家对地方债有一个顾虑,认为其流动性较弱,用于质押回购融资的接受度较低,但如果将其拿来向财政部换财政存款,有利于解决流动性问题。”前述银行内部人士表示。

  除了将地方债和财政存款挂钩,前述银行内部人士还表示,要想处置地方债,还可以让银行作为通道,央行来承接一大部分,即央行通过允许抵押地方债来向商业银行提供流动性。

  专家:需央行配合大规模降准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银行对于承销地方债的积极性普遍不高。

  前不久,首批地方债置换发行遇冷。4月23日,原计划江苏省在北京公开招标发行首批648亿元一般债券,然而结果确实发行的无限期延迟。5天后,财政部发布了《关于推动地方财政部门履职尽责奋力发展全面完成各项财税改革管理任务的意见》,其内容之一是要求加快地方债券的发行。

  据申万宏源判断,江苏省地方债发行延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发行人和承销商对于发行价格存在较大分歧。

  除了流动性较弱,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地方债遇冷说明两方面问题,一是地方债收益水平低,对投资者缺乏吸引力;二是各地方政府的信用水平存在差距。“非市场化因素是影响金融机构认购积极性的主因,未来需要进一步地推进方债的市场化,地方债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才能够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宋清辉说。

  据了解,今年地方债总规模将为1.6万亿元人民币,包括1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置换、新增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000亿元,以及5000亿元用于弥补地方预算赤字的地方政府一般债券。

  针对上述外媒最新报道,也有专业人士指出,将地方债和财政存款挂钩,对于提升地方债吸引力仍是杯水车薪。

  中信建投首席宏观分析师黄文涛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首先,由于地方债的价格太低,对银行来说没有吸引力;另一方面,银行存款流失严重,并没有太多流动性去购买地方债。

  在黄文涛看来,“地方债的收益率要有所提升,只要比国债高几十个基点就有一定的吸引力。同时,还需要央行配合进行大规模降准,向银行释放流动性。”

文章关键词: 地方债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李克强:开证明“你妈是你妈”是天大笑话
  • 体育欧冠-梅西两球巴萨3-0拜仁 西甲确认停摆
  • 娱乐外围女造假扮明星 用微信群卖淫被逮捕
  • 财经养老金预计发放年数低于预期余寿8年
  • 科技中电信通报15起违规案:设小金库和嫖娼
  • 博客成都女司机如果在美国会更惨吗?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80后男生毕业两年第七次考公务员失败
  • 专栏李银河:官员通奸与任职资格的三种关系
  • 易宪容:央行货币政策才是股市主宰
  • 陶冬:15年前纳斯达克泡沫对A股启示
  • 徐斌:股市重挫 央行会降准降息吗
  • 余丰慧:5大行快醒醒 躺着赚钱不行了
  • 钮文新:货币政策“关键性变化”
  • 叶檀:京津冀一体化破解北京虹吸效应
  • 刘光宇:楼市成交暴涨能持续几天?
  • 朱大鸣:股市大跌的四个深层玄机
  • 易宪容:A股暴跌为常态
  • 徐斌:改革牛与大水牛让股民脸变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