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犁:现有存量房完全可以满足目前住房需求

2014年07月05日 14:48  新浪财经  收藏本文     
西南财大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新浪财经 魏钦涛/摄 西南财大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新浪财经 魏钦涛/摄

  新浪财经讯 “朗润格政论坛:激辩房地产市场前景”,于7月5日在北京大学举行,多位专家学者参与论坛,共论房地产市场的走向。西南财大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主任甘犁[微博]教授在论坛上表示,经过调研,未来五年,房地产新增需求约895万套,但实际供给将达到1600-2000万套,现有存量房完全可以满足住房需求。

  以下是甘犁发言实录:

  谢谢黄教授,谢谢组织者给我们这么一个机会。我今天谈一下关于房地产市场方面的情况,住房空置率和住房市场趋势。从6月10日发布这个报告以后,我们得到社会各界的一些关注。今天的PPT关注的有一点点,跟原来发布的有一点点不同,但是都是细微的。

  我分了几个部分,我讲一下2014年第二季度的住房市场形势,这是最后要谈的。住房拥有率非常高,而且涨的很快,城镇地区我们在2014年3月住房拥有率是89%,这个包括我住在城市的农民工在农村有房子,这是包括他们的,是城镇居民,城镇常住人口的自有住房拥有率。

  这个住房拥有率远远高于发达国家,OECD国家,我这个比是城镇地区和OECD国家比高出很多。高在什么地方?高在年轻人,我们自有住房拥有率在中老年人方面是有差距,但是没有那么大。年轻人就很的差别,美国只有36.8%的住房率,我们是80.9%。这个比发达国家要高一点,我们找了几个国家做例子。

  这是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就是在城镇地区的居民,住在常住地区的居民包括农村,包括进城的人也包括城市户籍的,这些人他的自有住房拥有率多套的是21%。这个多套房部分在城镇在农村的房,比如是我在北京有一套房子,我在老家、农村有一套房子,这个也算是多套房。

  那么什么样的家庭拥有多套房?很简单,一个是跟收入水平相关。在中国城镇家庭最有钱的1%的家庭,他的自有住房拥有率是53.1%,超过了50%。另外家庭是否经历过拆迁,是否拥有成年子女,这样的家庭多套房拥有率可能高一些。比如说拥有成年子女的是22.6%拥有,没有的只是16.4%多。

  实际上刚需概念是非常清晰的,什么叫刚需?这边学过经济的肯定知道这个弹性系数,它很小,这就是刚需。我们现在把刚需定义为三类,第一类是无房家庭,没有住房的家庭为刚需,这个大家都比较同意。第二类和第三类大家比较有争议,但是我们还是宽泛的定义为是这样。第一个是人房分离,比如说我在北京工作,但是在北京没有房子,我在外地有房子,这个我们叫做人房分离,我们把它算成刚需。另外就是分家需求,就是啃老族,跟父母住在一起,自己觉得自己没有房子,但是统计意义上你是一个家庭,所以你算是有房子的,那么这些年轻人说我们是被有房,我们把它拆出来,区分出来。

  那么这个情况是这样,从无房的家庭,我们从2011年8月第一次查,到2014年3月无房家庭比例从15.2%降到了10.8%,分家需求从7.3%增加到7.8%,总的中国总需求从28%到22%,人房分离是5.8%到3.7%,所以我们对刚需是有一个比较宽泛的定义。

  另外是改善性需求,这是住房过程中大家反复谈到的。改善性需求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一个是房子老和旧。如果你在现有房子住够20年以上,我认为你有改善需求,因为这有原始数据在这儿,这个数据是可以调整的,就是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这个数据来进行自己的定义。20年以上是第一类,住够5年以上,但是你房子小,人均居住面积是低于本省人均面积中位数,这两位我们算是有改善性需求。排除掉年龄比较大的,我们认为改善需求不是那么大的,比如说60岁或者60岁以上的我们排出掉,这样算下来城镇有13.1%的家庭有改善性需求,这也是很大的比例。

  我们同时看到13.1%是改善性需求,那刚需是24.6%,那能不能买得起房子呢?

  第一我们看这个家庭的资产能否负担30%的首付款,或者说换房家庭现有的住房资产是不是足以支付2012年本省新房的均值。这两类可以看到3.1%和3.9%。

  第二类是按照住房房价收入比看的,我们取了三种,是3倍、6倍、8倍。不同的算法,负担的比例会有变化。

  第三类,如果你想办法把首付付了,我们看到你家庭月收入是不是能承担你的房贷,我们用30%、40%和50%来算,不同的算法有不同的负担比例。

  最后,可以看到这是个总结,基本上简单的说我们认为过去3天当中,刚需住房需求当中未满足部分在显著降低。低收入家庭未满足刚性需求旺盛,13.1%的家庭有潜在改善需求。不同的算法潜在的刚需和潜在的改善需求,其中18%或者39%能够被满足,那么这是没有房子的刚需家庭相对来说是比较穷的,当然不是所以的,这是我们计算的刚需满足的情况。

  第三是空置率,空置率首先有一个定义的问题。简单讲我们空置数据是怎么来的,我们空置数据来自两套不同的来源。第一套是韩教授讲的就是我们排空的过程中,这个房子没人了,有这样一个计算。第二种就是我们问了每个家庭有多少套房子,每套房子问了是不是自住的,是不是租出去了,如果没有自住也没有租出去那就是空置的,我们不知道空置了多长时间。第二个情况比如说你在香山买了套房子,偶尔去一趟,那香山的这个房子就算作空置,这是我们整个空置的定义,就是把它讲的清楚点。

  那空置我们专门把它分成了两类,就是所谓首套房空置和多套房空置。比如说我在北京工作,在成都有房子,那这样就算是首套房空置,这之前是5.1%。2014年的时候,那空置比例我们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比如说美国的空置率是有一些争议的,我们没有列出来。

  总体空置率东中西部是比较相似的,那东部单套房空置率要低一点,就是在东部有房子到中西部打工的情况比较少。三线城市它的空置率高于一、二线城市,但是一线城市首套房空置率非常低只有3%,18.2%是多套房空置。另外在六大城市当中,就是我们的空置率现在在六大城市比如说北京、上海、天津、武汉、重庆和成都,这六个城市重庆空置率最高,北京上海空置率相对低一些,18.5%和19.5%,首套房五空置率只有2.9%。成都首套房空置率比较高,有9.2%,这是我们数据反映的一个特点。

  按商品类别这比以前的数据更细了一点,中国城镇住房是很复杂的,商品房集中了一部分。在最下面一行是存量占比,就是目前在我们整个城镇住房当中,这个城镇是国家统计局定义的城镇。9.7%是拆迁换房,自建房18.6%,这是我们全国不同类型房子的空置率。

  商品房的空置率是大家比较关心的,一线城市商品房空置率是18.4%,远远低于二线或者三线城市。我讲一下我们三线城市的定义,是出了一线二线之外的所有城市、城镇都叫三线城市。你会看到18.4%是这样的数字,相对来说低不少。小产权房现在的空置非常严重,买了以后我们小产权城镇占比是6.5%。那么按建筑面积,你会看到空置房比较大的是90—150平米的他的空置率是最高的,达到25.5%和26.1%,其他小户型的空置率要低一些,大于150平米的房子空置率也相对于低,但是也不低,19.4%,这是从住房的面积来看。

  原因,首先是收入,为什么家庭会有空置呢?首先是收入,然后看投资风险和偏好,第三个看到工商业,最后看适龄未婚男性。如果你家里面有适龄未婚男性,这个工资比例是28%,没有的是23.9%,这个是房价比。

  最后是一个总结,这个总结实际上反映了我们各种不同的因素对空置率的贡献程度。比如说收入提高,教育水平提高,他的空置率都有些正面的影响。适龄结婚男性这个是大家都在谈到很多的丈母娘经济,它增加了2.2个百分点,统计上很显著,但是在经济意义上没有那么重要。

  投资风险和首套房收益相对来说动空置率的贡献率很大,比如说投资风险偏好强的家庭增加5.3个百分点,房价租金比每提高1倍增加6.1个百分点。最后一个影响是城镇化,这一轮房地产市场城镇化的概念非常严重,城镇化痕迹非常严重,城镇化率会减少空置率,但是增加10个百分点有非常巨大的城镇化率的增加,只降低空置率2.6个百分点。它有作用,但作用没有那么大。这是我们关于空置率的一个小结。

  下面是一个风险,这是我们在整个购买住房资金当中,有一部分是自有的钱,有一部分是向亲戚朋友借的钱,还有一部分是向银行借的钱。当前的余额是43%这在空置房当中,那按照这个比例一算,相当于中国目前我们以9.8万亿为基础的话,按照目前中国是4.2万亿住房贷款沉淀在空置房里面。现在有一种说法是你把9.8取掉以后,你得到的数据可能是4.2万亿还是3万亿,这个影响都不大。

  那城镇家庭的总资产包括各种工商业资产,房地产,金融资产,汽车等等有11.8%在空置房里面。我们认为这是社会资源的一个巨大浪费,对个人来说不一定是浪费,因为这是他的投资,不管是理性还是非理性是他自己的一个选择,但是对社会资源我们认为是一个浪费。

  这个是我们对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一个压力测试,这个压力测试在外面重视的不太够。如果真的是房价下跌,市场会发生什么情况?谁也不知道,谁也没法判断。那我们怎么判断?我们的判断是这样,假设我们压力测试一下。就是假设房地产价格普遍降5%,那么我们看降后的价格和他购买价格的差距多少家庭,多少房子可能是亏本的,潜在亏本的。那么数据还是蛮吓人的,比如说你5%以后,非空置住房就是有人住的房子是6.6%亏本,空置住房当中有17.1%是亏本的。17.1%乘以住房总量这个数很大,当然这个家庭不一定会卖,他有自己的需求,但是至少对市场做了一个判断,这个压力的判断觉得这是蛮大的压力。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PPT,往上走,比如说到了10%和20%的空置住房这是潜在亏本的。那么对于银行来说房贷的压力不大,我们的首付比例很高,所以这个压力并不大。

  下面谈一下对空置率计算疑问的回复,最近有各种各样社会各界的质疑,我们对这个质疑是非常欢迎的。我觉得是帮助我们对这个问题理解的更加深入,所以我今天对这个问题稍微做一点回复。基本上质疑的主要点是中国城镇住房增量估算有所差距,一些研究人员对我们的增量都会有一些争议。

  我现在把这个问题大概讲一下,我们的增量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城镇住房竣工面积,在1998年—2013年期间是106亿平米,这部分我们的数据是类似的,大家都清楚这个数据,没问题。我们看我们商品房的增量,就是我们房子增量也是类似的。那么第二部分就是没有在国家统计局统计范围内的自建房,这个现在争议很大,说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自建房。

  那么自建房包括两类,我简单讲一下。第一类就是农村的住房变为城镇的社区,程度地区。就是统计局把这个编码给改了,我人没有动,我房子还在这儿,我还是农村户口,但是我这个地方因为建设的变化就变成统计局意义上的城镇地区,那么这部分房子我们估算了一下。一个是农村住房变为城镇地区,第二个是已经成为城镇地区的城镇居民的自建房。我们估算了一下总量是2900多套,大概52亿的量。

  再就是在新增住房当中有小产权的,有农村集体土地的使用权,这个是8.3亿平米,这是我们数据算下来的。拆迁面积我们数据里面,问了每一户是否经历了拆迁,哪年拆迁的,拆迁面积多少。拆迁以后我们算了一下,数据估算下来1998年—2014年总拆迁面积是23亿,新增住房面积减去拆迁面积是143亿平米,这是高于其他机构测算出来的70—80亿平米的情况,这是城镇住房的增量。那现在城镇家庭增加了7千万,房子多了143亿,那肯定有大量的房子是空着的,这是毫无疑问的,所以这是我们在总量的估算上的情况。这个比前一段时间做的会更细一点,这是我们的对比。

  那自建房是很重要的一部分,自建房是52亿平米,刚才我讲自建房分为两类,一个是农村改为城镇,7千万进城农村户籍并不是大家携家带口,扛着背包就进城了。相当一部分是带房进城,人和房没有变,但是划成了城镇地区,这是很重要的,以前好像不是特别清楚这个过程。在我们利用统计局的统计区划和城乡调查,我们调查了2009年到2013年的1048个社区和村委会,有22个由乡变成了镇,占2013年城镇社区的3.9%。这是编码变化,当然在当地的情况我们是有一些评估的,我们现在专门有这样一个项目在做城镇化的一个评估。

  第二个城镇地区的自建房有法可依,1983年和2007年国家公布的法律都对这个事情有规定,你自建的可以自报,一共是52亿平米。有的自建房条件比较好,有的条件比较差,我们不去个别分析。那条件比较差,有些机构就说这个房子是非法的或者是不是非法的,那这个是非法的房子就要搬掉,那这些人要搬到商品房里,那谁来花这个钱搬?我们确实有结构的不平衡,大量新建商品房是空着的,很多人是居住在自建房里的,这些人要搬到商品房里,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是我们学术研究即刻就可以做的,政府可能也做不到。这需要大量的经费,大量的经费,包括能不能买得起谁也说不清楚。

  最后讲一下趋势,我们有几个估计。第一个是看到可实现的刚性需求,刚才我们算了一下,我讲讲我们是怎么算的。存量房是2300万,可实现改善的住房是950万套,一共是3250套。那空置房是4898万套,待售商品房是350万套,一共是5248万套。我们说存量房过剩,但是不是所有存量住房都会一次性推向市场,不可能的。就是在这个静态时点上我们的空着的房子都有一些可承担的需求,这是第一个。谈增量,我们分为三部分。第一个我们城镇化,第二个我们新增城镇人口都长大了,第三个是拆迁征地。

  城镇化我想说一个基本的观点,中国城镇化进程在今后5年时间一定是会减少的,我们另外有一些研究可以再讲。原因很简单,农村的年轻人都已经进城了,能进的都进了。16—30岁的农村户籍中有58.7%已经进城了,31—45岁当中有46.6%都已经进城了。一些中老年人,身体不太好的人这些人进城那谁出钱?他们进来干什么?这跟以前的城镇化进程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城镇化进程不会说到70%,我们到目前这个情况是到不了70%,真正城镇化到70%要到很多年以后了,比较年老的农村户籍人口他们可能要逐渐退出来,我们城镇化的速度才会增加,所以这有个过程,不是简单的类推就可以解决的,这是我们的总结。

  那我们的乐观估计未来城镇化率是0.84%,而不是国家统计局说的1.53%,就是差不多只有他的一半,这是乐观估计。

  新增住房,我们按照0.84%城镇化率计算,新增农民工336万,拆迁242万。我们对产能估算做的更精细一些,产能按照这个图来讲,我们新增的需求大概是895万套,产能开工面积、竣工面积、算下来大概是1600—2000万套,这个比以前的数据更精细一些。从住房存量来说过剩,从住房的增量来说过剩,这是我们对住房市场一个基本的判断。

  趋势,趋势很难讲,都在讲拐点,很难讲趋势。我用一个数据表明我们对趋势的理解,你会看到这个图,蓝色的线讲的是当年新住房家庭当中首套房的比例,就第一次购房的比例。红线是当年新购房家庭当中,有一套房家庭比例,绿线是购房家庭当中有多套房的比例。这个比例在2013年开始是90%,大部分人没房子。2014年的时候这个比例基本上低于50%了,所以我们认为目前中国家庭,中国的购房不是在首套房这种刚需的驱动了,而更多的是靠投资驱动,所以你要看拐点。刚才黄教授说了,可以从价格,从交易量看。我是看购房价格中的交易量,看是不是有拐点,是这种看法。

  调控思路比较简单,我们住房有空置那就要盘活存量,减少浪费,目前来看就是多套房征税,增加多套房持有成本。免除房子税费,规范房租市场,保护出租双方利益。可能有规范出来,我们是第一次把空置率数据算出来,把他统计调查出来。所以我觉得正确的房地产调控最主要的方式还不是去限购,放开限购等等,而是把信息收集起来。你比如说北大,中关村这个地方,你把中关村这一片小区空置的情况告诉我们,要在中关村买房的人一查,这个地方空置很严重,该不该买,就可以引导大家的预期,能让大家把事情搞清楚。没有信息我怎么做决定?我只是听亲戚朋友说,听房地产开发商说?这不行,所以我觉得这是信息的披露,与引导预期的话这是最重要的。

  还有就是少建,因为房子已经多了,住不起房子的家庭怎么办?发住房补贴,这个趋势是全世界的。就是建房子的,美国有大量的保障房,不仅是没建而且是在摧毁,在炸掉。住房保障由建改租,让租房市场活跃起来,让存量房活跃起来。我的房子租出去了,如果真的是自建房卖也很困难,实际上房地产这是软着陆,如果说泡沫破灭的话,这样至少会好一些吧。其实都很简单的道理,现在房子空着,风吹草动需要钱,我马上就想去卖了,那我降10%卖不掉,降低15%,那房地产市场就垮掉了。

  我最后谈一下2014年第二季度,我们刚刚出来的数据和房地产市场的一个情况。住房拥有率持续上升,从89%城镇地区涨到89.5%,还在上升。3月份是89%,6月份就89.5%了。第二个多套房比例还在上升从21%到22.6%,买房家庭的比例相对是平稳的,售房家庭比例在上涨。前面看到的是2013年9月到2014年3月城镇是4.8%,第二季度是2.1%,时间差不多是两个月,所以这个速度比较平稳。但是卖房家庭9—3月是0.63%的比例,二季度是0.61,所以整体来说卖房的家庭比例在上升,这样整体新房交易量就在减少了,这是我们研究的一个情况,二手房交易在上升。

  那我们又问了买房家庭和买房家庭,他自己告诉我们卖房买房的动机是什么。这是比较详细的分析,改善型21%,投资24.8%,2014年同样的数据4月初的时候是比这个要低的,10%,就是投资购房加重投资型比例从10%涨到24.8%,首次购房只有22.5%,结婚分家是11.3%。

  然后我们再看卖房动机,售房动机有各种需求啊,有拆迁,居住带来的改变,债务需要现金,购买新房和其他。10%的家庭预计房价会跌要出售,一季度这个比例只有3.8%,就是大家的观念在改变,而且是在分化。一部分人是在抄底,一部分人觉得房价会跌所以他就卖,这个情况是蛮有意思的,在分化住房市场的情况,至少大家的预期在分化。

  空置率有所上涨,我们现在空置率是在涨的从22%到23%。对房价的预期,下面我会有个回答,如果是100就表明房价不会涨,高于100说明房价会涨,低于100那就会跌。平均来说房价会涨,只是从111.4降到了101.9。

  这个图给了大家一个答案,一季度8%认为会上涨很多,28%认为会上涨一点,二季度的时候上涨的比例在下降,下降一点的比例从15.2%涨到了18.6%,下降很多反而从3.0%降到2.4%,就房地产预期目前就是这样的数据。我今天就简单的把我们关于住房空置和房地产趋势给大家汇报一下,再次感谢会议组织者给我们这样的机会,谢谢。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党报3评徐才厚案:第3篇直接由中央点题
  • 体育世界杯-勒夫遭炮轰!能进八强真幸运
  • 娱乐曝张柏芝有心复合谢霆锋 与前婆婆有心结
  • 财经2.7万亿养老金空躺银行:12年缩水8000亿
  • 科技杀毒软件商赛门铁克称产品没有窃密后门
  • 博客黄佟佟:有一种神经病叫吴镇宇(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夺刀少年家属否认柳艳兵被澳门大学录取
  • 福明:上半年最牛基金经理启示录
  • 谢百三:一切经济已见底观点都牵强
  • 彭商强:A股的大牛市不能靠吹出来
  • 童大焕:全面取消限购是大势所趋
  • 易宪容:地方政府隐性救楼市风险更大
  • 陈思进:迪拜股市沦陷给中国地产警示
  • 叶檀:取消房地产限购正当时
  • 叶荣添:涨停板之路正式开启
  • 李锦:反腐为国企改革铺路
  • 余根钱:过度炒作导致温州房价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