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师挂靠乱象:考资格证只为出租赚钱

2014年04月01日 00:15  中国经济周刊 微博 收藏本文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王山山︱北京报道

  张玉婷是石家庄某环评机构的环评工程师,在化工厂做了11年技术工作后,于2007年进入环评行业,并通过环评师职业资格考试,成为一名专职环评师。跟以前的工作相比,她很喜欢现在做环评工程师的状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收入比以前高不少。

  但是,令她不平衡的是,很多人以另外一种方式“进入”环评行业:挂靠。

  考资格证只为“出租”赚钱

  陆凯(化名)是一家环评机构的总经理,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根据环保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环评资质申请指南和管理办法》,一家机构要取得环评资质,需要准备各种材料,其中“最核心也最难”的是环评师职业资格证,这证很稀缺。

  环评机构要想获得资质,或者将资质从乙级升到甲级,必须拥有规定数量的环评工程师:乙级环评机构须有12名以上环境影响评价专职技术人员,其中至少6名登记于该机构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甲级环评机构须有20名以上环境影响评价专职技术人员,其中至少有10名登记于该机构的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记者从环保部权威部门了解到,我国自2005年开展环评工程师职业资格考试以来,考试通过人数13812人,登记至环评机构或相关机构人数10734人,登记后注销人数775人。而截至今年3月,我国环评机构总数1158家,甲级192家,乙级966家。

  相对机构数量,环评师的人数却并不富余。而且,陆凯告诉记者,很多环评师并没有真的在环评机构工作,而只是把资格证“挂靠”到环评机构,根据各地行情,每年拿3万~6万元的“挂靠费”。

  如果报考环评师,即使参加培训,全程下来也不过花费四五千元,所以对很多人来说,考个证,挂靠出去,每年就可以多赚几万元,又不需要真正去做环评工作。

  张玉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当一名环评工程师很辛苦,而且挑战很大,要到各处去看现场,要不断更新各种相关知识。

  陆凯说,对环评机构来说,真正养一个有资质的环评工程师每年可能要十几万甚至二十几万元的劳动力成本,远不如几万元借个证实惠。至于实际谁去干环评这件事儿,那就看各家机构自己的路数了。

  资格考试催生造假产业链

  根据环保部的管理办法,报考环评师需要相关专业的学历证明、按不同学历1~7年不等的工作经验,很多人没有相关工作经验,于是,催生了专门为报考者开假证明的中介机构。环评师考试的内容又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市场上便出现了培训机构。加上“挂靠产业”,一个环评师职业资格考试就衍生出一条产业链。

  2013年10月底,环保部公布了34家环评机构和58位环评工作人员的违规行为和处理决定,其中环评机构“借证”和环评工作人员“提供虚假材料取得环评工程师登记”的占近一半,环保部给予这些机构和个人取消资质、限期整改和撤销登记等处罚。

  “这个市场从头到脚都乱,完全没有发挥环评应该有的作用。”陆凯说。

  史于稚,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自然资源研究和服务中心公益律师,他帮助刘玉英打赢了申请污染企业信息公开案件,却依然看不到这家企业环评报告。他对《中国经济周刊》说:“根子还在《环评法》,希望能快点修改这部法律,这部法不光是惩罚力度不够,整个设计就是个过场:比如,项目建设时没做环评的,后来补上就行了,这简直是交钱就行,成了环保部门获利的工具,滋生了各种权力寻租行为。”

  环保部今年3月公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管理的意见》明确指出,对在资质申请中隐瞒有关人员情况或提供虚假人员材料的机构,一律不予批准资质,相关机构一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资质;对已取得资质的,一经发现,一律撤销资质,相关机构三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资质;对隐瞒个人情况、虚报本人全职工作单位的相关人员按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理,并纳入从业人员信用信息系统。

  环保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副总工程师任景明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诚信体系问题,包括从业人员个人诚信和专业机构如环评单位的诚信体系。现在环保部加大对违规单位和个人的曝光力度,轻者停资质半年、违纪严重就直接取消资质,还是很有震慑力的。”

分享到:
收藏  |  保存  |  打印  |  关闭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

0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
  • 新闻总后勤部原副部长谷俊山被提起公诉
  • 体育马布里:开始建王朝 闵鹿蕾:打广东更刺激
  • 娱乐独家解读文章夫妇微博声明:道歉求弥补
  • 财经四川富豪刘汉靠政治身份暴力敛财400亿
  • 科技阿里巴巴53.7亿港元投资银泰商业集团
  • 博客文章自曝出轨马伊琍真原谅了?(图)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中国大学政要校友榜揭晓:北大居榜首
  • 张化桥:增加货币供应量 伤害股市
  • 叶檀:银行资产是重组还是粉饰?
  • 刘杉:京津冀一家亲 我们都是河北人
  • 陈浩武:改革分配制度 化解公平危机
  • 何太极:如何参与国资改革盛宴
  • 说钱:1949以来运气最好的10个城市
  • 陶冬:日本改革缺动力
  • 孙立坚:人民币汇率贬值何时了
  • 玉名:自贸区第二波炒作要点分析
  • 姚树洁:习近平为啥不访问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