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家央企掌门人盘点:半数有政府工作背景

2013年11月06日 07:18  新文化报 

  【推荐阅读】国企一把手位高权重:中石油曾几十亿购资源贫乏项目

  年轻化活力或可期

  在《财富》杂志最新公布的2013年世界500强企业名单中,95家中国企业入围,国资委监管的44家央企位列其中。点击进入国务院国资委网站,113家企业名列“央企名录”。根据本报统计,在“2013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上,113家央企中的67家参与评估,营业收入共计182582.9亿元。是中国500强民企收入总和的1.61倍,占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5.16%。

  央企在能源、科技等国家经济命脉的各个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正是因为其特殊性和重要性,央企的权力交接必定是在党管干部的原则下进行。

  央企掌门人的交接如何完成?有何规律?这些拥有省部级或司局级行政级别的企业领导者是高官还是企业家?在市场与权力的互动中,谁是主导?

  本报记者历时两个月,对这113家中央企业的权力交接、两任掌门人的成长路径等情况进行统计和对比分析,探寻央企“一把手”任免规律及变化趋势。

  级别区分52个副部级与61个司局级

  113家企业的官网,关于企业自身属性的介绍大致有两种表述,即“国务院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国资委管理的重点国有大型企业”。两种不同的表述方式,透露的信号却非常重要,即:中央企业的级别区分。

  国资委是国务院直属特设机构,属正部级单位。113家企业尽管都在国资委企业名录里,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央企都在国资委直接管理之下。

  比如,“国务院管理”说明企业的级别是副部级,在人事任免上,副部级的企业高管属于中央管理干部序列,由中共中央组织部负责任命,在目前的113家企业中,共52家副部级企业。其余61家企业为司局级,关于掌门人等企业高管的任命由国资委负责。在1999年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上,《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曾提出,“对企业及企业领导人不再确定行政级别”。时至今日,央企领导的行政级别依然存在。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关于取消国企行政级别的议题再次成为国内各大主流媒体的舆论焦点。

  晋升分析现任“一把手”起步要求更高

  记者统计发现,52位现任副部级企业掌门人,17人在上任后晋升副部以上级别,占比32.7%;61家司局级央企中,22位现任掌门人由副厅级晋升正厅级或副部级,晋升比36.1%。

  而在可查到的49位副部级企业前任掌门人中,35人在上任后得到实质晋升,占比71.4%,48位司局级企业前任掌门人,19位从副厅级晋升为正厅级或副部级,晋升比39.6%。

  数据对比显示,前任掌门人比继任者获得了更多晋升的机会。

  2012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王尔乘宣布,穆占英不再担任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总经理,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王寿君接任。

  1999年,穆占英在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建工局副局长位置上走马上任,由司局级干部晋升副部级,并一直在任13年。

  从1999年9月开始,马兴瑞一直担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2007年8月,马兴瑞被任命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2013年,马兴瑞卸任,而其继任者是在中国航天科工公司担任“一把手”多年的许达哲,马兴瑞的副手没能接任帅位。

  从另外一个角度,记者整理发现,有相当比例的现任掌门人在接管企业前经历过级别晋升,途径多为党委职务的变化,比如,尹家绪在前任张国清调任重庆前一直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的副总经理,2010年被任命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党组书记,尽管职务未变,但实际上,根据党政干部任命的原则和规律,其在接掌帅位前,已经完成了级别上的过渡,也给自己接管该企业奠定了基础。

  在现任掌门人序列,也有级别和职务双双获得利好的。并且,此种情况多年未变。

  2004年1月,国资委党委任命茆庆国为中国盐业总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此次任命使茆庆国由副厅级晋升为正厅级干部。

  2011年,苏树林调任福建,原中海油掌门傅成玉转任中石化,王宜林成其继任者,在中石油担任副总经历多年的王宜林在这一次的变动中成功上位,担任中海油一把手,级别也从正厅级晋升副部级。

  上任年龄现任掌门人平均上任年龄比前任低1.45岁

  对113家央企掌门人的统计中,现任掌门人可知上任年龄的共111人,平均上任年龄51.2岁。前任掌门人可确定上任年龄者94人,上任平均年龄52.65岁。前者比后者年轻1.45岁。现任及前任共205位掌门人平均上任年龄51.9岁。

  数据表明,央企掌门人的任命体现干部年轻化的特点。现任掌门人中50岁以前上任的共46位,比前任多13位。

  在对两任掌门人年龄的统计中,记者还发现,46岁到48岁,55岁到57岁,是任命最频繁的两个年龄段。

  现任掌门人48岁之前(包括48岁)上任者37人,占33.3%;57岁之前(包括57岁)上任者65人,占58.6%;58岁以后上任者9人,占8.1%。

  前任掌门人48岁之前(包括48岁)上任者26人,占27.6%;57岁之前(包括57岁)上任者50人,占53.2%;58岁以后上任者18人,占19.2%。

  这组数据再次佐证了央企“一把手”任命的年轻化趋势。

  另外,三个年龄段上任的前任掌门人最终的去向各自形成一定规律,48岁之前上任的掌门人超过70%调任政府机关或其他国企,57岁之前上任的掌门人超过60%退休,58岁以后上任的掌门人全部退休(在2005年国资委推进外部董事制度后,多位卸任掌门人再次得到任命)。这组数据或许给现任掌门人的未来仕途勾勒出了大致轮廓。

  卸任年龄前任掌门人平均卸任年龄59岁

  在对前任掌门人卸任年龄的统计中,共找到96人的情况。

  统计结果表明,前任掌门人平均卸任年龄59岁,平均任期6.5年。其中24位因调任而卸任的掌门人平均卸任年龄52.8岁。综合前任掌门人的任职年限和卸任去向等情况发现,央企掌门人在任时间如果超过平均任期,多数退休。这一点,司局级企业掌门人表现更为突出。

  根据这一特点,统计现任掌门人年龄和任职情况发现,现任掌门人平均年龄56.6岁,任职未满一年者14人,超过1年者97人,平均已在任5.2年。其中,副部级企业掌门人(52人)平均现龄57.1岁,平均上任年龄52.5岁,平均任职4.6年,司局级央企掌门人(59人)平均现龄56岁,平均上任年龄50.4岁,平均任职5.6年。

  根据两任掌门人平均卸任年龄对比,在未来两年内,可能将是央企换帅的密集时间段。比如,1950年出生的华侨城集团董事长任克雷现年63岁,20年来一直执掌华侨城集团,是此次统计中在任时间最长的掌门人,从2007年开始任克雷就逐渐卸掉华侨城集团的一些事务和职务。有消息称,华侨城集团即将迎来高层变动。

  多家企业掌门人在65岁之后仍执掌央企,如今年龄已近七旬。而他们拥有共同的一个身份是“外部董事”。

  2010年3月,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掌门人易主,70岁的原武钢集团董事长刘本仁在执掌该公司两年后卸任,原中国中煤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65岁的经天亮出任中冶科工集团董事长。两位副部级“老帅”均为国资委返聘的外部董事。

  再往前看,2007年,63岁的原哈药集团董事长刘存周出任中国国药集团外部董事、董事长,一年之后,刘存周聘期已满卸任,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公司董事长宋志平以外部董事身份出任国药集团董事长,1956年出生的宋志平也成为目前113家央企中,唯一一位两家央企的董事长。

  专家点评管理者年轻化和国际化背景使央企发展更有活力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丁肇勇认为,央企的前任掌门人基本是40后,或者50后,他们从基层做起,阅历更加丰富,对于企业的掌控比较稳重。相比之下,央企的现任掌门人大都是在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一代,甚至有国外交流学习的经历,对于全球经济一体化有一定理解,他们对市场经济体制下央企的发展有比较新的想法,对于国际化战略的理解更加准确,对先进体制机制的引入更加敏感,对市场导向的把握更加敏锐,因此近些年出现更多的央企并购、上市,央企管理者的年轻化使得央企的发展更有活力,更有创造力,央企国际竞争的能力更加强大。

  内行主导保障企业运作董事会作用有待观察

  未来,央企掌门人的定位与管理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在此次对央企掌门人的统计中,除了对年龄进行梳理和对比外,关于两任掌门人上任方式、卸任原因和去向、政府工作经历、任前任后的行政级别等,本报均做了详细的调查。通过这些信息的组合和分析,掌握央企交接的渠道、方式、干部任用标准等信息,以期找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到任内部提拔是主要换代方式

  统计113家央企现任掌门人的到任方式,其他央企调任31位,占比27.4%;内部提拔64位,占比56.7%;政府调任13位,占比11.5%;特殊形式(包括外部董事)5位,占比4.4%。

  央企调任都是同行业交流

  对副部级企业现任掌门人到任方式的单独统计发现,其他央企调任11人,占比21.2%;内部提拔31人,占比59.6%;政府调任10位,占比19.2%。有趣的是,其他央企调任的这11人,都是同行业之间的交流。而且,这种同领域的“一把手”轮换集中于国家重要能源、科技产业领域,比如石油、航空、通信、电力等。

  2004年,中国电信[微博]总经理周德强和中国移动[微博]总经理张立贵退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微博]发生“共振”:原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上市公司董事长、CEO王晓初调任中国电信,接替周德强;原中国联通董事长兼总经理王建宙则调任中国移动,接替张立贵;原中国电信副总经理常小兵出任中国联通董事长,而中国联通总裁一职由原中国联通副总裁尚冰升任。

  内部提拔是主要换代方式

  综观现任央企掌门人的经历,内部提拔是央企主要的换代方式。

  在对国资委监管的司局级央企掌门人的统计中,现任61位掌门人,由其他央企调任20位,占比32.8%;内部提拔33人,占比54.1%;政府调任3位,占比4.9%;其他形式6人,占比8.2%。与副部级企业相比,司局级央企权力交接过程中,内部提拔的比例更小。

  王文泽,现年71岁。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原总经理,在组建国投之前任国家能源投资公司总经理。随着1994年六大投资公司被重组,王文泽出任国家开发投资公司第一任掌门人。1998年,王文泽56岁的时候,就开始考虑接班人的问题。

  1956年出生的王会生毕业于东北电力大学,在进入国投之前曾是国家计委投资司处长、国家开发银行综合计划局副局长。对于王会生的接任,王文泽有过比较细致的规划,王会生在进入国投后做过综合计划部主任、总经理助理兼综合计划部主任、总工程师兼综合计划部主任、副总经理、总裁。2003年1月21日上午,年近61周岁的王文泽正式退任。当天下午,他就把王会生的办公用品搬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主要分布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大多是基础行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排头兵企业,也是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力量,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担负着重要责任和使命。因此必须在未来5年甚至更长时间,着力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2013年10月15日,国务院国资委网站发布文章《国企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

  政企交流促干部成长

  仔细研究央企换帅的过程可以发现,在两任掌门人中不乏政企之间的直接交流。

  2012年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换帅,执掌该公司13年之久的穆占英卸任,以57岁的年纪进入国资委,出任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主席。而58岁的王寿君与穆占英互换,接掌该公司。

  原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奚国华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奚国华起步于上海市邮电管理局,2000年,奚国华弃政从商,任司局级央企上海贝尔[微博]有限公司董事长;一年后,奚国华即从上海贝尔升任信息产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2002年,在信息产业部工作不到一年,奚国华来到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任总经理、党组书记,2003年再次回到信息产业部任副部长、党组副书记,直到后来成为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副部长;2011年6月,60岁的奚国华出任中国移动党组书记、副董事长;2012年3月,奚国华顺利接管中国移动,出任董事长。

  央企掌门人在被冠以董事长或总经理的光鲜称谓的同时,又是中央管理干部序列的省部级或司局级高官。一政一商的双重身份,使央企掌门人得以在政企两界担当重要角色,这种任职方式的正面意义是使部分行政领导懂企业懂市场,但也被舆论诟病为政企不分的一个主要表现形式,指其给掌门人们预留后路,难以让其以一个完全的市场主体身份运作企业,享有特权。

  分析同企业或同行业继任超过90%

  经统计分析发现,央企继任者出身该企业或本行业者所占比例超过90%。

  1949年出生的徐斌是吉林德惠人,1998年,在兵器部系统工作20多年的徐斌进入地方从政,出任吉林市副市长;1999年任吉林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晋升正厅级干部;2000年6月,徐斌再次回到兵器部,出任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2003年,他执掌帅印,进入副部级中管干部序列;2013年,64岁的徐斌在兵器装备集团掌舵10年后功成身退。

  2012年9月12日,中组部和国资委宣布鞍钢集团[微博]设立董事会,原广州市委书记张广宁出任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集团原来的一把手张晓刚任总经理。

  这是一次超常规的任命,空降到任的张广宁没有任何过渡直接从张晓刚手中接管了鞍钢。

  1971年,张广宁从当时的广州钢铁厂最基层的工人开始做起,直到厂党委书记、厂长。1994年5月厂转制为公司后,他继续主政“广钢”任广州钢铁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兼任广州珠江钢铁董事长。1996年12月,张广宁步入政坛。1996年12月起,先后任广州市副市长、常务副市长、市长等职。2010年5月,张广宁升任广东省委常委兼广州市委书记,跻身副省级官员序列,直到空降鞍钢。

  国资委第一代当家人李荣融曾说:“即使是大型央企的总经理,也只是伙计。央企的老板就是国家,而国务院国资委就是代表国家来管理这些企业的。换言之,就是在大的问题上,各大央企负责人必须听国资委的。”这一次的任命被看做是央企人事任免的重手,充分显示了中组部和国资委对央企人事任命的权限和能力。

  卸任因违纪违规被免职者占比低

  根据本次统计数据,前任掌门人平均卸任年龄59岁,副部级企业掌门人平均卸任年龄(49人)57.9岁,国资委监管央企掌门人(47位)卸任平均年龄60.2岁。

  在对99家央企前任掌门人卸任原因的调查中,9人调任其他央企,占比9.1%;18人调任政府,占比18.2%;62人退休,占比62.6%;10人特殊原因,占比10.1%。

  商而优则仕

  国企高管入仕是党政领导干部任命的一个重要思路。2007年年底,一批央企负责人转任党政副职。现任山西省省长李小鹏2007年从华能集团董事长任上赴山西省政府,出任副省长;原中国铝业董事长肖亚庆现在是国务院副秘书长。

  现任河北省省长的张庆伟也是从央企进入地方政府的。2001年,年仅40岁的张庆伟被任命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是非常年轻的副部级央企掌门人;2007年,张庆伟升任国防科工委主任、党组书记;2008年,张庆伟调任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正部级。2011年,50岁的张庆伟调任河北,2012年被任命为省委副书记、省长,同年11月当选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张庆伟的经历充分体现了“商而优则仕”。

  在对113家央企现任掌门人的调查中,59位有过政府工作背景,占比52.2%;99位前任掌门人中53位有政府工作背景,占比53.5%。

  特殊原因

  细分数据对比发现,52家副部级央企中,除3家企业掌门人未有变更,49家企业前任掌门人卸任原因为25位退休,占51.0%;14人调任政府,占28.6%;8人调任其他央企,占16.3%;2人特殊原因,占4.1%。国资委监管的司局级央企掌门人卸任原因可查的共50位,其中37位退休,占比74%;调任政府4人,占比8%;调任其他央企1位,占比2%;特殊原因8人,占比16%。

  相比之下,司局级掌门人从企业任上退休的居多,因为特殊原因中途换人的比例更大。特殊原因无外乎两种情况:死亡、免职。

  2012年9月,中国中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谭仲明在境外工作途中突发疾病死亡,集团二把手刘志江接任。

  2011年8月22日,中国铁路通信信号集团公司董事长马骋在工作中突发心脏病死亡,当时正值“7 23”动车事故调查组到该公司检查。

  在对卸任情况的梳理中,共查到5位被免职的前任掌门人:原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康日新,前任中石油董事长、原国资委主任蒋洁敏,原中国中钢集团公司总裁黄天文,原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总经理荚长斌,原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总经理齐晓敏。

  2005年,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原副总经理、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原执行董事兼总裁陈久霖,从事场外石油指数期权交易等一系列违规行为对新加坡公司造成特别巨大经济损失。2007年2月,国资委决定给予陈久霖行政开除处分和开除党籍处分。同时,免去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的中航油总经理荚长斌的职务。2008年3月,荚长斌出任中国航空器材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委员,2009年10月任集团公司党委书记。

  预测董事会制度对任命的影响有待观察

  据国资委数据,2002年到2011年,中央企业的资产总额从7.13万亿元增加到28万亿元,实现了成立之初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标。

  资产增多的同时,央企数量也在“瘦身”。国资委网站“央企名录”里的企业名称,从成立之初的196家缩减为现在的113家。与此同时,央企在世界上的竞争力也在增强,2011年,38家央企入围世界500强;2012年,42家;2013年,44家,中国医药集团、中国有色矿业集团首次入围世界500强,排名为第446和482位。

  通过上述成绩来看,国资委对于央企的管理可谓用心良苦。值得注意的是,目前113家央企几乎全部建立了董事会,这是否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央企掌门人任命的传统程式,仍有待观察。

  分析交给市场主导将有助良性发展

  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丁肇勇:政府与企业间的干部交流以前是央企人事任免的特点之一。政府高官到企业做高管,使得企业本身有了政治关联,这种政治关联对于市场环境的公平性是有伤害的,也导致市场机制的效率无法自由发挥;政府的行为方式与企业必然产生一定的冲突。

  相反,从企业体系内部提拔或者由系统内成长起来的人才管理企业,对于企业自身的规范发展更加有利,面对市场的变化做出决策的效率更高。让企业成长起来的人来管理企业,政府做好服务,把企业的发展最终交给市场来主导,是央企良性发展的关键。

  副部级企业名录

  1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2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

  3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4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5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6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7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

  8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

  9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

  10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1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12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13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14国家电网[微博]公司

  15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16中国华能集团公司

  17中国大唐集团公司

  18中国华电集团公司1

  9中国国电集团公司

  20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21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22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3中国电信集团公司

  24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25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26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27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28东风汽车公司

  29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

  30哈尔滨电气集团公司

  31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32鞍钢集团公司

  33宝钢集团有限公司

  34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35中国铝业公司

  36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

  37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

  38中国航空集团公司

  39中国东方航空[微博]集团公司

  40中国南方航空[微博]集团公司

  41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42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43中国五矿集团公司

  44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45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

  46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

  47国家开发投资公司

  48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

  49华润(集团)有限公司

  50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香港中旅(集团)有限公司]

  51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52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新文化报 记者 李季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山西省委附近连发数起小型爆炸物爆炸
  • 体育NBA-魔登62分火箭胜 詹姆斯35分热火胜
  • 娱乐赵薇赴美探望王菲女儿 贴面窦靖童谈心
  • 财经113家央企掌门人半数有政府工作背景
  • 科技十大智能手表:苹果iWatch最令人期待
  • 博客张悬:曼城演出风波声明 演唱会举旗事件
  • 读书井冈双雄袁文才王佐被冤杀始末
  • 教育“十八得了”当妈标准引议 新浪教育盛典
  • 安邦:银行业面临一轮资本投资大潮
  • 向松祚:中国三依靠增长模式不可持续
  • 永新人:贪官为啥努力反贪?
  • 陈虎:三中全会能削减多少权力红利
  • 叶檀:明年可能会有小型房企破产
  • 吴晓波:中国经济改革的得与失
  • 端宏斌:医患问题几千年都没解决
  • 朱大鸣:北京七折房能够控房价疯涨吗
  • 李光斗:古今名士土豪地位大变样(图)
  • 郎咸平:养廉金能养出清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