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期待楼继伟推动房产税:他曾提出物业税

2013年06月07日 23:24  经济观察报 

  财政部新意思

  杜涛

  上月,财政老兵刘昆从广东省副省长一职调任财政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至此,财政部对分管副部长的工作调整和安排接近尾声。

  一位接近财政部的人士对经济观察报透露,新任部长楼继伟到任之后,财政部肯定会对副部级别官员的分工和司局级官员的岗位进行调整,而且是自上而下的调整,“现在副部级别已经配齐,接下来有可能就是各司局的调整”。

  公开资料显示,财政部原副部长王军出任国家税务总局局长后,副部长张少春接任党组副书记,此前空缺的一名副部长没有从财政部内部提拔,而是由原广东省副省长刘昆接任。

  现任财政部副部长中,张少春分管理预算司、税政司和国防司,同时还兼任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一职。刘昆则分管国库司和国库支付中心、经济建设司、监督检查局和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其他副部长和部长助理的分管职责也相应发生了一些微小的变化。

  财政老兵

  现年57岁的刘昆是广东饶平人,2002年至2010年任广东省财政厅厅长、党组书记。在财政系统人士看来,他可是说是财政圈的老人了。

  广东省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黎旭东认为,刘昆担任广东省财政厅厅长期间,是广东省公共财政改革措施最多、力度最大的时期,其中很多财政改革都走在了中国的前列。他说,当时很多改革都是由财政厅来牵头做的,比如竞争性分配、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纲要的研究,以及由“被动财政分配”到“主动财政买单”和政府资产管理、财政绩效管理等方面的改革。

  刘昆是厦门大学财政金融专业毕业,在担任厅长时期,同事对其评价是,大事小事、轻重缓急分得很清楚,判断力非常明确。

  一位广东财税系统的资深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当时刘昆在任财政厅厅长时,就已体会到部门固化利益对改革带来的阻力,他认为刘昆担任财政部副部长后,能够将广东财政改革的经验带到财政部,在理清中央与地方特别是省一级财政的关系,以及财政在中央各部委之间的分配关系方面有所作为。

  刘昆的第一次媒体亮相是在5月23日上海举行的世界银行[微博]亚洲公共支出管理网络全会上。当时,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下一步,财政部将按照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第一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要求,继续推进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重点是乡镇一级政府部门的改革,实现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全覆盖。

  在财政部里,肩负改革重任的副部级别官员并非只有刘昆一人。

  目前担任副部长、党组副书记的张少春,同时兼任文资办主任。在中央文化企业改制过程中,财政部门研究制定了支持文化体制改革相关配套政策,出台了财政税收、投资融资、资产管理、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人员分流安置等多项扶持措施。

  其他几位副部长李勇、朱光耀和王保安,则分别在金融机构改革、跨国财政政策协调以及收入分配改革领域方面,有着颇多新思路。

  专家型

  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家机关干部任用的相关规定,国家机关部长一般不超过65岁,副部长一般不超过60岁。

  目前,在财政部部级领导中有3人接近或者已到退休年龄,对于地位和重要性不下于发改委的财政部来说,未来的调整将极大考验决策层的智慧。

  翻开财政部众多部级领导的简历,大部分人都是专业型技术出身,在财政部一步一步任职、升职,从外调入的只有楼继伟、刘昆和刘虹薇等,而楼继伟之前在财政部担任过副部长,刘昆之前担任过8年地方财政厅厅长,刘虹薇任职财政部之前,曾担任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兼上海市财政局(地税局)局长、党委副书记。

  财政系统人士猜测,从历任的经验来看,副部长、部长助理人选从财政部内部提拔的可能性非常大。公开资料显示,张少春、李勇、朱光耀、王保安在担任副部长之前都担任过部长助理一职,而不少的部长助理都是从财政部的司局级官员里诞生。

  一位在财政部工作多年的人士认为,财政系统其实是专业型非常强的,每一任的部长、副部长都是学者或专家型,未来的部领导应该还会从部里提拔,而且就算从其他地方调入,应该也是有财政背景的。

  楼继伟本人就是一位典型的学者型官员。在今年新著的《中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再思考》中,他系统地阐述了他对中央和地方财税改革的思考。他认为,过去的改革主要涉及到“财”,也触及“政”,那么下一步,“政”是绕不过去的。

  改革动向

  楼继伟担任财政部部长已逾两个月,期间,他主持了2013年“营改增”的扩围计划,还曾经约谈了包括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银行等财政部出资的金融机构负责人。

  一位多年观察财政部动态的人士对经济观察报表示,财税改革现在还没有触及核心,而新部长楼继伟的改革有可能从税制的改革开始。作为1994年税制改革的亲历者,楼继伟认为“营改增”就是为那一次改革扫尾。

  从2012年1月1日起,上海成为“营改增”的第一个试点城市,试点行业也只有交通运输业和现代服务业。不久后,其它省份就纷纷要求加入到试点行列中来,“营改增”试点一发不可收拾,截至去年年底,试点地区已经从一个城市扩大到9个省市,经济总量占据全国的半壁江山。

  减轻企业负担仅仅是营改增的众多“红利”之一。得益于营改增,2012年,上海第三产业增速超过10%,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首次达到60%。更出乎意料的是,跨国公司更乐意落户上海。

  接下来的税制改革,据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的专家透露,由于以往物业税就是楼继伟在财政部担任副部长的时候研究提出的,所以对于未来房产税的推动,他有很大的期待。

  与此同时,在他看来,财政部对涉及财政体制的改革一直在进行当中,包括预算绩效化管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等,新预算法也在缓慢推进中,虽然财政部国库司与央行国库局对预算法相关条款仍没有协商到位。他认为,相比“营改增”,财税体制的改革将会是缓慢的。“按照现在的操作来看,未来‘营改增’后,地方可能会建立西部以资源税、东部以房产税为主的地方主体税收,但是现在来看,路还比较遥远。”上述专家称。

  不过,近在眼前的事情是压缩“三公经费”。楼继伟在今年3月曾经指出,中国政府已经做出承诺压缩行政经费方面的开支,所以将会继续每任部长的带头工作,压缩和减少“三公经费”的支出,同时将考虑为地方政府建立一套可行稳定的地方财税收入体系。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厦门公交车起火致47死 初定是刑事案
  • 体育法网-纳达尔决胜盘9-7胜 阻小德大满贯梦
  • 娱乐梁洛施新欢曝光 初恋男友续前缘(图)
  • 财经地方政府5年卖地纯收益被指超4万亿
  • 科技iOS 7与OS X标识现身苹果公司WWDC会场
  • 博客作家王海鸰:点评2013各地高考作文题
  • 读书盛世危言警大国隐患:中国未来战争
  • 教育异地高考全国仅984人参考 作文 真题
  • 育儿母亲给男婴穿袜子系橡皮筋致其双脚溃烂
  • 刘远举:离婚避税是奖励优质婚姻吗
  • 谢百三:什么原因让A股力不从心
  • 尹中立:融资融券制度存在漏洞
  • 商寅泉:城镇化绕不开的几个难题
  • 徐斌:被美元绑架的人民币辛酸史
  • 倪金节:中欧贸易战或将不了了之
  • 叶檀:美国难吃的高价肉
  • 苏鑫:楼市投资五大最新趋势
  • 水皮:中投怎么成了烫手山芋
  • 叶檀:中美都靠房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