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钢造假案波及525家企业 日本制造没落的开端?
经济观察网 实习记者 姜璇 11月10日,神户制钢所(以下简称神钢)社长川崎博也向日本经济产业省递交了内部调查报告,将数据篡改等问题归咎于偏重收益的组织风气、品管程序不完整及遵守合同意识低下等五方面。
自10月8日曝出长期篡改铝、铜等产品的强度和尺寸数据以来,神户制钢所产品先后遭到美国司法部的调查和欧盟的“封杀”,中国厦门等地的检验检疫局也进行紧急风险排查。
据神户制钢所中文网公告,目前造假涉及的产品已经扩展到铁粉、液晶显示合金材料、特种钢等十余种,波及的国内外企业也从丰田、三菱重工、波音等约200家上升至525家,涵盖汽车、飞机、铁路、国防军工等多个领域。
11月10日神户制钢所中文网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涉及的525家客户中,有317家已完成安全性确认,111家客户判断暂时没有安全性问题,46家神户制钢所从技术角度分析很大程度能确认安全,仍有51家客户尚在排查之中。
发端
神户制钢所始建于1905年,是日本第三大钢铁企业,仅次于新日铁住金和JFE钢铁公司,世界500强企业之一。《世界钢铁统计数据2017》显示,神户钢铁2016年粗钢产量726万吨,世界排名第50位。钢铁、焊接、铝铜为主的材料事业是神户制钢所三大支柱之一,其全部铝铜产品拥有在日本国内最高的市场份额。
今年8月底神户制钢所在内部调查时发现,旗下位于栃木、三重、山口县的3家铝工厂和位于神奈川县的铜制品子公司长期篡改部分铝、铜制品出厂数据,但是一直未公开,直至经济产业省指示其举行记者会。
10月8日,神户制钢所召开记者会并发布公告,承认在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底期间,违反合同篡改前度和尺寸等质量数据,其中铝产品约19300吨,铜制品2200吨,铝铸造锻造产品19400个,约占铝铜业务总出货量的4%。副社长梅原尚人还坦承,造假行为是有组织性的参与,包括神户制钢管理层在内有数十人参与篡改一事。
随着调查的深入,神户制钢曝出的违规行为已经波及其核心业务——钢铁,神户制钢所新公布的违规产品,涉及制造形状复杂的汽车用零件的铁粉、汽车发动机中使用的汽车阀门弹簧用钢线、空调用铜管等十余种。
影响
神户制钢所从2010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总部设在上海。其在苏州、天津、鞍山等地设有30余家工厂。在披露的违规案件中,位于中国的公司牵涉3起,4家客户共计出货量3862吨,违规行为主要是未实施与客户约定部分的检验和更改与客户约定的规格中的检验数据。
神户制钢所生产的是处于制造业上游的材料产品,其产品供应的客户包括全球汽车制造商、白色家电制造商、军工生产制造商、大型飞机建造商等。“造假”事件持续发酵,“中招”企业的数量也迅速上升。
据10月17日新华社援引日媒消息,日本车企巨头丰田、三菱、日产、马自达等均已受到波及。以丰田汽车为例,丰田已确认使用了神户制钢所生产的问题产品,包括在日本国内工厂组装的部分车型的引擎盖、尾门等。
在保证汽车强度的前提下追求轻量化,汽车行业在2015年左右提出“以铝代钢”,但是由于采购成本及加工工艺的的限制,铝合金的应用集中于对价格不敏感的中高档车型,后期披露涉及的钢制品仍是汽车市场应用的主流。
消息还指出,问题产品已经流入日本国防领域,目前已有三菱重工、川崎重工、IHI株式会社、SUBARU(斯巴鲁)4家企业确认,其生产的国防用品使用了神户制钢所的问题铝制品。更有最新报道指出,日本自卫队使用的武器,可能也用到神户制钢所供应的原料。
被视为日本制造业复苏计划重要支点的MRJ三菱支线客机,在经历了不顺利的研发和多次延期后,近日又为神户制钢所曝出的问题产品所累。日本国土交通大臣石井启一24日证实,国土交通省正在调查的神户制钢所旗下一家制铝厂,产品被用于生产日本首款国产支线客机——三菱支线喷气式客机。
据悉,美国通用汽车、福特汽车、波音飞机都确认使用了神户制钢所的数据造假产品。神户制钢所称,当地时间10月16日,美国司法部要求提供向美国客户所销售产品不符合约定规格的相关资料。若数据篡改行为涉嫌恶意欺诈,神户制钢所将面临高额的罚金。
10月18日,欧洲联盟航空安全局也已对未确认安全的神户制钢所产品下达了“封杀”令,建议相关企业暂停使用这家公司的产品,并“仔细检查供应链”,确定是否及何时使用了神户制钢的产品,“如果有替代供应商,应暂停使用神户制钢的产品,直到涉事产品被确认合格”。
日本制造没落?
神钢事件并非个案,近年来日本制造业频现“造假”问题。2015年东芝曝出长达7年的财务造假,三任社长参与,造假金额达19亿美元。2016年三菱汽车承认在燃油效率方面有造假行为,篡改燃效测试数据逾25年,最终日产收购其34%的股份助其从“燃效门”中恢复。就在上月,日产汽车因在整车检查中使用了无资质的员工,宣布召回120万辆汽车。无独有偶,日本汽车企业斯巴鲁10月30日也宣布,将召回涉及“无证质检”的25.5万辆汽车。
在今年6月发生的日本制造业战后最大的倒闭案也是源于一场“造假”。世界三大安全气囊制造商之一高田公司,生产的安全气囊硝酸铵材料老化异常破裂致使金属片飞散,在全球至少导致18人死亡,180人受伤。安全气囊变“死亡气囊”,企业丧失合作客户的信任、持续的召回和远超能力的负债,最终导致让高田会长“不可思议”的破产。
日本川崎重工在10月27日的记者会上表示,会要求神钢支付违规产品的相关费用。该公司透露曾使用篡改数据的铝制品生产飞机引擎及零部件,JR东日本的新干线车辆等,飞机零部件交货方包括美国波音公司。JR西日本和日立制作所已经表示将向神钢索要更换零部件等产生的费用。日产汽车也提出方针称,将要求神钢承担必要的召回的费用。
为了应对可能的资金外流,10月30日神户制钢所撤回对2017财年纯损益的预期,改为“未定”,下调营业利润和经常利润预期,时隔一年要恢复的中期分红也被叫停。自曝出丑闻以来,其股价下跌了近五分之一。
上世纪50年代初应用于日本制造和检验的质量管理和统计技术,是日本制造“金字招牌”的重要保证。神钢事件从最初“未达到与客户约定的标准”到被检测出不符合日本工业调查会制定的行业标准,再到10月26日子公司秦野工厂生产的铜管被取消“日本工业规格”(JIS)认证,为安全性保留的工业设计余量能否弥补其数据篡改的空间,仍有待验证。
公开致歉、调查、发布声明,这是近年来日本制造业出问题后的必备,“业绩压力、高管品行、监管缺位”等原因也屡见于涉事企业的致歉、声明中。神钢事件虽不能给出日本制造没落的断言,但暴露出在制度和管理上的缺陷,正让日本制造的信誉经受世界性的考验。
进入【新浪财经股吧】讨论
责任编辑:陈永乐